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电,不是戴森;赏樱花,非日本不“刷”;吃面包,不吃“全麦”;选择衣服,不要穿,除非是“设计好的”.随着物质条件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渴望追求精致的生活。但目前部分年轻人超越自身实际,在所谓“品质生活”的幌子下过度追求预消费、高消费,无孔不入的“精致”透支钱包掏空身心,侵蚀灵魂。
人前“调性” 人后“尿性”
28岁的南京青年徐飞在文化传媒行业工作。最近,他把一辆运营不到一年的国产汽车“升级”成了售价30多万元的奥迪。时尚背后是信用卡上的6位数债务。在父母的“哄骗”下换了第一辆车后,徐飞每月不到7000元的工资,除了温饱之外,只支撑起每月最低还款额,似乎捉襟见肘。“我也是一个有文化的人。如果不换破车,出去损失更大!”
王玲来自苏北的一个小镇,在苏州的一家外贸企业工作,月薪近6000元。为了在外人看来有品位,她和同事经常在公司附近的日式餐厅享受60-70元的商务套餐,下午喝一杯星巴克咖啡或点一份手工蛋糕。算下来,平日只有午餐和下午茶就要100多元。“房租2500元,加上日常生活用品、朋友聚会、礼物等。而我入不敷出。”王玲说,拆东墙补西墙,现在欠了7万多元。
“不要太在意,因为钱亏的感觉没有那么强烈。除此之外,找到发朋友圈的最佳角度,完全可以抵消花钱的痛苦。”
通过“优雅风格”社交媒体,现实生活的无序迫在眉睫。
网络寓言短片《虚假的你》展现了“ins上的你”和“现实中的你”的巨大反差:
在——ins上,你戴着骑行头盔,就像一个户外运动爱好者,真实的你开着车,看着户外风景,迅速拿出头盔;
在——ins上清洁工作站、键盘、水杯、装订机.而真实的场景往往是键盘旁边一个被咬了一半的苹果,一个还没扔的外卖盒,一个凌乱的笔筒;
在——ins上,有4个人吃着和谐快乐的晚餐。事实是,当你刚坐下时,你把头埋在手机里,让服务员帮你拍照,转过头,让自己沉浸在手机里.
这种情况随处可见。有男网友说,毕业时帮女同学搬东西,看到女宿舍真实的一面有点震惊。在苏南某城市工作的女孩周洁,穿白色衣服几乎总是像个“小仙女”,还得时不时晒晒前卫剧和草地音乐节。记者走进她租住的小屋,发现脏兮兮的衣服和鞋子散落在30多平方米的单人公寓里,每天的饮食都是碳酸饮料和方便面。
“建立一个精致的‘人民设计’,月收入5000元怎么花?只能是人前的‘调性’,人后的‘尿液’。”她说。
“面子”凌驾于“票子”之上的尴尬
朋友圈里岁月静了,现实却一团糟。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穿着“假精致”的华丽外套?
“精致的假面舞会”看似荒诞,暴露了人性的虚荣心和社会风气的浮动。
根据荣360的消费调查,中国90后占借贷市场的49.31%,在亚洲同行中排名第一。其中,28.57%使用消费贷款偿还其他贷款。
数据揭示了一些年轻人“面子”高于“票”的尴尬现实。一位刑警队高级警官告诉记者,最近多起“校园贷”案件中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校园贷”的受害者,尤其是女生,往往因为想买iPad或者做个微整形手术,在“校园贷”中陷得越来越深。“在他们眼里,iPad是精致生活的象征,是在大众面前炫耀的资本。”
另外,在现在很多年轻人的意识里,不合群就是不好相处,相当于与众不同。因此,有些人陷入“假装合群”的症状,为“伪合群”买单。
“看到同事们这么讲究,如果我不假装标注,很可能会被圈里人排挤。”周从河南到苏州打工
超26岁,他说,同事中不少是本地人,家庭条件优越,如果不极力装点自己,很容易被排挤、被冷落。一位网友也表示,城市里人与人之间差距过大,最直接的反映就是收入。“接受不了同龄人比自己富的压力,除了‘假精致’,还能怎么办?”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上海心理学会基础教育专委会秘书长陈默认为,“假精致”还与这一代年轻人的内心孤独有关。“现下的年轻一代,特别是90后,很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带着天生的孤独感来到这个世界。”陈默说,因此这一群体更愿意为满足内心感受而任性一回。
精致不能依靠高消费来实现
生活中,有仪式感并不是坏事,但为了不切实际的“假精致”,让自己焦头烂额,甚至陷入“隐形贫困”,得不偿失。
一位心理学家表示,要有崭新的价值判断,改变物质比素质重要的观点。“物质只是一时的,素质才是常伴一生的,我们没有必要为了一时的虚荣心而打肿脸充胖子。”同时,客观评价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要揠苗助长,过早消费能力之外的东西。
做真实的自己尤其可贵。一位观察人士说: “年轻人在追求精致前,可以先问问自己,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然后再评估一下追求这样的精致能为自己带来什么。理性对待每一分钱的花销,放弃一些‘看起来很美’的消费,才是真实的开始。”
其实,真实和精致从来不存在矛盾。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银河曾说过,精致的生活首先是清醒的,不是懵懂的,即意识到自身是存在的;其次是平和的,不是不安的;再次是喜乐的,不是痛苦的。因此,精致不能依靠高消费来实现,而是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和价值,是一种严要求、不将就的生活态度。
作家林徽因曾有过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住在偏僻简陋的屋子里,然而她却坚持去旧货店淘来老家具和旧书,自己做了一个朴素的书架;在木凳上铺些许饰布,为陶制土罐插上大把野花……
年轻人要通过奋斗和拼搏,为未来创造真正的精致生活。在现阶段,穿着熨烫平整的白衬衣、帆布鞋,面带微笑迎接每一天,同样是浪漫而精致的。
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因为想要的东西都很贵,想去的地方都很远,想爱的人都很优秀……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来源: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