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创业年代大结局介绍 创业时代电视猫

曾几何时,中国第一代火腿肠是郑容和春都、双汇三国鼎立。后来春都和郑融消失了,双汇和另外两家公司组成了肉类行业的“新三国”,一个是罗进,一个是雨润。

三家争霸近十年,尤其是双汇和雨润之间,他们渴望成为“中国第一屠户”.

雨润创始人朱也是一个传奇人物。他以200元人民币起家,创造了1500亿元的商业帝国,成为江苏首富。到现在,传奇已经走到了尽头,700亿的债务降了下来,所有的山峰和荣耀都被雨水吹走了。

1.下海创业

20世纪80年代末,住在安徽省交通厅的朱,毅然下海,仅用200元钱就做起了水产生意,赚到了人生的第一壶金。

1992年,当他发现低温肉类市场一片空白时,便借用南京罐头食品厂的部分闲置厂房,创办了南京雨润食品公司(雨润食品的前身),开始生产雨润火腿。

随后几年,雨润食品从低温肉开始,从南方市场开始。在竞争激烈的肉类行业,这已经是一片蓝海,它撕开了一个口子,坐得更大了一点。

在市场发展过程中,也把差异化竞争进行到底,避开了大家竞争最激烈的超市和商场。反而是从酒店和副食店开始,以小商店包围大商店,慢慢蚕食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几个有趣的故事。

15px;">比如1995年,常州一个小老板找上门来,想给自己新开张的酒店赊300斤火腿。300斤说少也不少,祝义才心里一权衡,觉得这是个做口碑的好机会,就答应了下来。没成想,这家酒店刚开张两个月,每个月的流水就达到了80多万,把小老板给高兴得合不拢嘴,逢人就夸,说酒店经营那么顺利,都是托了雨润的福。雨润雨润,给咱酒店带来了雨水的滋润哪。




这南方的老板,做生意讲风水,其他同行一听,买雨润有好运?一个个排着队就过来了。半年以后,常州90%的酒店都从雨润拿货。




再比如有一回,无锡的一家副食店在给雨润结款的时候,一不小心多付了5万块钱。知道这个消息以后,祝义才亲自带着多付的现金,连夜上门退款。事情传开,给雨润打了个免费广告,无锡城里500多家副食店,一次性打来100多万的预付款。不是因为别的,就冲着雨润这份良心。




就这样,靠着优质的产品、可靠的信誉,雨润在江苏和安徽站稳了脚跟。






2.蛇吞象,搭上国企改制的快车




在1996年,祝义才干了一件大事。那年,国企改制如火如荼,很多效益不好的国企被纷纷卖给了私人资本。


祝义才抓住机会,一分钱也没付,0元并购了总资产7000万的国企,南京罐头厂,成了江苏省 “民企收购国企”的第一个案例。而当时的雨润,你猜总资产多少?只有区区500万。这是实打实的“蛇吞象”啊!




0元买下南京罐头厂以后,雨润获得了宝贵的土地、厂房和熟练工人,在投入了1.2亿元进行改造以后,当年就实现了1个亿的销售额,净利润超过500万。尝到了甜头以后,祝义才趁热打铁,用类似的招数,接连收购了安徽阜阳肉联厂、四川内江肉联厂等25家倒闭或者濒临倒闭的国企,堪称肉类行业的“国企收割机”




在一次次吞并国有资产的过程中,雨润的规模快速膨胀,呈指数级倍增。产品品类扩张到1000多种,在全国拥有了1000多家经销商。




到2001年,雨润集团年销售额高达34亿元,祝义才也一举登上了《福布斯》富豪榜,成为了江苏省的首富。




2005年雨润在香港挂牌上市, 2009年6月他又拿下A股上市公司南京中商的控股权,南京中商后来更名为今天的中央商场。




3.开启多元化扩张




肉食主业做得风生水起之际,祝义才飘了,觉得自己天下无敌,跨起界来比谁都狠。




2008年,雨润朝着产业链的上游,生猪养殖业发起猛攻。两年时间,雨润的种猪养殖基地全国开花。祝义才还提出了所谓的“333”发展战略:在全国30个省会城市建设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在300个地级市建设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在3000个县域建设农副产品种养生产基地。


然而,一次次的大手笔,最后变成了一次次的浪费。


有新闻曝出,2009年,雨润在安徽萧县投资了1.5亿元建养殖基地,计划每年实现产值近5亿元。结果呢?廉价的土地拿到手了,优厚的政府补贴拿到手了,厂房也建好了,可是养猪场的草长得比人还高,附近的村民们愣是连声猪叫都没听见。


不只萧县,在安徽的其他地方,甚至辽宁、天津、黑龙江,雨润的项目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大家就说了:你雨润是不是在借着养猪的名义,圈钱圈地,套取巨额的政府补贴?


雨润没有回应这些质疑,它现在圈到了大量土地,正忙着做房地产开发。从住宅到商业综合体,从物流中心到旅游产业,雨润地产策马奔腾、跑马圈地,项目遍及上海、青岛、黄山等大小城市60余座,投资额更是以千亿计。




没有房地产的基础积累,没有科学化的地产管理,没有准确的开发地位,雨润地产有的,就是雨润食品从主营业务里赚来的真金白银,花起来那叫一个不心疼。到2013年末,雨润地产的可开发建筑储备面积就超过了6000万平方米。




除此之外,雨润还成立了利安人寿,涉足金融保险领域,还和梦工厂、迪士尼和索尼等品牌合作,涉足文化圈




在疯狂的多元化扩张下,雨润的版图急剧扩大,成了一个横跨物流、地产、文化、食品、旅游、商贸、保险、金融、建筑等领域的综合性集团,集团的总销售额超过一千个亿。这业务面极广,战线拉得极长,相应地,资金的需求量也就极大。




4. 主业下滑,雨润帝国内里空虚




自打玩起了多元化,祝义才的心思就不在肉制品行业里头了。曾经他给雨润食品写下了一条座右铭:食品工业就是道德工业。可现在呢?在他看来,雨润食品的角色只有一个,那就是雨润集团的大奶妈。哪个孩子饿了,就去给哪个孩子喂奶。什么道德,什么品质,都被他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2011年1月,雨润旗下公司流出了一批含有激素及致病微生物的“问题猪肉”。8月,雨润部分烤鸭、烧鸡和盐水鸭产品出现了菌落数量超标。


9月,在竞争对手双汇被曝出“瘦肉精” 事件半年以后,雨润的一批午餐肉和腊肉也被检出含有瘦肉精。还有不少消费者反映,雨润的产品里有各种各样的异物,包括虫子、头发、包装塑料、金属卡扣等等,应有尽有。




一连串的食品质量和安全问题,让雨润的品牌形象大大受损。可此时的祝义才根本无心来管雨润食品的事儿,他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雨润地产上。




经常到了晚上十点,还要跟雨润地产的高层开会,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了解进展情况,一开就是四五个小时,一直开到凌晨两三点。甚至2012年7月,祝义才退出了雨润食品的董事会,全身心投入到地产业务当中。




很快,“火腿肠中毒” 事件的爆发,成了引爆雨润集团危机的一根导火索。


2012年9月,四川合江县的某小学,有多名学生在吃了雨润生产的火腿肠以后,突然感到腹痛、头晕。娃娃们被火速送进医院开药、输液,其中20多个人被留院观察。事件一出,雨润食品的口碑一下子就崩塌了。


可是,雨润对此又是怎么回应的呢?赔偿是赔偿了,道歉也道歉了,可一说到问题,要不就是生产过程中的“疏忽”,就是包装环节的“疏忽”,再或者是运输方面的问题。还说,这些都属于个别情况,是个案。


食品安全无小事。出了问题以后,企业除了要负起赔偿的责任,更要查清问题的根源,切实地进行纠正,而不是用“疏忽”、“个别”来搪塞过去。这起事件,暴露了雨润长期以来,内部管理松散的本质。




▲2011-2014年雨润食品营收变化 单位:亿港元


从那以后,雨润的业绩节节败退。从2011年到2014年,雨润食品的营业额逐年下降,从323亿港元减少到267亿,214亿和190亿港元。利润更是差得一塌糊涂。在2009年2011年,雨润食品的净利润每年都在17亿港元以上。可2012年,它却一下子亏了6亿港元,之后的净利润徘徊在5000万港元左右。




食品业务溃不成军,雨润地产的资金链也日益紧张,多地项目进入停工或者半停工状态,成了烂尾楼。




此时的雨润帝国,空有千亿市值,其实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早就是肚里空空了。终于,2015年,集团的债务危机集中爆发了,雨润最后的辉煌,结束了。




5. 大厦将倾,仓皇自救活路难寻




2015年3月, 51岁的祝义才被检察机关正式批捕,罪名是行贿罪,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和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其实,就是祝义才当年收购中央商场的时候,涉嫌利益输送和行贿,留下了把柄。




从那以后,雨润系的负面消息接二连三地传出,高管纷纷离职,债主纷纷上门。雨润食品的亏损持续扩大,从2015年到2019年,每年都要亏掉20亿到50亿港元,可以说是一落千丈,只能大幅度地压缩产能、裁减员工,靠不断地贱卖资产和向银行借款来苟延残喘。




集团奶妈自身难保,集团底下那一群嗷嗷待哺的孩子们自然也没了活路。在2015年以前,雨润地产的销售额虽说不算大,但每年也能有100多亿,可在2015年以后,销售额一下子缩水了六七成,银行按揭也批不下来,只能把旗下的项目一个个地给卖了。像雨润在江苏徐州的国际广场,就以7亿元的价格给贱卖了;在扬州的子公司也被别人以24.5亿元整个儿买走。




最后,并购流产,雨润地产只能继续破落下去。




等到检察机关因为证据不足,主动撤销了行贿指控,祝义才终于重新回到公众视线中时,已经是2019年的1月。在他回归以后,雨润食品的股价一度暴涨50%,可见市场对这位老总的期待有多高。




可就算是祝义才,面对千疮百孔的雨润集团,也是无能为力。




有个成语叫物是人非,1400天过去,祝义才回来了,和当年一样野心勃勃、不轻言放弃,可是雨润早就不是当初那个雨润,市场也不再是当年那个市场了。




2021年1月,北京普拓投资提交申请,计划引入大央企等实力雄厚的投资方,对雨润集团进行重整。但以雨润的负债率之高,债权关系之复杂,雨润东山再起的希望,实在是缥缈。




欲望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从早期的低价收购国企,到后来的低价拿地和骗补,再到后期激进的多元化扩张,祝义才的好大喜功,让他迷失了做食品行业的初心,最后前功尽弃。




参考文献:


1. GPLP犀牛财经,《江苏前首富雨润系是如何一步步跌下神坛的》


2. 财经无忌,《后“债务危机”时代的江苏民企,雨润集团“赌局”终了》


3. 第一农经网,《四川合江多名小学生食用雨润火腿后不适入院》


4. 雨润食品上市招股书及历年年报






编辑|凉山


排版|凉山


路上读书:全球名校博士30分钟精读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