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邮政局、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的“绿色快车进高校”活动在全国6所高校同时启动。活动倡导对非环保、有毒有害的快递包装材料说“不”,优先使用无毒、无害、可降解、可回收的网购产品和快递包装;坚持理性消费,倡导减寿,自觉选择适度包装,拒绝为过度包装买单。
快递包装回收不足10%
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6年邮政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6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为7397.2亿元,同比增长45.7%。邮政行业全年业务收入(不含邮储银行直接业务收入)5379.2亿元,同比增长33.2%。其中,快递行业占比首次超过70%,达到73.9%。
具体来看,2016年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达312.8亿件,快递服务收入达3974.4亿元,与海南省2016年GDP(4044.5亿)相当,高于宁夏、青海、西藏的GDP。
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快递包装的污染也逐渐显现。以黑龙江省龙江县为例,快递包装约占当地县城每天产生垃圾的三分之一。
据估计,中国每次快递的平均胶带使用量为0.8米。此外,生产一吨纸需要砍伐17棵10年生的树木,一吨塑料袋需要消耗三吨多的油。
据业内人士介绍,快递使用的塑料袋大部分是一次性回收塑料袋,但胶带的主要材料仍然是PVC,降解需要近100年。据统计,2015年,仅中国快递行业使用的胶带总长度就达169.85亿米,可绕地球赤道425圈。
而快递包装量的增速仍在提升。数据显示,2015年快递运单207亿张,编织带31亿条,塑料袋82.68亿个,胶带169.85亿米。与2014年相比,7类快递包裹中有6类同比增长超过45%。
从回收利用的角度来看,山东华泰纸业董事长李建华表示,快递包裹产生的包装废弃物已达百万吨,但回收率不足10%。
正因如此,2016年7月,国家邮政局发布《快递行业推进绿色包装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基本消除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包装材料,基本建立社会化快递包裹回收体系。
据悉,我国已在快递行业广泛推广电子运单。与以往的五联纸质运单相比,电子运单大大降低了纸张消耗,每年为快递企业节省50亿元;但中国邮政快递物流的运单采用热敏环保材料,节省了原纸,原材料减少一半,避免了废弃原纸的处置成本和环境污染。
在快递绿色包装方面,一些快递企业也开始在配送中使用可降解纸箱和可回收塑料盒,在运输途中采用可回收帆布袋,并推出纸箱回收计划。据顺丰快递,2016年聚乙烯(PE)、聚丙烯(PP)、原纸消费量将分别减少2793吨、843吨、2539吨。
编辑:梁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