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资本研究员苑川 编辑|习昂
心跳公司(02400。HK),成立10年,最近有点恼火。
2020年年报显示,该公司当年营收为28.48亿元,同比没有增长,净利润仅为0.9亿元,同比下降97%。
且不说盈利能力下降,心跳公司高管辞职也成为了最近游戏圈的热门话题。最近,两位联合创始人张骞和黄伟离职,宣布他们的朋友圈有了新的开始。
而在当天发布财务报告的同时,心跳创始人Dash仍在股东信中尽力表现出乐观,并表示“对于投资者来说,我们可能仍无法给出大家期待的业绩预测或承诺”。对于习惯于用理想主义来表现人的Dash来说,股价持续下跌带来的焦虑是可以隐藏的,不需要表面的乐观。事实上,新东的股价自今年2月达到114元的高点以来,一直在下跌。尽管4月底有哔哩哔哩和阿里巴巴投资股票的消息,但股价只是小幅上涨,然后再次下跌。
离职还有6个月的诚意金。未来将有300多名员工,年薪300万元。这些都让这家游戏公司带给人一种有钱任性的感觉。其在游戏研发上的投入也引起了外界的关注。但是,Dash也必须明白,他所设想的自研游戏与TapTap垂直游戏社区协同开发的策略能否实现,最终将取决于他能否获得让玩家满意的爆款。
《创业圈》年5月13日,游戏行业研究员就净利润下滑、高管离职问题向信东公司发送研究提纲,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收入成本大增致净利暴跌
新东公司2020年年报显示,当年营收28.48亿元,归母净利润仅为0.9亿元,同比暴跌97%。游戏业务营收为23.32亿元,同比下降2%,特别是海外游戏营收为12.9亿元,同比下降14.9%。营收规模相近的上市游戏公司利润可观。比如巨人网络去年营收22.17亿元,净利润10.29亿元,同比增长25%;千兆营收27.42亿元,净利润10.46亿元,同比增长29%。
令人兴奋的钱都去哪了?《创业圈》梳理其2020年年报,发现营收和成本的大幅增加是心跳公司利润消失的主要原因。2020年收入成本将同比增长22.4%至12.4亿元。具体来看,游戏开发商收入占比从2.83亿元上升至4.77亿元,员工福利支出从4.1亿元飙升至7.53亿元。
员工福利支出的增加主要投资于R&D人员的招聘和薪酬。心跳公司CEO dash信奉游戏行业的黄金美元政策,即声称心跳公司的薪酬要争取行业最高。的确,挖人要花很多钱,甚至要牺牲利润率。据了解,心跳在人员招聘方面有一个不成文的标准。用Dash的话来说,就是招CTO做技术组长,CEO做项目经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很难转化成UE4项目,不招牛就不可能打破僵局。
每个R&D团队都配备了一名主管级别的人员,这导致R&D成本急剧增加。如果《火炬之光:无限》的成本预计超过1亿元,那么《心动小镇》在过去三年投入了5000万元,预计下一年会有超过7000万元的拨款。《项目A》现在,一个130多人的团队,每个月的费用有几百万元,项目总费用超过2亿元。
也有人质疑研发成本太高,但Dash不为所动,说:“未来肯定有300个同事,年薪300万。”他认为游戏行业的利润率很高,花大价钱招人只是牺牲了利润率,但可以换来研究能力的提升和更长远的发展。
也许达什的理想是
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3148977" qid="6595521305875846413" mention-index="1">阿里认购额 1.55亿港元,配售后持股占比 0.76%。心动称部分筹资用于游戏自研等,说明其游戏研发仍需继续消耗大量弹药。B站等宣布入股后心动股价曾短暂上涨,之后仍延续下跌,说明市场对其未来走势仍有疑虑。“对于心动公司,我们关心的只有公司的长期价值,而非短期股价。”4月28日,黄一孟发布的致股东信中如是说。一时任性或许可以忍受,但这种任性能坚持多久值得观察。
大手笔研发仍有竹篮打水之虞
心动掌门黄一孟可能面临的一个尴尬情形是,大力出击的铁拳打在棉花上。如此重金砸向游戏自研无法保证能产出爆款,这或许更是一场豪赌。
从心动2020年年报看,其研发开支增加107%,研发人员从2019年底的806人增加到去年底到1355人。目前有13款游戏处在研发阶段, 其中两款正在测试,年底上线。
但一家券商游戏行业分析师指出,心动自研游戏上线缓慢,其对财务的贡献在今年可能仍然难以体现,游戏收入还会下滑。
从爆款游戏本身产出规律来说,游戏厂商有很强的研发流程等工业化管控能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游戏研发也是高度艺术化的,只有将两者很好地结合才可能成功。对心动来说,其游戏研发也正在力求工业化,为此管理者正试图改变心动公司原来的“家”文化为“团队”文化,也是为了减少不想改变的员工阻力,心动特地推出离职给6个月诚意金的规定。
但游戏自研并不是引进几个研发牛人那么简单,要建立高效的、工业化的研发流程首先需要一种公司文化的自我革命。有加入心动的研发项目负责人就坦承,与育碧、EA、Epic等业内巨头相比,心动的开发流程“要多乱有多乱”。有研发人员透露,心动内部甚至同一个研发项目内不同的小组在用不同的代码版本管理软件。
除了研发流程需要规范,在产品提交的时间约束方面,心动也需要做出大的改变。有业内人士指出,现在管理层潜意识觉得要研发出精品,就得多花时间打磨,这往往导致很多项目交付一拖再拖。如2016年立项的《心动小镇》,到去年新的制作人又把原有的策划和美术等推翻重做,今年能否上线仍然存疑。
虽然心动在自研游戏方面的目标是任天堂,但业内都知道自研有多难。如B站去年游戏收入48亿元,联运大热游戏《原神》也帮其赚了不少钱,但B站始终未能在自研游戏上交出令人满意的产品。巨人网络CEO吴萌在公司内部分享时曾反思,巨人过去17年研发投入差不多上百亿,但只出了征途和球球两款比较好的产品,而且这两款产品还没花公司什么资源。“100亿元基本打水漂了,我们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这属于伤害性极大,侮辱性也极强。”吴萌如此自嘲。
业内人士对砸资源搞研发并不看好。大的游戏公司如腾讯网易游戏业务也不过主要靠几款爆款游戏盈利,它们内心充满焦虑。因为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一些小的创业公司可能在没有什么资源扶持的情况下突然产生颠覆性的产品。
TapTap元老离职影响士气
除了自研游戏,心动还把赌注下在了自己的游戏发布平台TapTap上。
TapTap一直以与渠道商对抗、扶持独立中小游戏厂商为生存策略,心动对其期望很高。业内不少游戏厂商也投资TapTap,将其作为制衡渠道商的一个砝码。
但TapTap两位联合创始人张乾和黄希威相继离职,并于日前在朋友圈官宣“新的开始”,并放出同一张品牌LOGO图。据天眼查显示,两人注册的新公司名为“上海好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法人为张乾。
有媒体猜测,新品牌“好说”可能是一款主打游戏的语音社交社区产品。两人的离职让人对该平台的未来发展产生了一丝疑虑。从心动股价最近走势来看,B站和阿里的投资也未能对冲两人离职带来的影响。
张乾和黄希威堪称TapTap的灵魂人物。2016年两人与黄一孟成立易玩科技,开发TapTap。但同年心动对易玩科技增资,持股比例增至55.05%,成为控股股东。心动在港股上市前重组易玩科技,持股达55.77%。2020年8月,心动宣布收购张乾、黄希威持有的共18.34%的易玩股份,持股增至74.2%。持股减少意味着话语权的丧失,或许还有对平台发展理念的不同,张乾和黄希威选择离开平台自立门户。
不同于国内安卓手机厂商收取游戏开发商50%收入的抽成模式,TapTap选择免费游戏零抽成,付费游戏收成降至5%,主要靠竞价广告为收入来源。这的确对游戏厂商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其用户规模毕竟体量较小,目前对渠道商还难以产生真正的威胁。心动2020年年报显示,该平台国内MAU为2570万,海外月均481万。而据外媒GSMArena报道,华为的应用商店App Gallery现在每月有超过5.3亿活跃用户,Oppo软件商店、腾讯应用宝、百度手机助手等市场软件月活也早已过亿。
如此体量下,完全依赖广告收入的经营模式,TapTap增长自然受限。去年TapTap广告收入增速从2019年的50%下降到12.2%,单月活用户广告价值也有所下滑。
但心动增强TapTap控制权的努力仍在继续。5月12日,心动公告以1.716亿元收购卖方持有的易玩科技6.86%股权,持股比例增至80.98%。
踩着自研和TapTap两个风火轮的心动公司未来能在游戏江湖激起多大水花,黄一孟的理想主义还能坚持多久?无论如何,心动都是中小游戏厂商发展现状的一个生动样本,《创业圈》将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