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特别阅读
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随后,证监会和深交所出台了一系列规则,创业板注册制应运而生。
创业板市场自2009年10月成立以来,已经运行了近11年。截至目前,创业板上市企业813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大量集中。注册制会给创业板带来哪些变化?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学者。
目前我国企业融资仍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占比不足15%,与发达国家65%-75%的平均区间相差甚远。注册制的实施势必为中小企业创造更加便捷的直接融资渠道。
在IPO门槛上,企业盈利不再是硬性指标。创业板计划采用多元化的考虑标准,支持不同成长阶段、不同类型的创新创业企业上市。
“创业板改革定位主要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助力深化创业板对新兴领域的融资支持。创业板新上市条件淡化了对部分盈利指标的要求,发行上市条件更加优化。”兴石投资总经理杨玲说。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指出,退市制度改革是创业板市场改革的一大亮点。借鉴科创板经验,取消国内资本市场沿用多年的连续亏损退市指标,是一大突破,有利于提高退市效率,进一步发挥退市制度的震慑作用。
杨凌指出,创业板修订完善了退市制度,简化了退市程序,优化了退市标准,完善了创业板公司风险退市预警制度。随着可投资标的逐步扩大,标的稀缺性将降低,尾部企业淘汰清仓加速,壳资源价值大幅降低,资源不断向优质企业集中。
“制度环境与市场投资风格密切相关。在注册制下,市场将取消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投机资金不再投机赌壳,投资者不再跟风炒垃圾股,使得市场最终实现价值回归。机构改革有望逐步带来市场投资理念的转变。”董登新说。
杨凌还指出,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规范、透明、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注册制改革是a股市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业板是股票板块注册制改革的第一步,对于后续主板和中小板的注册制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意义。
创业板注册制落地后,不少投资者担心市场供给增加会进一步分流市场资金。
对此,杨凌认为,注册制对股市流动性的影响还是有限的,监管部门会考虑当前市场的承受能力,企业上市的步伐应该在市场承受能力之内,所以参考科创板的经验。开板后10个月的总融资规模为1184亿元,仅占同期A类融资总规模的8.6%。
编辑周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