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亚那共和国简称圭亚那,位于南美洲北部,国土总面积21.5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19.685万平方公里,水域18120平方公里。它的西北部与委内瑞拉接壤,南部与巴西接壤,东部与苏里南接壤,东北部濒临大西洋。
圭亚那与苏里南和委内瑞拉有领土争端。特别是,委内瑞拉多次声称对埃塞奎博河以西的圭亚那西部(约占圭亚那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拥有领土主权。
圭亚那高原是南美洲第二大高原。海拔在300-1500米之间,西部和南部较高,向东和向北平缓倾斜。基底岩系主要由太古宙花岗岩、片麻岩和片岩组成。在湿热气候下,经过长期侵蚀,一般成为300 ~ 400米高度的丘陵高原,岩性坚硬的地区往往构成顶部陡坡和泥泞花园的侵蚀丘陵,高度约1000 ~ 1500米,如东南部的图木库马克山。中西部地区被水平的中生代和第三纪沉积物覆盖,形成台地高地。
圭亚那属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低压区。天气气候基本受低压槽及其雨带的“热带辐合带”影响,季节由降雨形式的变化决定。沿海地区有两个雨季(5-7月、11-1月)和两个旱季(2-4月、8-10月),而内陆地区只有一个雨季(4月底至9月底),其余为旱季。雨林地区年平均降水量超过3000毫米,草原地区约1600毫米,海边地区约2300毫米,雨季平均日照时间5小时,旱季不少于7小时。全国平均气温在24-32C之间,最低气温20C,沿海地区最高气温34C。大陆的最低和最高温度在18到40之间;相对湿度沿海地区为80%,草原地区为70%,雨林地区为100%。沿海地区受东北信风影响,风速每秒10米,内陆地区多风多雾。
自公元9世纪以来,印第安人就在这里定居。
从15世纪末开始,西方、荷兰、法国、英国等国家在这里反复竞争。荷兰人在17世纪占领了圭亚那。
1814年,荷兰将其转让给英国。它于1831年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并被命名为英属圭亚那。英国被迫在1834年宣布废除奴隶制。
1953年,他获得了内部自治的地位。1961年,英国同意成立自治政府。1966年5月26日,它成为英联邦的一个独立国家,并改名为圭亚那。圭亚那合作共和国成立于1970年2月23日,成为英联邦加勒比地区的第一个共和国。
九州的经济主要以初级产品生产为基础,铝土矿、糖和大米是三大经济支柱。九州政府实施了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和适度扩张的财政政策,增加了公共设施投资,并进行大规模的制糖业转型,导致经济稳步上升。圭亚那经济正处于持续快速发展时期。
主要在采矿业和制糖业。采矿分为铝土矿开采和黄金开采。制糖业年产值超过九州GDP的15%。黄金、铝土矿和钻石开采是圭亚那采矿业的支柱。
圭亚那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和甘蔗。此外,还大面积种植水果、蔬菜、烟草等经济作物。
主要出口黄金、食糖、海产品、铝土矿、大米、木材等。进口燃料油、润滑油和消费品。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欧洲联盟、加拿大和加共体国家。
圭亚那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面积18.5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86.4%。木材储量约74亿立方米,品种多,超过1000种。经常收获的有70多种,品质好、产量大、有商业开发价值的约有15种。其中紫芯木和绿芯木是珍贵的木材,坚韧耐腐蚀,是优良的建筑材料。
(9503.163
br />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3.4人。现在圭亚那的华侨华人大约2000-3000人左右,约80%居 住在首都乔治敦,其余分布在新阿姆斯特丹市、林登市和埃塞奎博河等地区。
圭亚那官方语言和通用语是英语(南美洲唯一一个以英语为国语的国家)。广泛使用克里奥尔语(以英语为基础,借用荷兰语、印地语、非洲和印第安语)。印度教和穆斯林信徒在宗教仪式中则分别使用印地语、乌尔都语和阿拉伯语。大多数印第安人会讲9种部落语言中的一种或数种。
圭亚那是一个多宗教国家。国内主要宗教有基督教、印度教、伊斯兰教,还有一些土著人信仰的原始宗教等。印度教为圭亚那第一大宗教,信徒占全国总人口的28.4%,其次分别为基督教16.9%、罗马天主教8.1%、伊斯兰教7.2%。

在饮食方面,圭亚那人的主食以大米为主,兼食玉米、面粉、木薯、番薯等杂粮。副食有热带蔬菜、瓜果及海产品、畜牧肉等。咖啡、椰汁及当地用甘蔗制作的朗姆酒深受人们喜爱。
居住方面,圭亚那人住宅的显著特点是木质结构建筑比较多,以茅草、木材和泥土为主要建筑材料。房屋多建在几根木桩上,成为与地面有一定距离的高脚屋,房子外墙和屋顶多涂以内漆。
婚姻方面,圭亚那家庭实行一夫一妻制。人们一般早婚,婚姻形式分为法律婚姻和习惯法婚姻。不同民族在婚姻和家庭方面有所差异。

政府实行教育“圭亚那化”。6岁至15岁少年儿童享受免费义务教育。
圭亚那的公共医疗服务包括卫生站、卫生中心、地方医院、地区医院、国家级医院/乔治敦公共医院、特长专科医院。全民享受公费医疗,医药和住院食宿费用全免。医疗卫生设备比较陈旧,设施短缺,农村存在缺医少药情况。
国家为老人提供退休金,并为孕妇提供产假福利及为工伤事故者提供抚恤 金。全国15至49岁人口中约有2.5%艾滋病毒呈阳性。
圭亚那不存在反政府武装组织,居民可以合法持有枪支。当地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抢劫、盗窃和凶杀等犯罪事件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