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2020创践见面课答案 智慧树大学生创新创业答案期末

本报记者于健

位于珠海国家高新区的宜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部,更像是一个大型“实验室”。在R&D中心,研究人员“旋转”试管、烧杯和分析仪器;生产车间,穿着无菌服的员工正在操作自动化生产线和包装设备;在中控室,后台管理人员盯着大屏幕,关注7条生产线和精密仪器的运行情况.

在这个“实验室”里,易生用了20多年的时间,实现了rb-bFGF(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工业化运营。——通过200升发酵罐每年可生产约1kg Rb-bFGF原液,年销售额约10亿元。

1992年,暨南大学教师方海舟辞职去珠海创业。在再生修复领域,他和团队切入眼科和皮肤修复,在临床试验中发现rb-bFGF具有更好的疗效。1996年,方海舟创立益盛,专门从事独立的R&D和rb-bFGF的制造。

Rb-bFGF是哺乳动物体内的微量活性蛋白,能促进中胚层和神经外胚层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如上皮细胞、真皮细胞、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胶质细胞等。在治疗烧伤、体表创伤、糖尿病溃疡、角膜损伤修复、牙周炎、口腔溃疡、骨折修复、神经损伤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传统的生化方法提取rb-bFGF的成本很高。方海舟带领团队攻关数年,以大肠杆菌为“生产工厂”,利用基因重组和克隆技术不断复制培养rb-bFGF,最终成功获得原液。rb-bFGF的生产成本从每克1亿元降低到100万元,为商业化奠定了基础。

益生完成了从“0”到“1”从提取原液到开发药物的关键一步。方海洲介绍,在成品药的研发上,益生并没有止步于制作冻干粉,而是将其剂型拓展到多种液体制剂。“冻干粉每次使用都需要溶液,不方便。开发水产品是公司推进市场战略的必然选择。”为此,公司持续攻关rb-bFGF在水中不稳定的问题,先后推出眼药水和凝胶产品。至此,易生用10年时间完成了针对rb-bFGF创新药物的研发,成为全球第一家实现rb-bFGF规模化生产应用的企业,在核心生产技术和制备工艺上筑起了“护城河”。此后,易生结合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在优势领域不断迭代。

“创新很难。研发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是很难的。最难的是没有标准。”谈及近30年的创业经历,方海舟说,“既然从一开始就定了路线,就要真正静下心来,深入研究硬骨头。”这条长凳可以冷坐十年。“如果没有标准,我们会制定自己的标准,做出经得起市场和时间考验的好产品。

易生承担了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国家火炬计划和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在“中国生物技术药物质量控制标准及标准品研究与制定”和“中国原始细胞生长因子蛋白药物关键技术突破、理论创新与产业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获得2004年、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方海洲表示,对于创新型制药企业来说,创新就是“寻找希望,投资未来”。近年来,易生不断加大在R&D的投资,并在全球建立了R&D中心。2020年,R&D投资将达到1.79亿元,占营收的22%。公司现有专利34项,其中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3项,外观专利4项,8项核心产品被认定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

自20世纪90年代一批新药集中上市以来,易生在2000年至2010年的十年间致力于销售网络建设,并在全国主要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区域市场销售网络。“一方面,易生通过拓展和壮大rb-bFGF产业,巩固了在眼科和外科领域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我们将继续扩大产品组合,通过为国际知名制药公司提供代理服务来提高资源利用率,并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潜在合作伙伴和M&A交易。”方海舟说道。

在2011年至今的“快速成长期”,易生启动了张之路的扩张,并于2015年启动了“增强计划”,旨在寻找眼科、外科、神经系统、肿瘤学等细分领域创新药物或前沿生物技术储备雄厚的目标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布局“新赛道”。五年来,易生投资近1亿美元,与十多个国际项目合作。

“与二三十年前相比,我们站在了一个全新的起点,一个更加国际化的中国,一个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行业。”方海洲表示,“未来医药企业的竞争将不再是看谁以更低的成本模仿,而是看如何开发新的目标,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保证产品质量。”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