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建筑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87%,比重比上年提高0.14个百分点。截至2018年第四季度,建筑业企业总数9.54万家,同比增长8.3%,吸纳员工5563.3万人,同比增长0.48%。无论对GDP和就业能力的贡献如何,建筑业都是国民经济无可争议的支柱产业。
1 建筑业总体概况固定资产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市场的规模,建筑业的增速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密切相关。2007-2018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2007年的42.60%逐年下降,2016年仅为32.45%。2017年和2018年的比例呈上升趋势,2018年上升至36.98%。从下表可以看出,2011-2016年建筑业总产值增速普遍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18年,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建筑业总产值增长至9.9%,说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带动建筑业总产值的效应略有下降。
资料来源:统计局;图表制作:鲁班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中心近日召开2019年中国经济预测新闻发布会,称预计2019年经济增长将呈现先降后稳、稳中有进的趋势。预计全年GDP增速6.3%左右,经济增长呈现前降后稳、稳中有进的态势,较2018年下降约0.3个百分点。2018年下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下降趋势得到抑制,投资增速触底企稳特征更加明显。从固定资产投资景气指数来看,2018年8月以后,固定资产投资基本触底企稳。2019年,随着稳投资政策效应逐步释放,预计固定资产投资稳中向好趋势将持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可能稳中有升、小幅波动。预计2019年投资年增长率将保持在6%左右。中国已进入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消费结构加速升级、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增强的重要阶段。预计2019年中国最终消费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名义同比增速约为8.4%。预计2019年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约为9272元/平方米,同比上涨6.7%,较2018年下降3.4个百分点。在调控政策没有明显调整的情况下,预计2019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新开工面积增速将低于2018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与2018年基本持平,销售增速会有所下降。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行业标准的分类,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主要由房屋及土木工程建筑、建筑安装业、建筑装饰装修业组成。建筑业三个方面的产业构成可以进一步细分。2018年,建筑工程(含房屋及土木工程)贡献了建筑业总产值的绝大部分,占产值的88.30%,占安装工程产值的8.35%,占其他产值的3.35%。与2017年相比,建筑工程产值萎缩,安装工程产值萎缩。但两者的比例波动不大,相对稳定。
资料来源:统计局;图表制作:鲁班研究所
2 建筑业集中度、规模企业、企业资质情况建筑企业管理领域过度集中在同一个综合承包目标市场,导致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同时,专业化企业的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
目前,我国建筑业的产业集中度仍然较低。中国承包商前80强中CR8行业集中度从2007年到2010年上升到20.4%的峰值后,从2011年下降到2013年的11.3%,然后在2014年和2015年小幅上升到14.2%,2017年下降到11.0%。鲁班研究院观察到的上市建筑企业CR8行业集中度趋势也是如此。2017年达到24.0%后,2014年降至18.7%,2015年降至19.5%,2017年降至15.6%。2017年与2015年相比,四大行业集中度值均有所下降,可能与2017年建筑企业数量增加、竞争加剧有关。2017年两者数值均低于20%,说明我国建筑业属于分散竞争,处于过度竞争状态。
两个CR8行业集中度差异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
中国承包商80强CR8主要计算工程承包营业收入与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上市建企CR8计算的是建筑企业营业收入与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另一方面,由于部分业内实力雄厚的施工企业并未参加2018年的ENR中国承包商80强的评选,故未在名单中体现。
数据来源:统计局,CR4、CR8来源于建筑时报ENR中国承包商80强(2014年以前为60强),上市
3 建筑业产值利润率及劳动生产率
近十年来,除2015年外,建筑业总产值的增速要大于建筑业增加值的增速,表明建筑行业的增长属于粗放式增长。不过可喜的是,从2014年起,建筑业增加值与建筑业总产值的增速差距越来越小,2015年甚至实现反超,可见,建筑企业正在从过去的粗放式发展转向精细化发展。

数据来源:统计局;图表制作:鲁班研究院
根据统计局数据,2018年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利润8104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国有控股企业2470亿元,增长8.5%。我们用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利润与建筑业总产值的比值代替建筑业企业产值利润率。2018年建筑业的产值利润率在3.5%左右。
201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66351亿元,比上年增长10.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2万亿元,计算出来2018年的工业产值利润率达到6.49%。
2018年建筑业产值利润率和工业产值利润率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国民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增速下滑,企业经营环境愈加困难,对于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成本竞争优势的下降导致企业盈利能力略有下降,但依然比建筑业的盈利水平高。提升盈利能力,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迫在眉睫且任重道远。随着国家对建筑业税收政策的调整,为建筑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建筑业发展还是值得期待。

数据来源:统计局;图表制作:鲁班研究院
(鉴于统计局数据发布的变化,为保证产值与利润数据的延续性,2012年以后的产值数据由当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代替,误差率不超过1%。)
近几年建筑企业的效率逐步提升,但整体盈利能力有待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建筑业企业按总产值计算劳动生产率为347963元/人,按增加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64675.22元/人。按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近年来提升速度较快,增长明显,而按增加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虽较前几年的劳动生产率有所提升,但是与按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差距进一步扩大。

数据来源:统计局;图表制作:鲁班研究院
4 特级资质企业分布情况
国内建筑施工行业虽然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但是由于最低资质等级的要求较低,总体行业内企业数量众多,集中度低,除了专业性较强的细分领域,整体行业竞争较为充分,尤其在低端市场的细分领域,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截至2018年底,住建部官网发布了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增至627家,特级资质增至788项。从特级资质专业类别来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稳占大头,占整体特级资质的57.11%。

数据来源:住建部、度川;图表制作:鲁班研究院
从地域上看,2018年我国资质区域分布仍然非常不平衡,东部地区特级资质企业数量多,水平比较高,而西南、西北、东北、中部地区特级资质企业数量偏少,建企资质水平普遍偏低,整体资质水平有待提升。各省市特级资质企业数量来看,北京、浙江、江苏、山东四省市的建筑数量排名前四。毫无疑问,浙江、江苏是传统的建筑大省、强省,建筑企业数量多,实力相对出众,特级资质企业数量排名靠前是众望所归。而北京是建筑央企、国企的总部所在地,建筑企业总部实力一般比较雄厚,北京排名靠前也在意料之中。

数据来源:住建部、度川;图表制作:鲁班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