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深圳成为企业家的梦想乐园
每千人有253.4个商业主体
参见深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8月10日(深圳特区日报记者何勇)。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感受最敏锐。“深圳是创业者的追梦天堂”,“在深圳创业我感到很开心”,“在深圳创业有一个好时机、好地方”.这是记者最近几天采访企业家听到最多的话。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担忧:深圳的创新创业热情会降温吗?深圳市企业登记局最新数据给出了答案:新登记的商业主体数量不减反增。1-6月,第一、三产业新注册企业数分别同比增长9.3%和16.6%。尤其是第三产业,新注册的内资企业、外资企业和个体户均占第三产业的90%以上,成为吸纳就业的稳定器。目前全市每千人拥有商业实体253.4家,企业159家,商业实体总量和创业密度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政府有很强的服务意识,而且“不官僚”
“当你不需要政府的时候,你感觉不到政府的存在;需要政府的时候,政府就在身边。”说起深圳的营商环境,这句话总是被频繁提及。
“作为一名资深企业家,我在全国各地都开了店。深感深圳的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深圳的政府部门没有‘官僚精神’,服务意识很强。”古德费勒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春山告诉记者。
“我在深圳的发展是我一生中最正确的决定。”张春山满怀激情地回顾了自己创业的道路。1997年,他大学毕业,直接从哈尔滨去了深圳。老家的亲戚总觉得在政府部门工作比较靠谱,所以刚到深圳的时候,他就用公用电话在街上安慰母亲:“冬天睡在深圳的路上不会冻死。”母亲听了才稍稍松了口气。她大概没想到,未来深圳的好消息会一个接一个。
张春山在深圳的第一站是成为深圳一家公司的职员。北京奥运会后,健身市场蓬勃发展。看到这个机会,他在2008年开始创业,现在已经有80多家连锁店,服务40多万会员。
“去政府的时候没必要要求人跑关系。相反,员工也积极为企业服务。”张春山说,2016年,他来到龙华税务局工作。一个职员提出帮助他的公司规范管理。在税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企业税负从10%以上降至6%,从6%降至3%。
张春山表示,为进一步提高经营者水平,市委组织部组织民营企业负责人培训班讲解政策;他公司的一名高管必须调到深圳。政府相关部门在短时间内为其子女办理了入户入学手续,并给予其享受行业领军人才的优惠待遇.
最温暖张春山的是今年疫情的经历。张春山说:“健身行业的传统旺季是3月和4月。没想到遭遇疫情,原本的计划泡汤了。”这时,张春山每天晚上都睡不着。张春山说:“当我们迷茫无助的时候,深圳的帮扶政策就像一片雪花。南山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联合中小企业和高科技投资公司,给了我们3200万元‘复工贷款’。据我所知,我们是全民健身行业的第一。此外,深交所SASAC主张国企物业免租金两个月,我们公司也受益。马上解决我们的大问题!”张春山表示,在各方的支持下,他有信心今年的业绩实现正增长。
强大的企业家
2001年,胡浪涛大学毕业后在深圳特发集团工作。几年后,马成功创业,身边的榜样让他充满激情。2005年,他辞职,以100多万元卖掉了南山的房子,开始创业。2008年,他深刻感受到自己的不足,调公司,去了宝德集团工作,又回去学习。
华强北是一个有着无数创业故事的神奇之地,腾讯、海能达、大足激光等知名企业在这里腾飞。胡浪涛的另一个例子是上市公司
宝德集团掌门人李瑞杰。胡浪涛在李瑞杰的引导下,学习创业经营管理、资本市场运作等知识。“由于创业佼佼者就在身边激励着,我创业的梦想又涌现了。”胡浪涛说,2014年,当时的深圳创业投资办公室,指导深圳的风险投资人到美国硅谷去学习和交流。他学习回来后马上向恩师李瑞杰请辞,成立了中美创投,决心支持最早期的创业。如今,中美创投设有深圳、北京、美国硅谷三个分部,致力关注中美两地新兴产业,陪伴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71%以上的公司拿到后续融资,甚至已经登陆资本市场。
“过去创业要卖房子,现在只要有好点子,投资人会给钱帮你实现。”胡浪涛说。2016年的一天,美吧秀的创始人陈定锋带着策划书找上门来。美吧秀是一个为用户提供艺术社交的平台,它的理念是“通过绘画,让用户放慢时光,邂逅艺术”,使用咖啡店等闲置空间邀请画师为用户提供2—3个小时简单绘画教学。胡浪涛当场拍板,给予陈定锋第一笔投资,如今美吧秀在全国已有8家。
如今,胡浪涛的公司设在在深圳湾创业投资大厦。大厦内的创投资金规模数千亿元,为深圳创新创业者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成为深圳创投行业的核心“发动机”。在创投大厦,可实现创业投资资本与小微创新企业、创业项目、创业者无缝对接,做到创新、创业、创客、创投“四创联动”。作为深圳湾创业广场党委的党委委员,胡浪涛说:“在这里跟党一起创业,大有可为!”
政策扶持培育创业沃土
据深圳企业注册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市商事主体登记的多项指标均呈现同比上升。上半年,在深圳新登记商事主体中,新登记企业151144户,占比63.7%,同比增加14.9%。在疫情好转的6月,深圳新登记商事主体数量更是大幅增长,同比增长31.5%。为何深圳的创新创业热度持续不减?安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方先洋的一番话颇具代表性:“创新创业需要土壤,需要广泛的社会基础,深圳的政府部门引领各方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我们这些创业的寻梦者纷至沓来,并且乐在其中。”
在深圳办企业容易,退出也不难。随着深圳商事制度改革的持续推进,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率先实行全流程网上办理、取消企业名称预先核准、推行简易注销、实行开办企业一窗通、“三十证合一”等改革,又进一步推出了无人干预自动审批、深港通深澳通注册易等多项改革措施,不断降低投资创业的制度性成本。
近年来,我市持续为企业优服务、降成本、补短板、促升级、强信心,加强政策供给,出台了一系列关键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发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其中,聚焦民营及中小企业,我市出台《关于更大力度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四个千亿”等举措。在疫情时,我市出台实施支持企业共渡难关16条措施等“及时雨”政策,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深圳成为创业沃土,是各方合力的结果。”市政协委员张艺说,国际著名经济学家罗默首创的“创业城市”理论认为,“创业城市”成功的关键,在于人力、资本、知识与观念的积聚,而要吸引这些城市发展要素积聚,秘诀在于制度创新。深圳无疑具有这样的“品质”。他建议深圳继续进行管理制度创新,加强营造“来了就是深圳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创业环境和创业氛围,进一步培育形成国际“创业城市”雄厚的软硬件环境,把深圳这个“创业之都”打造得更好。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