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说社区是我的家,
这个面积大约是208万平方米。
超过4万个家庭的大家庭,
它就是上海康城,上海的知名社区。
边肖今天会带你去了解
是这个大家庭的“大管家”。
张俊平,2019-2020年度上海市三八红旗标兵,现任上海市闵行区康城社区党委专职副书记、社区中心专职副主任。
这个大家庭有多大?
先来看看吧!
康城社区是上海最大的开放式社区,占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建筑面积约208万平方米,相当于11个8万人的体育场馆。在社区里走一圈需要一个小时。4万多人的家庭有1.25万户,其中近2万户未登记。小区内有3所学校,4个菜市场,3个大型超市,74个商户,每天有2条公交线路,208个班次进出。
多么庞大的社区啊!
这个“管家”似乎是个坏管家。
01 “硬骨头我也要啃”
“说实话,刚来康城工作的时候,环境很差。第一次给我的是一个‘爷爷叔叔’。”张俊平还记得刚来康城的那一幕。“侬是新来的秘书切?安拉家的后备箱昨晚被偷了。侬知道怎么切。社区里的隔间平均2天就会被盗。怎么了?”听完居民的反应,张俊平心里特别不舒服:“这是硬骨头,但我得跪下。”张俊平下定了决心。
但要解决这个问题,张俊平想到了业委会。当时我们面对的是业委会的变化,在4万多人中找13个专业的业委会委员简直是大海捞针。怎么办,张俊平只能用最笨的办法,一个一个,一个一个,一个一个,一个一个。就这样,她用了16个月的时间,终于选出了称职、负责、有担当的行业委员会。行业委员会成立后,这些成员不负众望。很快,大家齐心协力改善技术防御设施。盗窃案件大幅下降,百姓拍手叫好。
安全问题解决后,张俊平面临着康城社区长期存在的道路交通问题。社区入口处的道路不仅涉及社区,还涉及许多单位。刚通过公交的时候,我说想修路,但是一直没有实现。又一块硬骨头!所以张俊平承担了公关的责任。她找到了大量的资料和文件,并多次与相关单位沟通。一次找不到,两次也找不到。如果不到三次左右,就不能直接去你家门口了。在她坚持不懈的坚持下,终于让很多单位联合起来,终于解决了这个长期存在的问题。道路畅通,人民心情更好。
02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需要我的时候我不冲在前,什么时候冲?”
2020年的疫情对康城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康城社区人员结构复杂、流动大,是社区疫情防控的难点。为了筑好防护网,张俊平给自己定下了“两个原则”,即防控不开,居民生活不乱。在严控的情况下,张俊平完成了这两个看似矛盾的原则。面对人手短缺的问题,张俊平迅速动员社区所有力量,仅用一天时间,就动员了29名社区工作者、14名下沉执法力量和330名物业服务人员集结在一线。她还利用“康城社区时间银行”志愿服务管理平台设置了多个防控志愿服务岗位,得到了社区志愿者的积极响应。
4Qr1u8" />早在上海市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之前,张军萍就考虑到了物资保障。她借助于区域化党建平台,联系到消杀用品经销商,紧急安排物业公司上门取货,并发动居民、区域单位捐赠了9845只口罩以及额温枪、一次性雨披、防护服、护目镜、手套等18259件,对286个楼道、32个地下车库、500余部电梯全面进行了消毒处理,在疫情防控局势开始紧张的初期,给居民吃下了一粒“定心丸”。
疫情一级响应机制一启动,张军萍就发动辖区的4个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对4万多居民和9千多部车辆的信息进行核查比对,并迅速推进各项防疫工作。她还直接把办公室搬到了物业监控室,与业委会主任和物业经理并肩作战,共同关注着社区每个角落的疫情防控情况。

随着防护网构建起来,新的问题很快又摆在张军萍面前。自康城实行封闭式管理后,快递和外卖均不能进入小区,而每天3万余件外卖和快递更是在门岗堆积如山。取件居民排起长队,找一件快递起码花8分钟,又给防控工作带来新的隐患。社区业主群里早已经是铺天盖地的质疑。为解决快递外卖堆积问题,张军萍当机立断,争取各方支持,2天内就购置了12辆短驳车,招募了50名社区志愿者,联同物业员工,每日将3万余件外卖和快递配送至楼栋,拉开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快递外卖进城记”,让居民在紧张的防控局势下依然感受到社区的温度。
0感染、0疑似记录。张军萍以忠诚担当的本色和赤诚为民的情怀,带领群众筑起了疫情联防联控的“铜墙铁壁”。“我是一名共产党员,需要我的时候我不冲在前,什么时候冲?”。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疫情防控,张军萍都执行得非常彻底。

复工第一天晚高峰,张军萍的手机被小区居民打爆了。由于门岗对进入车辆需逐一核查,人员逐一测温,回康城的3千多辆私家车从社区门口堵到了2公里外的嘉闵高架,有的居民甚至被堵了1个小时。张军萍连夜与物业、业委会商议车辆通行方案,在区镇两级支持下,增加了2条潮汐车道和11名门岗排查员,延长排查路线,提高效率,仅用4小时就解决了问题,急民所急、雷厉风行,她再次赢得了居民认可。
03 “谁让我是共产党员呢,被大家需要是我的光荣。”
张军萍对社区治理的思考一刻都没有停歇。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她又迅速投入对治理经验的总结和深化中,在上海市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的大背景下,她又开始谋划打造康城社区“莘智汇”平台,依托区融媒体中心服务站、区人民建议征集联系点的设立,把群众的“好建议”“金点子”转化为好政策、好措施,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实现社区治理由“政府推动”向“居民治理”的转变,进一步优化社区治理体系,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另一方面,她组织居民围绕社区十大热点问题进行头脑风暴,吸纳多元主体参与社区自治议事会,让社区自治更具活力,让居民更有参与感、获得感。

张军萍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社区工作中,常常无暇顾及家庭,但她知道有更多的人需要她。有人问她:“你不觉得累吗?”她却说:“谁让我是共产党员呢,被大家需要是我的光荣。”
无论是在日常工作,还是在防疫一线,张军萍用她的坚韧、执著和用心,守护着康城这个大家园,温暖着4万人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