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年对商人来说将是最艰难的!
成立于2020年1月9日
作者:水木然
每次一群老人倒下,就会有一群新人站起来!
这是历史的铁律!
在今天的中国,谁在倒下?谁在崛起?
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1
改革开放40年来,也就是中国经济的上半年,商人的地位迅速上升,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拥有者。如今,可以说每个人都是商人,各种规模的商人无处不在。
40年前,我们开始实行市场经济的时候,有一种出海做生意的趋势。那时候做生意只需要勇气。敢于行动的人成功赚到了第一桶金,走上了经商创业的道路。
二十年前,阿里巴巴成立。当时马云的愿景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中国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做生意变得更简单,只要有网线,就可以开通。
事实上,这两次商业浪潮帮助了许多人,为中国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个全民创业的过程,一定会被历史铭记。
但是,到了今天,我越来越深刻地发现了一个现象:世界上似乎没有好生意。
这是为什么?
一针见血:不是生意越做越难,而是做生意的逻辑完全变了。
传统商人(商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他们充当了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它们的价值是加速商品流通,但它们并没有给产品增加价值。这个剩余价值正在被互联网完全取代,尤其是随着AI/5G/区块链的到来,未来商品可以无障碍流通。
说传统商人被时代彻底淘汰,并不是危言耸听。
2
我们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自古以来,中国的社会结构都是用“士农工商”来形容的。“士农工商”指的是四个人,即: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和商人。
《管子》说:农工商四大家,国家的石民也是,意思就是这四个人是社会的基石。
从排名来看,是一个非常科学的结构,也是中国社会赖以稳定的基础。
为什么要把商人放在最后?
《汉书》写道:“故民弃此而去终,庄稼人不能为半。尽管穷人给了土地,他们仍然把他们的房子卖给贾.把人民赶回家,这一切都是以此为基础的,这样世界才能吃掉自己的力量。游到最后一技之长的人,转投楠木。”
意思是:农民不种地,工匠不干活,即使人人手里都有地,也要卖地做生意。只有当农民回到自己的田地,工匠工作,每个人都回到原来的位置,社会才能稳定发展。
商人的流动性和投机性是社会非常不稳定的因素。商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经济繁荣。但是,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想要继续前进,就要让每个人都回到自己的位置。
因此,中国历代都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我们一直是一个“重工轻农重商”的社会。
只有改革开放
前,我们商业实在太落后了,社会上根本就没有商品,更谈不上商品的流通了。后来这个口子一下被打开了:在经历了“下海经商”和“互联网创业”的两股浪潮之后,我们的周围不仅充斥了大量的商品,还把商品卖到了全球。
但是如今,我们又陷入了商业过度繁荣带来的种种危机,其中最大的危机就是价格战:
不管什么样的产品,总有更低价格的产品出现,假如成本是7块,你卖9块我就卖8块,你卖8块我就卖七块五,有人甚至六块八亏本也愿意卖,因为他想先搞垮大家,然后自己独吞市场。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我死可以,但是要死大家一起死,我宁可大家一起死,也不愿意看到有人活。
这叫“抢别人的单,断自己的路。”,也叫“饿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上下游。”
价格战的最终结果就是大家要死一起死,如果人人都有生意做,其实也就意味着,人人都没生意做。
淘宝上很多东西卖19.9包邮,已经够便宜了吧?拼多多上面干脆卖9.9包邮!而最近倒闭的淘集集,更是低到让人不敢相信,于是把自己干破产了。
这些平台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因为互联网存在的价值就是要无限拉底商品的利润。
未来还会有更多平台诞生,未来无论我们做什么,总会有其它平台或者商家跳出来,卖的比我们更便宜。
未来的竞争一定会越来越激烈,而当竞争绝对充分的时候,所有产品的利润都会归零。
利润为0的时代,怎么还会有商人存在呢?
3
未来3年,大量的商人将消失。但是有一批人倒下,就必然有一批人站起来,这是历史铁律。
当生意人大量消失的时候,各种新个体将纷纷崛起,这些个体包括有文化的农民,有匠心的工人,知识分子,设计师,医生,律师,作家等等。
这些人才是中国未来真正的脊梁!
在之前这些个体都是被商人压抑的,因为他们找不到自己服务的客户,唯有卖身于各种商业组织,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他们都能精准找到自己的客户,尤其是随着区块链的发展,他们创造的价值可以被精准记录并且变现。
在中国经济的下半场,社会结构将从“物质架构”向“知识架构”转变,未来我们已经不缺物质,产能已经严重过剩,未来人们缺的是精神粮食,是知识型产品。
未来所有的物质产品,要么就是0利润,要么就是免费提供,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按需分配,我们一定能进入这个状态。
因此如今产品越来越便宜,人却越来越贵;同时资源越来越共享,人才却越来越稀缺。这折射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趋势:人才资本正在崛起。
人力资本正在超越土地资本/技术资本/设备资本等等,成为第一生产力,当人才成为一个企业最关键的环节后,它的稀缺性将推动自己身价上涨,于是一部分利润也将从资本方转移到“人才”方。
未来社会将诞生大量自由职业者,无数平台的崛起,使你有机会参与创造和价值输出。你越有能力、越有特点、越有特长,就越不需要依附某个公司。
今后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经济体,个人的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而那些始终找不到定位的人,只能依附于组织的安排才能生存,他们必将沦为社会的最底层。
国家已经看到到了这个趋势,先后出台各种政策支持个体经济的发展,从税务到社保,以及法律等等,从之前的针对公司为主,慢慢变成针对个人为主。
4
未来是一个三无的世界
1:无生意可做,之前社会的“供给”和“需求”始终是错位的,这就需要“生意人”去对接,而互联网把使“供给”和“需求”精准连接了,“中间环节”和“赚差价”都不存在了,所以就没有生意可做了。
2:无工可打,之前的人只需要在公司里执行命令己可,这就是打工的本质。而随着公司的平台化以及个体崛起的大势,你必须主动思考和去解决问题,并发挥特长为社会创造价值,否则你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3:无机可投,之前社会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这让很多人靠投机去赚钱,而未来是大数据时代,每个人的行踪都将被追踪和记录,我们必须适应在公开、透明的情况下展开活动。
生意人的大量消失,意味着未来社会是靠劳动创造财富,而不是靠投机创造财富,这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根本体现。
个体崛起,也将中国经济下一轮繁荣的基础,如果把中国经济比作一场人体的血液循环,那么个体崛起将使人体的毛细血管更加丰富,所有整个人体的供血和供氧能力大大增强。
中国的好时代才刚刚开始,我们唯一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在最好的好时代里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点评
工业化的价值主要是由生产者创造的,
而智能化的价值主要是由消费者创造的。
一旦我们沿着工业化去思考智能化,就会陷入无路可走的死局之中。
因此,关键是认知。关键是大家要发现与承认大家才是创造智能化的主体力量。
大家承认大家价值的方式:大家邀请大家来做股东,来汇聚,来改变社会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