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提出了“1350”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在“十大专项行动”中,开展以增加全民收入为重点的乡村振兴行动是一项重要内容。
仁泽区万行镇刘家庄村的史圣合作社种植基地,每亩种瓜4万元,让有限的土地产生了更多的效益;隆尧县隆尧镇韩杰村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开辟增收新途径.
今年以来,邢台市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不断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亩产效益,通过特色养殖、乡村旅游、发展电商等多轮驱动,打造农民增收新引擎。
特色种植让黄土生“金”
8月10日,巨鹿县普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宋走进设施农业大棚,观察葡萄、樱花等新鲜果蔬生长情况。尤其是最近,19个大棚里的葡萄和樱花都在采摘,成为他最深的牵挂。
“为了保证葡萄生长在富含有机质的原生态土壤中,我们专门聘请技术专家配制有机土壤,并在土壤中投放大量蚯蚓。如果你想看看温室里种植的水果和蔬菜是绿色的还是有机的,先看看土壤。”说着,宋用铲子挖出了一小块四英寸深的表土。七八条蚯蚓在土壤中爬行,土黄色的粪便细而均匀,已经和土壤混合在一起。
宋说,蚯蚓是降解土壤重金属、提高土壤通透性和肥力的最佳生物。因此,他利用自己农场生产的粪肥培育蚯蚓,并把大量蚯蚓放入温室土壤中,用最原始的方法保证土壤肥力,改善葡萄口感。
“好东西,别管卖不卖。一串100元,一个大棚净赚30万,比过去种传统农作物强多了。”宋兴致勃勃地说,一亩地种“一万元”,特殊的种植让黄土成了“金”。
今年,邢台市发布《2020年“万元钱”种植业推进方案》,重点发展宁晋县、柏乡县、南河区、林西县、隆尧县、广宗县、巨鹿县、南宫市的食用菌、西葫芦、西瓜、甜瓜、韭菜等优势产品。发挥“巨鹿金银花”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金银花市场集散地优势,稳步扩大金银花种植面积,打造金银花种植基地,不断扩大麻山药、半夏等高效中药材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农民种植收入。充分发挥邢台市苹果、梨、葡萄等传统水果的生产优势,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轻简化、外向型基地。
日前,市农业部门按照“五定”(确认村庄、地块、面积、品种、是否新增)标准,对各县(市、区)“万元”产业发展进行了核实。
打造养殖集聚区延伸产业链
初秋,魏县赵村镇前南四庄村东部500亩玉米长势喜人,丰收在望。阳光下,微风习习,碧波翻滚。
"这里的玉米是君乐宝公司定制的."蔚县黔南农作物种植合作社理事长彭说,从2017年初开始,他们就成立了合作社,村民入股土地共同种植玉米。
卫县所在地
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4119467" qid="6580410003151131907" mention-index="0">黑龙港流域,一年只种一季棉花。“种棉花每年从3月初种植到11月底摘完棉花,天天泡在地里,到头来一亩地只能挣1000元。2018年,我加入合作社,一亩地收入了1050多元。”55岁的村民史保领说,他家有10亩地,老伴脑血栓不能干活,种棉花,他一个人忙不过来。合作社统一采购农资,统一耕种管理,统一收割销售给君乐宝公司,统一分配利润。闲下来的他在村边一个秸秆收购站找到一份工作,一个月有3600元的收入。2013年,君乐宝乡村振兴示范区落户威县。示范区规划面积150平方公里,涵盖赵村镇全境以及章台镇、贺钊镇、侯贯镇、高公庄乡等5个乡镇,计划总投资60亿元,建设5个万头奶牛养殖场、1个乳品深加工厂、辐射种植土地15余万亩。
“跟君乐宝公司一起来的还有河北艾禾农业公司,专门为君乐宝种植牧草。艾禾公司流转了2万亩土地,种植玉米、燕麦和苜蓿。我们村有的村民购买了大型农机为艾禾公司耕地,有的买了运输车辆,揽两家公司运输活,靠着君乐宝公司都增了收。”
近几年,邢台市集中打造黑龙港流域奶牛养殖集聚区,培育乳品企业,贯彻落实各项奶业惠农政策和措施,奶业振兴步伐不断加快,邢台市奶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截至目前,邢台市直接从事奶业生产、加工、销售人员近5000人,从事饲料加工、销售、生鲜乳运输等奶业上下游产业约1.6万人,带动从业人员人均增收3.3万元。
此外,邢台市还将加快推进生态渔业发展,与湖州市就加州鲈鱼节水型养殖达成合作意向,正在抓紧推进,目前,4个县已完成项目选址,一期110亩已具备放养鱼苗条件,鱼苗已从湖州运达。到2022年建设2000立方米以上工厂化渔业养殖企业,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万亩,渔业产值达到2.1亿元,人均产值年均增长12.99%,人均产值达到9.13万元。
●休闲农业带来致富“好钱景”
“桃子熟了,快来采摘吧!”隆尧县隆尧镇韩解村村民李山峰经营着一个采摘园。日前,他在朋友圈发了一则采摘信息,游客纷至沓来,整个采摘园热闹了起来。
“这里的桃味道好,我们几乎每年都来好几趟。”游客王女士说,现在,孩子放假了,领他们到果园采摘,既可放松身心,还能体验劳动的快乐,增长知识,一举多得。
李山峰的采摘园里种植着桃、杏、李子等10余种果树,每当有果品成熟,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
充满乡土气息的老村居,果实累累的采摘园……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前来休闲观光的游客。近年来,邢台市积极探索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径,发展乡村游、休闲游、采摘游等,一个又一个田园变景区、农家变旅店、农产品变成旅游纪念品。
近年来,邢台市积极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完善基础设施、接待设施,规范引导乡村旅游农家乐建设,加大乡村旅游投入,培育乡村旅游富民产业。先后出台了《邢台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邢台市百里太行旅游集群专题规划》等多项专项规划,打造精品乡村旅游项目,发展多元化乡村旅游。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乡村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横跨一二三产业、兼容生产生活生态、融通工农城乡的新产业新业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让农民致富,让百姓增收。”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杨永丽)
来源:邢台日报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