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简介照片
全球第一家基因组药物研发公司、全球第一家基因测序公司、全球第一家蛋白质测序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的“摇篮”——罗斯伯格培养箱。到目前为止,这家全球知名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的几十个项目都取得了成功,大部分都成功上市或被收购。
正如罗斯伯格孵化器科学委员会原主席、西湖大学副校长徐天昨日在上海表示:“推动‘纸到钱’的最佳组合,是让科学家专注于研究,然后为他匹配一个具备完整创新要素的‘软平台’。”
今天(28日),由上海技术交易所牵头的科技资源“软平台”启动建设。在这个技术交易服务的生态网络中,市教委科技发展中心、市教委科技创业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国”试点平台将共同努力,从人才、高校成果、创新企业、创新载体三个方面实现技术要素资源的赋能和优化配置,加速“纸到钱”。
颠覆性创新产业只会从学科的“连接处”冒出
“如果你想投资两位生物学家提出的商业计划,以及一位生物学家和一位人工智能(AI)专家提出的异想天开的想法,我会选择后者。”徐天用这样的例子表示支持跨界。
这不是他个人的想法,而是很多投资者的共同选择。徐天认为,未来具有颠覆性创新的产业不会从传统学科“线性”涌现,而只会从不同学科的“交汇点”涌现。
西湖大学副校长徐天。沈玉莎摄
基于这一判断,西湖大学大力推进跨界。例如,当量子科学家发表一篇伟大的论文时,生物学家和物理学家也会被邀请参加一个关于“新闻和创造力”的研讨会。论文中提出的观点,无论是谁都能畅所欲言,如果遇到自己不懂的专业问题,他们的专业专家也会负责讲解,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能理解。徐天透露,几个跨境合作项目在这样轻松愉快的“聊天会”上“相撞”。
2017年,徐天参照罗斯伯格孵化器模式在上海成立了复兴孵化器,他对企业的“跨界度”特别感兴趣。医药牧场是他创办的生物医药公司。其目标是开发针对乙肝、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创新疗法。这家公司利用动物遗传学和人工智能产生跨界“化学反应”是很特殊的。
每周一天“转化时间”,为科学家配齐创新要素
永远不要让教授坐在谈判桌上。为此,该校形成了以技术授权处为核心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大量同时学习科技、法律、工商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帮助评估教授的成果,交由合适的企业进行转化。
曾担任耶鲁大学遗传学系副主任的徐天也深谙此道:“如果允许教授学习申请专利、法律事务和运营公司,80%的创新项目很可能会失败。”在他看来,“变纸为钱”是一次“远洋航行”,需要船长、航海家、舵手、水手等专业人士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
多年的科技成果转化经验,让徐天对“变纸为钱”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他说,过去孵化公司对场地、设备给予更多支持,属于“硬平台”;随着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中间过程越来越短,商业策划、资本、专利、法律事务等“软平台”的推广变得越来越重要。他认为,“加速‘纸改钱’的关键是形成市场化利益共享的联合研究机制,让科学家专心研究,准备‘软’和‘硬’两个平台。”
当然,我们也应该留出时间“变纸为钱”。徐天说,在西湖大学,每个教授每周都可以用一天的时间来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