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赢了500瓦,我会的.
我会花光它们!
首先他们100w纳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中奖500w属于个人收入中的意外收入。根据规定,意外收入也要纳税,税率为20%。换句话说,500万元的税就是100万元。
最后我有钱,所以当然要安排房子~一个月内要签购房合同,首付在200w W以内没问题。
俗话说,安居乐业,当然可以尝试自己创业。计划今年年底前留出150w,在小商业区开餐厅。如果做得好,半年后应该就能开始盈利了~(充满希望,对创业充满希望)
最后还剩50w左右,真的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投资,所以有了银行以备不时之需。你甚至可以定期存起来,五年后拿出来赚一点钱。
谁不想赢500w!这个安排是不是很美~其实,像这样制定目标,规划完成该目标所需做到的内容,并对内容执行的具体结果进行量化就是OKR工作法,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
什么是OKR?
OKR(目标和关键结果)是一套用于阐明和跟踪目标及其完成情况的管理工具和方法,由英特尔公司创始人AndyGrove发明。
OKR的主要目标是定义公司和团队的“目标”以及每个目标实现的可衡量的“关键结果”。OKR可以在整个组织中共享,这样团队就可以在整个组织中定义目标,并帮助协调和集中精力。
如果你不是很清楚,我们不妨用OKR来看待“花500瓦”这件事:
O:花光500w奖金
!!- KR1:交税,按要求缴纳100w的税额,在规定时间内领取奖金。
- KR2:购房,在三个月内签订购房合同,首付价格控制在200w以内。
- KR3:创业,今年结束前拿出150w开餐饮店,且在创业半年后净利润达10%。
- KR4:储蓄,剩下的约50w定期五年存在银行,五年后获得利息72636.67元。(假设按五年期年利率2.75%来算)
我在制定“花光这500w”的目标后,为达成这个目标,分解了多条路径——交税、购房、创业和储蓄,并在关键的这些内容上规定了具体的时间节点、金额数量,以便我在执行过程中对照,在执行结束后衡量。OKR方法的具体使用通常是在设定目标后分解关键事项,并跟踪目标,对目标有具体的可衡量的结果。
OKR是一种先进的目标管理工具和激励手段,鼓励内容和目标公开透明,强调自下而上以及敏捷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部门和岗位开始使用这种方法,因为它不仅可以引领组织打破舒适区、发掘崭新的能力、创造出更有创意的解决方案等,还可以培养我们多方面的思维能力:
- 聚焦思维:OKR会让我们更专注于目标,聚焦于团队和公司的重点和优先事项。
- 协同思维:OKR利于加强团队工作的协同性和连接性,也利于激发成员的主动能动性。
- 敏捷思维:OKR对目标具有可衡量的量化结果,是一个持续跟踪的过程,需要定期检查评估来阐明和活化。
- 成长思维:OKR具有一定挑战性,但该目标是可达成的,利于激发团队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对OKR的层层分解,利于企业、部门或岗位保证目标不易跑偏,保证大家整体方向尽可能一致。
再来举个例子,拿PMP考试来说:
O:通过PMP考试
- KR1:按时上课,课堂出勤率100%
- KR2:每次课后,当天完成完成章节练习,且正确率在80%以上
- KR3:模拟考试时,在3h内完成题目,且成绩在140分以上
- KR4:小程序打卡做题积分排名在班级前十
......
像这样明确完成的情况和结果,有具体衡量指标,会更有利于我们达成目标。如果只是像下面这样:
O:通过PMP考试
- KR1:去上课,认真学习
- KR2:课下完成章节练习题
- KR3:做两套模拟卷
......
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和时间节点,我们往往会推迟学习,降低学习效果,刷题质量也会没有方向性,并对于考试时间的把控也不能很好掌握,从而导致通过PMP考试的目标不能较好完成。
所以,在使用OKR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事项:
设立O时:要具有挑战性,以前没有达到过,但这个目标是可实现和完成的。
设立KR时:
- 基于结果写关键项,而不是单纯罗列工作任务
- 用积极正向的语言简洁明了地表述
- 考虑所有的可能性,务必指定一个负责人
- 同一KR不能一直使用,要是正向有逻辑关系的
- KR要具有一定挑战性,尽量做到量化
最后,再给大家补充一点关于KPI的小知识:
什么是KPI?
关键绩效指标(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
那OKR与KPI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
OKR考核:“我要做的事”,KPI考核:“要我做的事”。
二者都重视目标和目标的执行,但OKR是需要我们先制定目标及确定目标的结果,并对该结果量化来进行考核衡量。KPI则是先确定组织/团队的目标,再对其进行逐层分解,来制定个人的目标并量化该目标。
简单来说,OKR就像是指南针,指明我们工作的方向,更具有指导性;而KPI则像是秒表,重在对我们的工作进行计量考核,强调保质保量完成目标。但往往在很多时候,OKR和KPI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结合使用的。
假设,你所在的公司设定了一个关于第一季度增加营收的目标:
O:第一季度实现增加营收40%
- KR1:第一季度新增客户30%
- KR2:第一季度毛利率提高至40%
在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新增客户量”和“毛利率”实际上就是KR1和KR2的KPI。也就是说,在OKR中量化的KR从本质上看其实是包含了KPI的。
此时的OKR和KPI就是结合使用的。相对于KPI来说,OKR可以帮助我们摆脱现状,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创新的、未知的领域。对于使用者来说,OKR和KPI二者都有适用的范围,找到适合的绩效评估方法才是重要的。
所以,讲了这么多......当你中了500w的时候,应该知道怎么安排了吧!!

注:部分内容查阅资料、整理自网络,案例数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