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布莱尔
中国有自己的原创药吗?是的,整个中医体系都是我们自己原创的。然而,在创新西医方面,中国仍在寻找“药神”的道路上。
药品创新不仅是技术密集型企业,也是资本密集型企业。如果你想制造一种创新药物,你需要整个系统的合作。"一个国家或民族离不开制药工业."正是带着这种家国情怀,康弘药业董事长柯尊红走出了教育的行列,开始研究创新药。
目前,康弘已在眼科、脑科学、内分泌、儿科等领域完成了具有康弘特色的专利或独家产品布局,并持续专注于癌症、免疫、大健康等领域的投资。近日,柯尊红接受川观新闻专访,解读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和重点领域。
川观新闻:最初您是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从事教学工作,是什么原因让您决定创业呢?
柯尊红:1982年,我在四川医学院当老师。当时国内除了中药,主要使用仿制药,缺乏创新药的概念。新药完全依赖进口,非常昂贵。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粒50毫克的胶囊。一粒胶囊的价格是47.5元。当时大学毕业生的月薪只有100多元,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天价。从那时起,我就有了做创新药的想法,希望能为国家、社会、患者创造一些有价值的新产品。
川观新闻:康弘药业在创业初期就确定了:“创新是企业的立业之基、生存之本、发展之路”。创新给企业带来了什么?
柯尊红:去年康弘药业的R&D投资占其营业收入的29%,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目前康弘上市的18种药品中,有13种是独家品种。包括浪木、疏肝解郁胶囊、松龄血脉康胶囊、克络欣胶囊等。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是国家1.1类生物新药——浪牧,我们研发了十年,投入了近十亿元。是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通用生物制品,是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的标志性成果。主要用于治疗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如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理性近视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以及世界三大致盲性疾病之一
te-entity-word" data-gid="3047765" qid="6601204959583147277" mention-index="0">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等。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全球50岁及以上成年人首要致盲疾病,其中,湿性黄斑变性可造成80%——90%的不可逆中心视力丧失,曾被认定为眼科绝症,如果不进行干预治疗,任由病情的自然发展,85.1%的患者会在两年内致盲。
2014年以前,该药物完全依赖进口,价格昂贵每只9800元,且需要每月注射给药,对于多数患者及其家庭而言只能望“药”兴叹,朗沐的上市,让眼底病的患者有了更有效、更安全、更经济的治疗选择,同时还打破了国外药品的长期垄断。
朗沐上市7年来,注射针数超过150万,不仅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降低了社会医疗成本,切实解决了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川观新闻:在您看来,康弘在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柯尊洪:生物医药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成都市加快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作为最早一批进入生物制药领域的企业,康弘见证了生物医药产业在成都的蓬勃发展。
生物药品比较特殊,它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设备、工艺有着近乎严苛的要求。朗沐实现工业化生产以前,国内关于生物医药的工业化生产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不成熟,技术的瓶颈导致一些基础的设备和器材只能依赖进口,小到一个普通的细胞培养技术,大到全体系的冷链运输体系,严重制约了我国生物医药工业化生产水平的提升。
随着朗沐工业化的不断推进,我们率先在成都建设了基本与全球同步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不仅完成了核心技术的突破,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质量体系,也带动了上下游行业技术的革新。在质量控制、冷链运输等关键技术上,我们已经与国外优秀的生物药企业达到了同一水平,生物医药产业化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跨越。
川观新闻:国内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如何?未来将会聚焦哪个领域?
柯尊洪:随着生物医药的快速发展,医药行业迎来了技术革新的浪潮,以基因治疗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崛起。
基因治疗的原理就是将正常基因导入靶细胞,纠正异常基因,达到治疗的目的,与传统化学药物或抗体药相比,基因疗法的核心差异和优势是单次治疗、长期获益。
康弘通过与国际顶尖机构合作,率先在国内开展研发布局。以黄斑变性(nAMD)治疗为例,目前虽然许多药物都是有效的,但都需要长期给药,不仅有注射的风险,对于很多老年患者来说也十分麻烦。基因治疗可以达到一次注射维持数年甚至终生的效果,显著减少患者的治疗负担和风险,未来,将会成为黄斑变性患者的最佳选择。目前,康弘正在开发的项目已显示出较好成药活性,有望开创慢病治疗的革命性进步。
康弘药业供图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