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板第一天上市临停多久,创业板注册制临停几分钟

本报记者易怡君广州报道

8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首批18家企业的敲钟仪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举行,创业板注册制正式开启。

据深交所消息,首批18家创业板注册制企业成功上市,标志着创业板改革试点注册制重大改革任务正式落地。这是资本市场贯彻落实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的生动实践,是深交所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向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致敬的现实举措。

创业板注册制新交易规则下,企业首次上市前前5个交易日无涨跌,从第6个交易日起涨跌幅限制为20%;股份制企业的价格上限也扩大到了20%。截至8月24日收盘,创业板18只新股全线上涨,10只新股涨幅超过100%。其中,N康泰(300869。当日涨幅最高的SZ)收涨1061.42%,盘中两次停盘,涨幅最高的接近3000%。北尚锋(300860。涨幅较低的深证成指(SZ),一天也上涨了40%以上。与此同时,4只“老股”上涨20%,收盘跌停。

整体来看,8月24日,创业板指数收于2684.63点,上涨1.98%;创业板综合指数收于3028.86点,上涨2.25%;13只股票中创业板股票涨幅超过10%;上证指数收于3385.64点,上涨0.15%;深成指收于13666.69点,上涨1.40%;科创50收于1450.67点,上涨0.20%。

前五日不设涨跌幅限制

2020年4月27日起,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经过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部署和市场各方的共同努力,创业板注册制于8月24日正式落地。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注册制试点背景下,创业板IPO审核、发行、上市、交易规则发生了变化。其中,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交易制度,创业板不仅调整了涨跌幅限制、股价异常波动指标、退市机制,还出台了盘后交易、“价格笼子”等规则。

例如,在涨跌幅限制新规下,除IPO前5个交易日没有涨跌幅限制,后续涨跌幅限制为20%外,创业板存托凭证、相关上市基金等存续创业板股票的涨跌幅限制也调整为20%,包括风险警示股和8月24日以来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股票。但8月24日前已进入退市整理期的股票不做调整,涨跌幅限制仍为10%。

至于盘中临时停牌机制,创业板注册制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有盘中临时停牌机制。若当日交易价格较当日开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30%或60%以上,停牌时间为10分钟。临时停牌期间,可以申报或取消申报。恢复交易时,您可以在接受申报的电话拍卖中恢复交易。

融通创业板指数基金经理蔡智威认为,将创业板的涨跌幅调整至20%,将提高市场整体定价效率,进一步提高市场活跃度,给予市场更充足的定价空间,是市场体系趋于成熟的标志。

8月24日,创业板指数表现强劲,18只新股全部上涨,多只新股暂时停牌。其中,下午2点至收盘,N康泰两次触发临时止损后,股价最高触及308元,涨幅一度扩大至2931%;经过尾盘剧烈波动后,公司股价收涨1061%至118元,成交额15.7亿元,换手率68.61%。涨幅排名第二的Nka收涨743.27%,成交率最高,达到77.71%。

新股市场正在蓬勃发展,但投资者担心创业板股票日内涨跌的放松会增加市场

田弘创业板ETF(159977)基金经理张子发也表示,创业板股票涨跌幅度从10%变为20%。在提高市场效率和市场流动性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后期持续单向剧烈走势的预期,实际上抑制了市场的过度投机,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市场操纵成本,极大地促进了创业板市场的长期稳定运行。

对于创业板试点注册制对市场的影响,张子发认为,扩大提价肯定会提高股市的运行效率,提高市场流动性,这将大大增加个人投资

者、机构投资者、国外投资者的吸引力,资金的长期流入是一个极大概率的事件,资金的活跃和流动性的充裕一定会带来流动性的溢价,对提升创业板整体的长期估值水平非常有帮助。


他还谈及,在风格上,市值大小的影响不会特别显著,而对于那些业绩弹性大、赛道切合政策鼓励方向、成长性好的公司会更加收到投资者的偏爱,投资回报效应显而易见。


另有市场人士向记者指出,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短期可能会加大股价波动,但注册制的消息已经释放了一段时间,从市场来看,其对股价的冲击以及各种预期已经比较充分。从中长期看,注册制对市场估值的影响不会特别显著。


引领存量市场注册制改革


在机构人士看来,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是继去年科创板注册制的增量改革后,资本市场的首个存量市场注册制改革试点,是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步,意义重大。


蔡志伟指出,当前,创业板已经有超过800家上市企业,有超过4500万个具备较为丰富投资经验的投资者账户数,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9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比重超过10%。应该说,创业板作为首个存量市场注册制试点,无论从企业和投资者的数量上,还是市值的占比上,都具备良好的代表性。创业板注册制的成功落地,有望为全面推广注册制到A股主板市场积累经验,实现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做大做强资本市场。


博时创业板ETF基金经理尹浩也表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高资本市场功能的重大改革,将会提升投资者的信心,提升市场偏好。他认为,创业板注册制的“优胜劣汰机制”将会加大创业板内股票的估值分化,另外创业板的市场定位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特别是科技类企业。注册制下,普通投资者投资于创业板的投资风险和投资难度都会加大,投资者结构将更为优化。


从上市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此次上市的18家企业中,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各占3家,其他公司则涉及医药、生态保护、非技术矿物制品等行业。


在杨德龙看来,改革后的创业板定位更加明确,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相对于核准制,注册制的上市条件更加宽容,注册制后取消了最近一期不存在未弥补亏损的要求,在综合考量企业预计市值收入净利润的因素基础上,对满足条件的亏损企业也准许上市,这有利于推动更多优质新兴科技类企业上市来获得宝贵的资本。


至于创业板与科创板之间的差别,金信深圳成长混合、金信价值精选混合基金经理吴清宇表示,从科创板的推出开始,到此次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本质上是给予科技创新企业的一种发展红利。他指出,科创企业在创业初期,科研投入阶段对于资金的需求很大,负担间接融资的成本相对较高,而降低盈利门槛通过股权融资形式是一种减轻企业融资压力的较好方式。无论是科创板还是创业板,都是为科创企业的发展而服务的。


“科创板和创业板的差异非常明显。科创板对行业的选择有明显的倾向性,上市门槛比创业板低。国内资本市场设置了新三板、科创板、创业板、主板的资本市场梯队,其本质是为了丰富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企业的服务能力,并且针对性地对战略新兴产业进行扶持。”他补充。


(编辑:夏欣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