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家庭式托管班,如何开办一个托管班

全面开放二胎以来,新生儿和出生率双双下降。出生率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了!这是官方、学界、民间始料未及的。

我采访过很多身边的妈妈,每个人对开放生育都有不同的看法。

我妈说我后悔结婚了。为什么我会考虑生二胎?

事实上,自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以来的20多年间,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西方的发展规律可以看出,生活水平越高,人们生孩子的欲望越低。

当我们有能力养活自己的时候,不需要养儿防老,甚至不需要结婚防老,结婚生子就变得没那么必要了。

而我妈说她骗了我一次还想骗我第二次?我出生的时候说我很会照顾孩子。最后我活得像个单亲妈妈,想骗我生第二个。不可能!

虽然我们一直在呼吁男女平等,但主流思想仍然默认抚养孩子是母亲的事。如果选择生二胎,一个家庭还是需要一个女人放弃自己的事业,几年后回到职场就困难多了。

生儿育女是女性身心压力的双重来源,不断增加的压力以几何级数倍增。一旦选择生孩子,就要为此负责,不能辞职,甚至不能休息。

而我妈说,我可以生孩子,只要国家给我支持。

曾经有人算过,在中国养一个孩子大概要花65333.542万元,更别说结婚成家后的房子问题了,这是一笔没有上限的总费用。

那时,我们的父母还年轻,很多人只是一双筷子和一碗水。但是现在,以对孩子负责的态度,父母必须付出更多的物质和精力。

有数据证明,如果一个孩子的养育成本是1,那么两个孩子的养育成本就是1.6。当一个家庭中的6个成年人(父母、祖父母和祖父母以外的父母)把所有的财富和精力都花在一个孩子身上时,会让第二个孩子的到来更加令人望而生畏。

还有其他原因,比如身体问题,年龄导致的生育困难,让一些人对生二胎持谨慎态度。

对于那些想要二胎的人来说,谁来照顾他们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国家已经将产假延长到最长半年。谁来带半岁到幼儿园的孩子?

如今,社会上有几种育儿模式。

第一,早教托管模式。的许多早期教育机构设立了幼儿园过渡班。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在早教机构半天或一天。以课程为导向,收费较高。

第二,企业自办托儿所。

对于企事业单位、街道办托幼机构甚至幼儿园来说,这并不新鲜。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很多单位和事业单位都这样做了,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托儿所逐渐被交给了“社会办”。如今,一些新企业重新开放了托儿所。

比如广州的Nuno Emma国际育婴园,就从事0-3岁婴幼儿托管教育。与企业共同组织托儿所,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入托服务,提高员工工作和照顾婴儿的双重效率。目前,努诺爱玛国际已在广州多个企业园区设立校区。

对于父母来说,最方便的就是带孩子上班,下班后带孩子回家。

因为距离近,父母不仅可以带宝宝去上班,如果孩子不舒服也可以马上赶到,这让他们觉得实际多了。

然而,仍然有少数企业有能力经营自己的托儿所。

第三,社区家庭式育儿。广州的贝托州是一家家庭式的托儿所,致力于照顾1-4岁的孩子。提供可实时参与全过程/监控的儿童保育服务。有丰富育儿和学前教育经验的老师和护理阿姨,能够了解儿童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能够提供贴心的饮食、基础护理和日常教育服务。并将对幼儿和母亲实施

的多种体验活动,丰富幼儿与妈妈的生活。


几个创始人都是来自于媒体的妈妈,除了带自己家的儿女,还在幼儿园家委会做义工。长期跟孩子及家长打交道,了解很多家庭的难处与需求。也许是媒体人天生的自由,让几位妈妈都觉得传统幼儿园太困住孩子了,在规定时间做规定的事,虽然比较能保证孩子的安全,比较能让孩子成为一个标准的乖孩子,但她们不希望孩子成为流水线的标准产品。



“我们希望至少在幼儿前这个我们还可控的阶段,让孩子尽可能快乐自由地成长。我们的师生比最多为1:3,来我们这里的孩子,会得到足够的关注和爱。完全没有传统幼儿园入园的哭闹、分享焦虑。几个孩子每天都开开心心地来上幼儿园。”创始人米老板表示。


目前这样的家庭幼儿园正在悄然出现,这类家庭幼儿园在招生上不追求“招得越多越好”,在收入上不追求“赚得越多越好”,办园者们抱着一颗爱心,希望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并从中获得快乐和满足。


缺点,这种社区家庭式托幼机构多在住宅区内,缺少室外活动场地。


第四,共享育儿平台。


中国首个社区共享育儿平台——摩尔妈妈于6月1日儿童节开始内测上线。摩尔妈妈由携程联合创始人梁建章、大鱼自助游创始人姚娜共同创办。梁建章这些年致力于中国人口问题研究,他希望能够解决中国育儿难题。


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代,从亚洲到欧洲再到世界各地……姚娜搜寻到的育儿解决方案有着显而易见的共通之处:父母们想办法一起出钱、出人、出场地,共同分担育儿的时间和各种成本。


顺着这条思路,姚娜认为,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在中国现代城市中,重新构建起人与人之间、人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共享经济”理念与育儿行业结合起来的“共享育儿”,完全有可能集合起每个中国妈妈的力量,共同解决育儿难题。


比如,社区里的天文学妈妈开展共享育儿活动带着孩子们看星星;钢琴家妈妈共享育儿时间带着孩子们欣赏音乐;全职妈妈则共享育儿场所和时间,在家陪伴孩子们成长、做游戏……


“摩尔妈妈的共享育儿模式,通过优质的妈妈爸爸加入,共享育儿时间、经验、场所,互助教育孩子、看护孩子,共同降低育儿成本,也让孩子们能够享受到社区妈妈们多样化的优质家庭早教、家庭育儿服务。首先可以改变中国育儿的供给端。”姚娜说:“优质供给大幅增加之后,共享育儿可以迅速改变中国的育儿成本,直至最后改变中国人的育儿观念。”


缺点,跟请保姆一样,安全难以保障。一个妈妈带一个孩子已经足够疲劳,同时带两个或以上,在没有外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否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不虐待 孩子,以及能否做到对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一视同仁等都是潜在的问题。


目前比较乐观的是,从政府到民间都在探索解决带娃难题的多种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