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台州发布《泰州市关于加快人才集聚助推产业强市六条政策》,聚焦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大力集聚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校毕业生,为全力打造中部产业增长极、营造发展生态环境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
今年,泰州启动实施“凤城青年人才集聚计划”,力争到“十四五”末,来泰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增加20%左右,“人才六新政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政策支撑。
市人才办负责同志介绍,台州现行人才政策对优化人才发展生态、提升区域人才竞争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形成人才政策的比较优势,在2018年发布的《科技80人才》等文件基础上,围绕弥补政策短板,市人才办牵头,人社部门、科技、教育等部门参与,系统学习中央和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最新要求,广泛借鉴和比较同类型城市的人才政策,起草形成了“人才六新政策”。随后,市领导到各市(区)实地走访企业,了解用人单位需求,召开专题座谈会,征求企业家、地方高校、大学生等意见。形成“人才六新政策”(征求意见稿)。之后,市人才办书面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通过合法性审查,形成“人才六新政策”。
“人才新政六条”坚持目标导向、效果导向,聚焦干货硬招,确保易操作、易落地,力求务实有效。文件中有支持企业招聘高薪人才、提高住房补贴额度、鼓励高校毕业生来泰求职、扩大租房补贴范围、鼓励企业招聘高校毕业生、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等六项政策。
一是支持企业高薪招聘人才,充分激发企业作为聚集人才主体的活力,赋予企业评价和认定人才的权利,不仅是文凭,还有职称。对于企业愿意花高薪引进的各类人才,包括技能型人才,企业给予吸引人才、缴纳人才税的补贴。企业从市外全职引进年薪超过40万元的各级新型人才,每年按企业实际工资的30%支付,连续三年给予企业吸引人才补贴。单个项目(人才)补贴最高每年50万元,同一企业补贴最高每年150万元。每两年评选10家人才集中的优秀企业,分别奖励30万元。二是增加住房补贴额度,对在泰国就业创业的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龙头(创办)企业或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增加住房券额度,分别给予普通高校毕业生、“双一流”大学毕业生、普通高校本科学历硕士毕业生、“双一流”大学本科学历硕士毕业生、博士研究生5万元、7万元、10万元。首次将40岁以下本科及以上学历往届毕业生纳入购房券发放范围,对上一年度十大企业和科技创新优秀企业在推荐申请购房券对象和额度方面给予特殊支持。三是鼓励高校毕业生来泰求职,对求职面试给予每人500-2000元的补贴。四是扩大租赁补贴范围。在现有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租金补贴的基础上,将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据了解,“人才新政六条”中的企业是指所有正常纳税、足额缴纳社会保险的实体经济,不包括金融、通信、烟草、供电、盐业等行业的企业。涉及的资金由市直单位市财政承担,50%由各区市、区财政承担。据初步测算,“人才六新政策”实施后,市财政每年将新增4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市人才办负责同志表示,“人才六新政策”亮点颇多,多方面突破原有政策限制,为人才引进和发展创造了更加优越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将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的创造力。(记者兰茜通讯员姜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