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伪创业者
如今,北京乃至中国都是企业家的天堂,企业家们被各种各样的创业机会所困扰。似乎人生没有一两次创业经历,事业就不会完美。然而,创业真的是勇者的游戏。多年与创业者和创业企业打交道的经历告诉我,创业不仅仅是能力的问题,更是人品和勇气的问题。因此,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伪企业家”假装创业,这是非常痛苦的,没有创业的乐趣。所以与其浮在“伪创业”的道路上,不如让生活回归本心。
两位来自安徽的80后企业家和小B,已经坚持创业10年了。古人云:有志者事竟成。然而,直到现在,两兄弟都没有建立起稳定的事业。成立10年的创业公司虽然没有倒闭,但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几个困境。
在和我交谈的过程中,他们明显缺乏与人接触的能力,或者在个人性格和勇气上有明显的缺陷。当我问他们是否会坚持下去时,小啊有点无奈。他说,虽然他们的公司动荡不安,随时可能因为业务中断而倒闭,但他们不希望公司倒闭,至少这是他们谋生的工具。
如果小A和小B的公司还能成为兄弟俩谋生的工具,其他创业者就更惨了。他们不停地往里面加钱,一笔钱烧一笔钱,一笔钱烧一笔钱,直到烧光了所有微薄的财产。
2.假装创业
近年来,创业已经成为当今经济社会最生动的词汇。越来越多的成功企业家为年轻人树立了好榜样。他们取得了成功。他们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想。他们也实现了财务自由。他们甚至挤进了富豪榜。从此,他们做事不再需要看老板的脸色。他们手握巨款,住豪车,去高端酒店,开始在各种媒体上与年轻创业者分享成功经验,告诉年轻人只要有梦想。
然而,我们的社会鼓励和容忍创业和企业家,这使得创业成为年轻人的随机游戏。创业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社会最无私的事情。它似乎在每个年轻人的脑海中种下了一颗创业的种子。不经意间生根发芽,会让年轻人“言出必行”,就像是一场“走着走着”的旅行。放弃工作,辞掉工作,下海,抛弃爱情,毫不犹豫的创业,然后慢慢在时间和痛苦中变得不知所措。
不可否认,创业需要一点点冲动,但实际上,创业来自理性的思考和选择。当你选择创业的时候,不是简单的一系列放弃,而是更多的责任和担当。毕竟,并不是每个创业者都有足够的勇气和能力去承担创业所面临的失败和风险,以及整个创业过程中需要经历的艰辛。
幸运的是,我们接触到的创业者大多是在伪创业道路上漂泊的人,所以经历的风雨和打磨都比较少。看似为梦想奋斗,实则为生活消磨时间。
3.“创”与“业”的辩证
我们不是对创业失败视而不见,我们是对创业者的失败和沮丧视而不见。在发达经济体中,也有很多年轻人为了追求梦想,投身创业大潮。与中国有梦想的年轻人相比,他们更加理性和坚定。他们谨慎地选择创业。首先,他们会选择创业,而不是中国的年轻创业者。首先,他们选择创业,然后逐渐探索可能的业务。因此,美国企业家往往选择为自己喜欢的事业创业,而中国企业家往往选择为自己期待的“梦想”创业。因此,当中国企业家失败时,他们往往会陷入沉默,投资者不再投资他们;美国企业家不一样。失败往往成为他们成功的资本。投资者更愿意投资经历过失败的企业家。
在日本,也有企业家和创业公司,日本的年轻人会选择创业,除非是百分百有把握。因此,在日本创业的成功率异常高。日本的年轻人不会轻易用几年的青春去赌明天。因此,日本企业家经常开发高度专业化的创业项目。和德国企业家一样,日本企业家往往是营销人员、技术专家、工程师等全能人才。他们创办的创业公司往往会成为某个细分领域的专业公司。因此,在日本和德国的初创企业中出现了许多隐形冠军。
一个经济和社会的内幕信息是极其重要的。浮躁的经济和社会不可能孕育出伟大的公司。创业就是开一家真正的企业。我们鼓励企业家勇敢执着,但我们鄙视那些假装创业的“伪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