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是增加就业的有效手段,我省第二轮“创业江淮”行动计划正在积极推进。当前,如何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地推动创业,创造新的就业增长点?
省人大代表周红:新经济,“活”起来
推动各类人群加入创业大潮,必须优化创业环境。要进一步加强对创业就业的政策支持,培育中小企业发展,引导鼓励民间资本和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民生工程、新型城镇化等领域集聚。让新经济“活”起来,要着力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构建具有安徽特色的新经济产业体系。要建立包容审慎的监管机制,向新兴企业开放鼓励创业、创新和发展的优惠政策。
@地平线上的蓝:'s新经济大多是“跨界”的,需要复合型人才。作为企业家和劳动者,一定要瞄准时代的“窗口”,跟上时代的“大脚”,不断学习知识和技能,拥抱美丽的新经济!
在@风叶荻花:,主管当局应该容忍新出现的形式,但不能宽恕它们;企业家要创新发展,但不要疯狂成长。
省政协委员王黎:新农村,“兴”起来
农村繁荣导致国家繁荣。乡村振兴战略方兴未艾。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返乡创业。鼓励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要根据高质量发展要求、资源条件和产业优势,科学确定返乡农民工创业发展方向,提高创业质量和效率。要注重树立创业典型,引导返乡农民工到农林产品加工、休闲观光农业、农业生产性服务、传统手工艺振兴等领域创业,推动农村产业升级,让农村经济真正“旺”起来、强起来。要重视电子商务在农民工返乡创业中的积极作用,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农村经济转型。
@陆秀红1:是否富裕取决于乡亲们。村民们从在城市打工的“泥腿”变成了返乡创业大潮中的“破浪者”。他们在国家政策的护航下,不断壮大自身实力,造福一方百姓,助力乡村振兴。长期来看,为什么担心农村不美,农民不富?
过去,@walk方向:听说大学生放弃了城市的高薪工作,回到农村“修理地球”,成为“牧羊人”。大家都会觉得可惜,甚至觉得这个人想不到就“大脑跑了”;现在,“下乡”已经成为很多有志青年的共同选择。他们中的许多人投身于乡村振兴实践,成为农民和大农民,“修复地球”也能创造“新境界”。(记者嘉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