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大学生农村创业 天涯论坛创业真实故事

大学生农民毕业于莱阳农学院——邹俊婷

《花果飘香》有这样一群铁杆粉丝,一定要留言,转发,欣赏每一篇文章。山东乳山两个大学生枣园的邹俊亭就是其中之一。他的留言很长,至少有三四百字,而且不管我写什么,他都能联系到他的枣,所以虽然还没有出现在《花果飘香》认真的文章里,粉丝群里的每个人都知道他和那个种枣的“两个大学生”。

两年前我去过他的枣园,尝过他的枣。当时我关注的是产品,觉得他的枣没有他介绍的好吃,所以觉得亮点不多。但两人都毕业于莱阳农学院(现青岛农业大学),放弃了体制内的工作。首先,他们作为技术人员,在2004年建立了自己的果园。2016年,他们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评选为“诚实守信的中国好人”。

当时我还在体制内,单位领导也有意推荐我参加评比。听到这个标题,我立马拒绝了,生怕万一我的同事在名单上,会变成“坏人”。

两个大学生枣园,占地40亩

“你觉得这些年你获得的荣誉怎么样?”我好奇地问。

“我不是故意要去的……”邹俊庭谦虚地回答。去年,他的枣被乳山市委、市政府评为“乳山市十大文化名旅”。

“这些标题有用吗?”我问。

“有用。”邹俊廷肯定:“发朋友圈确实有一定的影响力,包括目前的政府采购。只要是外省客人,政府就用我们的日期。”

他也是乳山市的CPPCC会员。

“枣成熟了,你会交给相关部门领导吗?”我半开玩笑地问。

果园里收获的枣

“不!不要。我都不知道。”邹俊廷连忙否认:“我性格上有点像你,不是说你清高。我们是脚踏实地做产品,找市场不如找市长。因为我们做出了特色,现在得到了政府的认可。”

我笑了。当年我没少给相关部门领导送水果。至少,我得让领导知道你在做什么,你在做什么。

“你今年卖了多少?”闲聊了一会儿,我开始进入正题。

“只是平的。”邹俊庭尴尬地笑了笑,说:“今年5月,我们所在的地方遭遇了20天异常低温,产量严重下降,大概只有往年产量的1/10。后来我捐了一些枣,给乳山蓝天救援队捐了40英镑,给青岛农业大学的贫困生捐了100英镑。”

邹俊亭在枣园查看收成

这些话再次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你做这些事情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一般来说,当一个人物有钱时,他会做很多慈善活动。你不仅捐枣,还捐书(今年从小米汕头买了两本《五亩换大奔》,捐给青岛农业大学图书馆),捐款(资助青岛农业大学贫困生)。对你有什么价值?”

“不是说……”邹俊婷被我的问题弄得有点尴尬。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他父亲曾经捐钱给一个学生上大学。“这可能会让他的内心世界在精神上感到快乐。”

>

我愈发好奇,继续问道,“现在回过来看,你怎么评价自己选择的这条人生道路?”


他1997年大学毕业,是有机会进入政府机构的。因为不适应媳妇老家的风俗习惯放弃了农业部门的工作,又因为不习惯卖肥卖药放弃了供销系统的工作,更不喜欢老板的无理指责放弃了技术员的工作,最后选择了自我创业,在家乡当农民。


邹均亭和谷咏梅在枣园


十分难得的是,这么多年,他的媳妇谷咏梅一直陪他共进退。


“我是一直很爱好这个行业,从2004年到2013年这十年都没赚钱,我都从来没上火,也没觉得劳累,但一开始大家都不理解我。”邹均亭心平气和地说。


“对啊,比如开同学会的时候,同学们对你的经历会有什么感觉?”我能体会到同学之间的落差。


“一般会说我脑子有病。”邹均亭接着说:“像我的同学们大多是在事业单位工作,现在基本上是副科级以上的领导了,但是我不爱从政,做行政工作容易上火。我就是这么一个性格。倒是我媳妇她是有点后悔,毕业后她在地级市农业局工作,但是她也从来没有抱怨过。”


“像你媳妇现在如果还在农业局上班,一年能拿多少钱?”我问一个现实的问题。


树上残存的枣


“她那个地方工资低,到现在一个月也就四五千元,一年五六万元。”邹均亭说:“其实在经济上并没有低于上班,正常年份我们的收入基本上有三四十万元,就是跟坐办公室相比,会比较辛苦。但我会觉得心情愉快。”



“未来的道路打算怎么走?”我问道。从他长篇大论的留言中我可以看到他对未来的期待,而不是停留在眼前这40亩枣园。


“未来的道路是很清晰的。”邹均亭终于听到他想对我表达的话题,“我们花了十年时间找到了一个好品种。第一,下雨不裂果;第二,刮十级风不落果;第三,硬度高,不怕鸟啄……种植性状我们这个品种超过了冬枣。”


“关键是口感啊!”在一旁聆听的做水果营销和品牌策划的曾飞(嘉兴乐合)插话道。


邹均亭在树上找到的具有代表性的枣


“我给很多人寄过,评价非常好吃。像现在的冬枣没有枣味,就是一个脆,一个甜。我们这个枣有蜂蜜的味道,美中不足的就是脆度不如冬枣,水分稍少。但是今年我也做了一些技术改进,把硬度适当降低了……”


我笑了笑,我对水果口感的评价有一种及其简单的标准:但凡鸟不吃的水果都不是好水果。还有什么人踩上去都踩不烂的水果,会有好品质吗?


邹均亭丝毫不在意我的提醒,继续说:“包括雨露空间的胡总(胡志艺),他评价说,除了枣皮稍微有点厚,甜度什么都可以,最后的评价是可以卖,但是我们的量供不上。所以从明年开始,我们要把一部分大树移到青岛,移到安徽,和合作伙伴一起建示范园,带动老百姓一块种植。”


采用新枝结果可以提高枣品质


“那带动老百姓种植,你是通过苗木来盈利,还是通过果品营销来盈利?”我细问道。


“都能盈利。”邹均亭毫不掩饰内心的渴望:“我们来提供种苗,提供技术,提供销路,这些都可以盈利。包括农资也必须用我们的这种模式,从源头上控制农业投入品,不用除草剂,不用激素。”


邹均亭还高兴地告诉我,通过在《花果飘香》的文章留言,他还真对接上两家合作伙伴。


听到这里,我已经清晰地看到他想走的道路,在《花果飘香》里已经有这么一个群体,周晓杰、黄伟、陶煜东……他们都是(想)通过建立技术标杆来找到生产之外的农业出路。


邹均亭在向客户介绍品种特性


“这么多年来,你有没有产生过换个品种的想法?难道就盯着这个枣?”我不大喜欢枣,更担心这个品种的市场竞争力。


“没有,我对其他水果不感兴趣。”邹均亭非常坚定地说:“只要这个品种有差异化,只要我们坚守诚信,做到食品安全,就有发展前景。”


这大概就叫“情怀”吧!




2020年10月24日



作者简介


清扬,1991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南京农业大学硕士学位,高级农艺师,《中国果业信息》专栏作者,2014年12月创办《花果飘香》微信公众号,2017年11月入驻《今日头条》,2018年11月获“2018年度十大三农头条号”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