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
高速公路上,一辆小货车疾驰而过,目的地是武汉。
饿了,吃点面包和方便面;困了,找高速服务区休息。
这是来自山东淄博的28岁男孩李,他已经活了一个多月了。
从今年1月下旬到现在,30多天里,他在淄博和武汉之间来回开车7次,跑了1.4万公里。
一人一车,李一次次的“爱心快递”带动了越来越多的朋友参与这场爱心救援。
现在,他还在武汉,赶着在各个医院和隔离点运送物资,正计划继续返回淄博,参加另一场“爱心快车”。
除夕夜买口罩,用完支付限额
1月24日,除夕。
我的家乡在山东淄博的李度过了最令人担忧的春节。从除夕前几天开始,他就一直关注着武汉疫情的发展。
今年夏天,他来到武汉拍戏,在这里爱上了热干面,在武汉结交了很多朋友。他计划正月初六回韩工作。
除夕夜,李孙不停找渠道买口罩。忙完后准备给工作组发红包,却发现买口罩当天就把微信支付额度用完了。
是一个特殊的视频,驱使他去武汉做志愿者。视频中,一名医生刚脱下防护服,全身大汗淋漓,情绪失控,一边哭一边讲述病人的情况。
“我是导演,多年的工作很少让我感动,但那天晚上看到视频,我的眼泪就涌了下来。”他说。
为了安抚家人,李连夜与相关部门对接。大年初一,他开着一辆2万个口罩的小货车,连夜赶往武汉。
往返武汉淄博,30多天跑了1.4万公里
“这个时代缺少的不是一个完美的人。缺少的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正义、无畏和同情。”
1月25日,李在高速公路服务区休息时,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这样一句话。
一个人开车容易犯困,不安全。困了,在服务区休息一会,饿了,嚼点面包泡面。
淄博到武汉,单程1000多公里。到达武汉后,李与已经联系的志愿者组织对接,并尽快捐赠物资。
截至目前,他在30多天里往返于淄博和武汉之间7次,行程1.4万公里。
一人一车,一次次“逆行”,带领越来越多的朋友参与到这场救援中。淄博的朋友,帮着往高速公路运输物资,在大门口装车,因为下高速的时候,按照规定要在家隔离14天。
ize:15px;">有人捐钱款,请他帮忙买成物资运到武汉;有人买好了物资,托他载到定点医院;有人默默帮他对接医院医护人员、有人在后方采购记账……
7年前他曾是地震灾区志愿者
3000多个护目镜、防护服,4万片口罩、60万双手套、4.5吨酒精……每捐出一批物资,李骄阳都做好记录,并让对方签字。
这也是为了给捐赠者一个交代。7年前,四川雅安地震,彼时他正在读大三,通过微博参与志愿者团队,前往当地帮忙分发物资、搭建板房。

在武汉的日子,他的足迹踏遍了协和医院、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武汉市第三、五、六医院等20多家医院。
在汉奔波的日子,一线的医务人员,给了他很多感动,也给了他坚持的理由。“你不要开到医院里去,我们过来!”“小伙子,卸完货快些离开。怕你没吃饭,午饭放在你车厢后面了”……
一段段微信语音,一段段隔着距离的物资交接,很暖。

有一件事让李骄阳记忆深刻。给一家医院送物资时,第一次是一名医生对接。过了几日,再给这家医院送物资时,却换了个医生,询问才知,先前那位医生刚确认感染了。
那一刻,李骄阳眼泪直流。他说:“上次见到那名医生时,他隔老远冲我挥手,向我比划着感谢的手势。”
“等到疫情结束了,我想和医护人员们握手、拥抱。不用戴口罩,不用穿防护服,认真地说一句‘你们辛苦了’。”李骄阳说。
来源: 楚天都市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