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光山县“新四军借方”昨天被信阳市文物局评为现代仿制品。
“对于这个鉴定结果我很抱歉,但是我不同意。收到鉴定结果原件后,我们将申请权威专家再次鉴定。”昨天,在得知借条被鉴定为现代仿制品后,广山县南乡店乡村民张志良的侄子刘一说。参与鉴定的专家表示:鉴定是有责任的。
专家认为,“借贷”有很多疑点
疑点一:笔墨问题
填写文字的工具是圆珠笔,1945年后在欧美市场投放,20世纪70年代后在中国普及;圆珠笔字迹清新,颜色没有保留。
疑问二:文字
借条上圆珠笔填的字中,“贤”、“张”、“元”是解放后的简化字。
疑问3:密封问题
借条上印章所用的墨水已经鉴定为现代化学印油,而解放前印章所用的墨水应该是朱砂印泥。专家一眼就能看出这种区别。
支持另一位专家的观点
信阳市姚是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中国楹联协会会员,精通书画装裱艺术,也认为欠条是假的。
他说:解放前用毛笔磨墨,磨出来的墨很亮。钢笔中使用的墨水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被化学合成。这张借条上的“张”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在第一批简体字出现之前,还没有这样的文字,包括草书和书法艺术作品。
反应扣款单持有人认为评估有误
1.关于简体字:咨询过很多专家,当时就能找到简体字使用的例子。
2.权威性:专家说有些字迹是用当代圆珠笔填的,用现代化学印油印的。这些都需要科学仪器的使用和公安部门鉴定机构的介入,而不是用眼睛下结论。
【事件回顾】信阳被“新四军贷”震惊
2014年11月,信阳市光山县村民张志良曝光新四军68年前留下的一张3万元借条,要求当地政府兑换。今年1月16日,根据广山县南乡店乡村民张志良的申请,信阳市文物局组织专家对张燕珊《借粮收据》(1946)的真实性进行了核实(详见2014年11月6日A14版、2015年1月17日A08版)。
借款人的后代将必须支付10年
张志良说,1989年,他的父亲张富有拆除并修建老房子时,在土墙的缝隙里发现了一个塞得满满的红布包裹,里面是新四军给他爷爷张燕珊的旧借条。我的父亲张富有曾经找当地政府交换借条。“我只给了几百块钱,我爸不同意,我就拿回去了。”。张富有在家当农民,于1993年去世。2005年以来,张志良多次向光山县人民政府报备该借条,要求兑付。经调查,当地政府尚未实施交易。
【结果出炉】专家鉴定为现代仿制品
“经过鉴定,专家们一致认定张燕珊的“借粮收据”是现代仿制品。”昨天,在光山县“新四军借地”鉴定结果出来后,信阳市文物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立即通知大河报记者。
信阳市文物局公布了鉴定结果,并给出了相关理由。“县有关部门已将鉴定意见电话告知张志良,并将鉴定意见原件自行邮寄。如果张志良不同意鉴定意见,建议他向上级文物管理部门申请行政复议。”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家庭提问】需要权威专家重新评估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到了张志良的侄子刘一。提到评估结果,刘一激动不已
了解专家情况,如他们的专业、特长、学术水平、人数等,鉴定的专业性值得质疑;这次鉴定对当事人、媒体全都保密,因此其合法性值得质疑;鉴定过程仅30分钟,对于这么一个严肃专业的事件,我们认为,30分钟之内根本无法完成真正的鉴定。“待收到鉴定结果原件后,我们将提出行政复议。要求聘请业内鉴定专家参与鉴定,以保证鉴定的专业性;邀请媒体参加鉴定以保证鉴定过程公正性;通过公安机关鉴定笔迹以及印油,以保证其科学性;关于繁体字与简体字问题,重视我们提出的反证,以保证证明力。”刘毅告诉记者。
【本报解密】鉴定组是怎样组成的?
昨日下午,参与本次鉴定的信阳市文物鉴定组副组长、信阳市博物馆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夏阳光详细介绍了有关鉴定的情况。
“平时参与文物鉴定都是3人专家组。这一次我们从市县组织了10多名专家,开了场鉴定会。但根据惯例,最后在鉴定报告上的签字,只有我和另外两名专家。”夏阳光说。
另外两位专家分别是刘开国,原信阳市考古队队长,从事考古工作40多年;花原,信阳市博物馆馆长,从事考古工作30多年。他们和夏阳光三人都是省文物局任命的文物鉴定专家组成员。
【律师说法】如造假要承担法律责任
河南天风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鲁义刚表示,这种在革命战争年代由新四军开出的借条,如果借条为真,那不仅是简单的借贷关系,除了应当计算多年的利息归还借款人的钱财外,党和政府还应当给予当事人政治上的荣誉的确认和肯定。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群众出借钱财给新四军,对中国革命是做出了贡献的。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如果借条涉嫌造假的话,那就是弄虚作假、捏造事实,想要骗取钱财的犯罪行为。如果没有得逞,则属于诈骗未遂,也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种造假行为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如不严厉制裁,则容易造成非常恶劣的政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