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微信个性签名霸气男 奋斗的个性签名男生

杜淳饰演儿科医生莫明

杜淳一家三口合影

杜淳的妻子王灿亲吻了女儿的脚

羊城晚报记者龚伟峰

电视剧《我是真的爱你》将在近期登陆东方卫视金夜。该剧讲述了三位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女性,在生育、事业、婚姻等多重压力下,冲破困境,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

在这部女性题材作品中,杜淳是“绿叶”之一。他扮演小儿科医生莫明。虽然性格温柔善良,但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无法理解妻子患上产后抑郁症。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杜淳坦言“很多女人都受不了这样的男人,我也觉得他不太好”。拍摄《我是真的爱你》的时候,杜淳还没有结婚生子。这部剧出人意料地成了他的“婚前辅导课”,让他对婚姻有了更多的思考:“成为丈夫和父亲后,我经常告诉自己,不能犯和剧中人物一样的错误。”

[父亲]

父亲的状态骗不了人

今年元旦杜淳公布了结婚消息。4月20日,她在微博上拍了一张妻子王灿亲吻女儿脚的照片,并宣布自己是父亲。女儿“小蛋饺”的到来,让杜淳成了一个妥妥的“女儿奴”。

杜淳和王灿经常在微博上分享他们的日常保姆。前段时间杜淳在外面拍戏,王灿带女儿去打疫苗后分享了杜淳的“遥控器”:杜淳交待了一个大的——疫苗,别忘了带;女儿在哭的时候,一定要来回抱着她,给她一个安抚奶嘴;刚查过北京有雨,记得带伞,不要让母女俩淋湿;别忘了预约下一个疫苗.王灿最后写道:“虽然你以前带她去打疫苗,但这次可以安心在外面拍电影了。它伤透了你的心!别担心,这很合适。”

拍摄《我是真的爱你》的时候,杜淳还没有结婚生子。现在,杜淳重新审视了自己当时的表演状态,感慨良多:“结婚生子后,发现表演与真情实感不一样。那时,我只能想象或模仿别人的状态;但是几个月前,孩子出生的时候,我真的有了第一次见到她的感觉,和她朝夕相处,抱着她。做父亲不能隐瞒也不能欺骗人。如果我现在再演莫明,会比以前好很多。”

[丈夫]

妻子是家里的老大

莫言妻子陈的产后情绪管理成为该剧的一大焦点。演完《我是真的爱你》的莫明,杜淳总结了很多经验:“老婆产后情绪容易波动,不要招惹他们,受不了就出去逛逛,不要吵架。”杜淳坦言,自己一直都做好了应对王灿产后情绪问题的准备,但王灿的反应让他大吃一惊:“不像陈焦睿在剧中折腾人,她没有焦虑,每天都很开心。她的情绪这么稳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做得好?”

近年来,杜淳经常反思自己,逐渐总结出与家人相处的方式:“我习惯待在外面。在剧组里,大家都围着我转,但我绝对不能把这种状态带回家。我现在回到了家,我的身份迅速改变,我又回到了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的角色。”所以,即使王灿有点情绪,杜淳也能泰然处之:“我回家就老实。在家里,妻子和孩子是最大的,妻子说什么就是什么。也许有时候她错了,但我会先答应她。我不能一上来就说她错了,避免冲突。”

[角色]

提前学会带宝宝的技巧

为了扮演好子曰中心儿科医生和护理主任的角色,杜淳学习了一系列实用的育儿技巧,包括挤奶、护理、保湿油等等。女儿出生后,杜淳几乎把这些技能都用上了:“刚开始,我老婆对这些技能的了解没有我多。女儿喝的牛奶都是我选的,没有我老婆。”他还夸口说:“拍戏的时候,一开始怕自己手脚粗糙,不敢抱宝宝,抱了几个月就熟练了。女儿出生时,我不仅抱孩子没问题,还换了尿布

不用月嫂教。”


在剧中当月子中心护理主任的经历,让杜淳对育儿这件事感触良多:“为什么月嫂、育儿嫂等职业这么火爆?因为现在大家都倾向走事业路线,所以才会请人帮忙照顾孩子。这一现象有两面性,好处是大人没有丢失正常生活,坏处就是父母跟孩子之间缺少了真正的陪伴、实际的交流。”他计划等女儿长到四个月的时候就带着她进组拍戏:“我出去拍戏,至少四个月后才能回家,怕她不认识我了。现在剧组环境很好,我准备在当地租个房子,每天像正常上下班回家一样,多陪陪孩子。”


【对话】


把“渣男”角色当反面教材


《欢乐颂》爆火之后,国产女性群像剧渐成风潮。在近年热播的《三十而已》《二十不惑》《北辙南辕》《爱的理想生活》等剧中,女演员安心当红花,男演员甘心做绿叶。但有意思的是,女性群像剧中的男性角色通常毛病不小:出轨成“标配”,家暴、控制狂也不鲜见。男性观众疑惑“我们有那么不堪吗”,女性观众则感叹“男人没一个好东西”。对于这类剧集的井喷以及当中的男性角色塑造,杜淳谈了他的看法。


羊城晚报:你认为女性群像剧井喷的原因是什么?


杜淳:时下,一年可能得有一半的都市剧是女性群像戏,这跟收视群体有关系。真正静下心来看剧的还是女性群体。她们喜欢看贴近生活的事,身边的几个闺蜜总会遇到各种事情。而“女性打渣男”是逢拍必火的话题,这类剧集愈发有市场,创作就会倾向这个领域。男性群像戏能写什么?除了耍嘴皮子、逗贫、喝酒之外,没有真正能让现在的观众喜欢的内容,观众也很难静下心来看男人的创业之路和奋斗史。


羊城晚报:你为什么会选择接演这部女性群像剧?


杜淳:女性群像戏里必须有男性,没有办法!我从众多女性群像剧中挑选剧本,肯定要选适合自己的角色。在当时那个阶段,我看到这样一部具备社会话题性的剧,认为演这种剧很有意义。而且这部剧里没有“大渣男”,不狗血。


羊城晚报:你怎么看待不靠谱的男性角色给观众带来的心理阴影?


杜淳:剧里的角色只是代表了一小部分男性,并不是所有男性都这样。一部戏也会出现不同类型的男性,观众只不过从中看自己喜欢或反感的男性形象而已。但我从不觉得现在的观众会把某个角色的形象固定在一个演员身上,并否定这些演“渣男”的演员。而且我发现一个特点,真正演“渣男”的演员,生活中都特别好。(你在自夸?)是这样!我们都是“反向选择”角色的。


羊城晚报:所以你不会抵触演“渣男”?


杜淳:我不排斥。成为丈夫和父亲之后,我时常告诉自己不能犯跟戏里角色相同的错误。比如正在拍的一部戏,我一边看剧本一边跟老婆说,这个戏接得太对了,看完剧本觉得好多事情不能做,作恶一定会有恶报,越看越觉得男人一定要对自己老婆、孩子好。在演一个不讨好的角色的过程中,我学到很多东西,这对现实生活可能会是一件好事。


羊城晚报:但有些观众可能会愤怒地骂你。


杜淳:会!但演员要敢演这样的角色,要做好这样(被骂)的心理准备。同时,演技也很重要。雷佳音在《我的前半生》里也是演出轨渣男,但观众很喜欢他。你演渣男,但观众不讨厌你,这是有本事的。演“渣男”不要太顾虑,剧本好的话,该演还是要演。


作者:龚卫锋


来源: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