上海交通大学为创业开了“绿灯”。学校规定:支持教师保留身份,以科研成果创业;很明显,本科生和研究生可以分别选择离校两年和一年。离校创业期间,可享受学校创业教育的资源和支持服务。
学校鼓励教师公开、诚实地创业
学校鼓励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教师创新创业。根据中央制定的政策,教师可以依照法律法规分享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的利益。学校还成立了产业技术研究院、地方研究院和知识产权公司,促进成果转化。
学校表示,鼓励教师争取并顺利完成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等基础研究项目,是高校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的象征。目前,上海交通大学的教师无论是科研经费的总量,还是人均经费,都进入了全国高校的第三名。
为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5000-20000元资金支持
在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方面,除了创新创业的合理回报,学校还制定了《上海交通大学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为每年培育的约100个创业团队(项目)提供5000-20000元的资金支持,以及创业导师、创投导师的辅导等服务。已开放800多平方米的“创业创新实验室”,集创业诊断、创业模拟、创业研究、创业苗圃“3 1”功能于一体,支持近百名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上海交通大学加强创业教育。创业学院成立于2010年,采用“隐形学院,有形运营”的新模式,党委副书记担任院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担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创业学院招收的学生不涉及学籍和院系的调整,而是在学生各自专业的基础上构建“一体两翼”的创业课程教育模式。“一”意味着创业学院,“两翼”之一是“面面覆盖”。通过开设创业教育通识课程,实施大学生创新计划(PRP),持续举办创业计划竞赛,学生可以获得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另一翼是“突破”,通过提供独特的创业课程、风险投资导师和创业导师的指导,培养具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成为“种子选手”。
目前,创业学院已形成标准化培训体系,包括7个模块、23类创业课程,以及创新创业讲堂、创业计划大赛、创业沙龙等特色教学活动。在去年的“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上海交通大学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此外,在多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国内创新大赛中,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多次获奖,与国外顶尖大学并驾齐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