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个家庭“三转一环”,就意味着进入了小康标准。“三转一环”指的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其中缝纫机代表的是男耕女织的愿望,虽然现在已经不流行了。在此之前,诞生了一大批缝纫机公司,其中最著名的是飞跃集团,市值10亿元。
飞跃集团成立于1986年。他的创始人是邱继宝。邱继宝出生于1962年。他14岁时辍学。当时整个社会有很多没有工作的年轻人。他没有受过教育就找不到工作,所以他偷偷用自行车拉人谋生
但这种行为在当时是不被允许的,他的车被没收并被批评教育。即便如此,也没有影响他继续流浪。改革开放后,他像一只从笼子里放出来的鸟,满怀信心地走出了农村。
但是社会比他想象的更残酷。他成了鞋匠,但邱继光不愿意。20岁那年,他去信用社借了300块钱,开了一家专门做缝纫机配件的家庭作坊。
四年后,邱继宝不愿意只做配件生意,开始做整机。当时缝纫机市场被国企占领,高端市场被国外品牌占领。一无所有的邱继宝有了新的想法,翻墙进入广交会,希望找到买家,却被保安当场抓住,罚款50元。
开局不利的邱继宝没有放弃。他从香港的老太太那里买了黄页电话簿,开始打电话推销产品。命运之神没有来找他,但邱继光从中得知一个消息,南美不发达国家可能有市场。为了有“可能”这个词,邱继宝“背着”缝纫机在国外创业。
好事多磨。邱继宝打开了南美市场,签下了第一笔2万美元的大订单。从那以后,他不断接到命令。在发展过程中,邱继光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引进高科技,带领飞跃集团迈上新的高峰。
缝纫机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飞跃集团也不像以前那么辉煌了,但是飞跃集团的产品却出口到了日本,打破了日本单方面向中国出口缝纫机的悠久历史,这个成就也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
作者|张玲
学校评论|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