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推广之家app拉新 app拉新一手渠道商

IT之家7月18日报道,工信部集中整治App弹窗行为,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已有68家互联网头部企业按要求完成整改。

据央视新闻,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今日发布《PC 端应用软件网络弹窗调查报告》。本次调查涉及常用软件,呼吁相关平台珍惜口碑,管控弹窗,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官方渠道下载的30款应用中,有13款有网络弹出,占总调查的43%。比如360安全浏览器在15分钟内弹出9次。据江苏省消保委网上调查问卷显示,60%的消费者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经常受到广告的困扰。

此外,江苏省消保委表示,今年1月以来,江苏省共出现与网络弹窗相关的舆情信息5935条,其中负面舆情信息3737条。问题主要集中在网络弹出的内置木马病毒,无法一键关闭,内容涉嫌欺诈低俗。

戳视频

IT之家曾报道,央视财经曾表示,开屏弹出广告是很多手机应用流量实现的主要方式,部分手机应用的开屏弹出广告收入可以达到其广告总收入的80%。

据法律专家介绍,弹窗广告本身并不是法律禁止的形式,但在《广告法》和《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中,对弹窗广告的发布形式和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

《广告法》第44条规定,通过互联网发送广告,不得影响用户正常使用互联网。在互联网页面上以弹出形式发送的广告应带有关闭标志,并且可以一键关闭。

据工信部统计,今年二季度App弹出信息投诉量下降50%;用户使用量排名前100位的应用,开屏信息难以关闭问题的发现率从69%下降到1%,而利用弹出窗口误导用户点击跳转的发现率从90%下降到12%。

据江苏省消费者网络舆情监测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1月至今,江苏省网络弹窗相关舆情信息共5935条,其中负面舆情信息3737条。问题主要集中在网络弹窗内置木马病毒,无法一键关闭,内容涉嫌诈骗低俗。在此背景下,省消保委在PC端应用软件网络上开展了弹窗调查,旨在呼吁相关平台珍惜声誉,管控弹窗,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调查概况

年共收到14,727份有效问卷。线下体验调查共选择了30款应用;

在官方渠道下载测试的30款软件的基础上,随机抽取消费者反映问题较多的10款软件,通过华骏软件园、太平洋下载中心、腾讯电脑管理器、360软件管理器等4个常见的第三方平台进行下载测试。

调查结果从本次调查反映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消费者深受弹窗困扰,弹窗存在内容、形式等诸多问题,很多软件利用植入式广告打“擦边球”,逃避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管。

网络弹出窗口没有关闭按钮或者按钮不显眼,不能一键关闭;

网络弹窗弹出频率高,一次性弹出广告数量大,网页尺寸过大;

软件安装时不提示强制捆绑安装其他软件;

;">软件安装时默认勾选安装其他软件,且存在弹窗;


  • 商业性推广内容不标注“广告”字样、不注明广告来源及软件名称。


  • 具体情况如何?继续看


    一、近八成消费者遇到网络弹窗,装机工具类问题突出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 78% 的消费者表示遇到网络弹窗,装机工具类网络弹窗问题突出,其次是影音类、系统工具类。


    ↘体验调查结果显示,从官方渠道下载的 30 款应用软件中,有 11 款存在网络弹窗问题,占调查总量的 37%。


    11 款存在网络弹弹窗问题的软件


    迅雷、小鸟壁纸、暴风影音、酷我音乐、爱剪辑、360 安全浏览器、ACDsee、2345 看图王、360 安全卫士、QQ、腾讯视频


    其中 360 安全浏览器、暴风影音及下载时默认勾选的软件、酷我音乐等 3 款软件弹窗弹出频率高。


    360 安全浏览器(15 分钟内弹出 9 次);暴风影音(15 分钟内弹出 6 次);酷我音乐(搜索一次弹一次)。


    △图为官方渠道下载的 360 安全浏览器一次弹出的 3 个弹窗


    迅雷和小鸟壁纸在其他四个第三方平台下载的应用软件中,也均出现网络弹窗。


    二、网络弹窗存在内容违法情况,涉及虚假宣传、色情低俗等。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 58% 的消费者表示经常遇到购物广告,其次是游戏广告、影视广告。


    ↘体验调查结果显示,从不同渠道下载的应用软件中,暴风影影、360 安全浏览器、360 安全卫士、小鸟壁纸等 4 款存在网络弹窗内容违法现象。



    △图为官方渠道下载的暴风影音安装时默认勾选软件携带的弹窗内容,存在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等问题



    △图为官方渠道下载的 360 安全卫士的弹窗内容,存在以挑逗性暗示性图片或语言诱导网民点击,推广不明网站的情况



    △图为腾讯电脑管家下载的小鸟壁纸的广告内容,存在多条广告以挑逗性暗示性图片或者语言诱导点击,涉嫌涉及淫秽色情或低俗信息的情况


    三、多款软件弹窗无法“一键关闭”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 60% 的消费者在使用软件过程中经常遇到网络弹窗,52% 的消费者表示网络弹窗关闭按钮不易发现。


    ↘体验调查发现,从不同渠道下载的应用软件中,2345 看图王、腾讯视频、爱奇艺、鲁大师等 4 款软件弹窗无法“一键关闭”,没有关闭功能按钮。



    △图为官方渠道下载的腾讯视频弹窗无法关闭



    △图为在太平洋中心下载的搜狗拼音输入法,点击弹出窗口的非关闭按钮,还会诱导下载搜狗浏览器



    △图为官方下载的酷我音乐,鼠标悬停广告上方才显示关闭按钮


    四、部分软件无法设置弹出周期,永久关闭难实现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 72% 的消费者认为弹窗按钮及特征设置存在问题,47% 的消费者认为弹窗的设置偶尔有效,24% 的消费者认为经常无效。


    ↘体验调查显示,在不同渠道下载的应用软件中,2345 看图王、迅雷、小鸟壁纸、酷我音乐、爱剪辑、ACDsee、腾讯视频、鲁大师、爱奇艺视频、QQ 浏览器等 10 款存在无法设置弹出周期或永久不弹出的问题。此外,体验人员还发现 7 款应用软件存在嵌入式广告。


    五、六成消费者经常遭遇捆绑安装问题


    ↘线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 60% 的消费者表示在 PC 端应用软件安装过程中被经常要求捆绑安装软件。


    ↘体验调查发现,在不同渠道下载的软件中,酷我音乐、小鸟壁纸、鲁大师等 3 款强制捆绑安装软件,其中鲁大师、小鸟壁纸 2 款捆绑的软件中存在弹窗。



    △图为小鸟壁纸安装过程中强制安装“IE”,“IE”点开后出现“壁纸常用网址”弹窗


    有关建议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弹窗犹如网络“牛皮癣”,渗透进互联网世界的各个角落。然而,网络弹窗因利益导向、大搞眼球效应等出现诸如内容不当、涉嫌诈骗、无法关闭、强制捆绑等问题,令消费者苦不堪言。规范网络弹窗、为消费者构建一个风清气正的互联网空间在当前显得尤为迫切。


    (一)强化行业监管,为网络弹窗设立“规范墙”


    近日,国家网信办表示,将采取专项行动对弹窗推送乱象进行打击。根据《广告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市场秩序若干规定》等相关规定,互联网广告不得涉及淫秽色情等内容,不得强迫下载或强制捆绑,不得欺骗诱导点击,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等。网络弹窗在当前已然置身于强监管环境之中。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现行相关规定,不断强化对网络弹窗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涉黄涉骗类弹窗内容,对相关弹窗采取下架、约谈等措施;严格规范弹窗的形式,对于模糊化关闭标识、点击关闭自动跳转链接等类型的弹窗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消费者可一键关闭弹窗。


    (二)制定行业标准,为网络弹窗套上“制度锁”


    互联网时代是信息海量、信息内容泥沙俱下的时代,各类信息体量巨大而质量难辨。网络弹窗作为互联网的伴生物,可谓无处不在,只要有网络,弹窗总能以各种形式出现。但是,弹窗的内容却被消费者广泛诟病,诈骗、木马病毒、低俗色情等问题突出,消费者轻信弹窗广告的宣传被骗、低俗类内容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弹窗强制下载、诱导点击等实例屡见不鲜。针对此现象亟需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相关行业标准,进一步修改细化管理措施,对弹窗数量、尺寸、位置总体控制,制定针对弹窗的个性化定制监管方案,快速回应消费者关切、重点关注舆情热点,对弹窗进行精准监督、有效规范,用法律法规约束、规范弹窗广告发布商经营行为,实现在源头上根治弹窗相关问题、精准打击,为消费者创建放心、安全的互联网环境。


    (三)提高行业自律,为网络弹窗开启“自治阀”


    通过流量效应、眼球经济等获取巨额经济效益逐渐成为互联网企业获利的主要手段,利益导向成为诸多现实问题的源头。弹窗内的软色情内容、诱导性的表述、软件捆绑等是企业获取流量、注意力以及经济效益的现实写照。企业从本质而言是逐利的,但是,社会效益不能因无法直接获利而被当做“弃子”。于企业而言,从长远来看,只有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才能获取消费者信任、获得品牌影响力,以此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因此,企业应不断提高自律意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重视社会效益,主动学习诸如《广告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坚持消费者至上、用户至上,将消费者的体验、评价和建议等纳入考量范围之内,不断优化网络弹窗的内容、形式,以此获取可持续发展。同时,强监管环境也倒逼企业、平台不断加强自律,不断开启自查自纠,从企业方遏制不规范弹窗,实现企业自治。


    (四)加大宣传教育,为网络弹窗安装“警示灯”


    网络弹窗的目标用户是广大在网上“冲浪”的互联网使用者,无论是否提前设置关闭弹窗,弹窗总会或多或少地出现在互联网使用者面前。此外,当前,消费者信息接收的渠道丰裕,针对不同用户不同需求的个性化推荐已经延伸至各个领域,对于信息内容的监管更为困难。因此,治理不规范弹窗,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和消费者自身缺一不可。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扩大传播范围,通过真实案例,以案释法,警示消费者提高警惕和自我保护意识,切勿轻易相信弹窗广告中的“低成本、高收益”“免费送”等内容,不点击涉及软色情等利用人性弱点诱导点击的弹窗,以此避免上当受骗;另一方面,消费者自身也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警惕意识,审慎分辨弹窗内容真假,不轻信、不轻易点击不法链接,防止陷入弹窗陷阱,对于涉嫌诈骗、涉黄交易等内容,要主动向有关部门举报,协同共治,共同维护互联网空间。


    下一步工作



    ▲ 2021 约谈函


    省消保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对涉及的应用软件所属企业开展集中约谈,规范网络弹窗,营造一个放心、安全的互联网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