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县宗璞镇060线景山-马庙段东侧,有一个不起眼的塑料大棚,是十几个很普通的大棚,为当地提供了很多“新鲜”的时令水果,年利润十几万元。这个大棚的经理是宗璞镇景山村的一个普通农村妇女。她的名字叫邱。
春节期间,作者参观了邱和她的家庭农场。在这个温室的中间,有一个简单的大门,门上有红色的大字“大丰农场”,大门前的路边立着一个醒目的“采摘草莓”的牌子,牌子前有一张小桌子,上面放着两筐新鲜的草莓。
在草莓大棚里,邱带领一群游客采摘草莓。“今年春节期间,每天有一两百名游客采摘草莓,每公斤30元仍供不应求。”邱从温室里拿出一小筐鲜红的草莓,边走边说。
就在游客离开后,她去了另一个温室,整理她和丈夫李超刚买的数万株西瓜苗。“我们的西瓜都是从外地进口的优质品种。经过几天的适应,所有的瓜都种在地里。5月上半月,第一批瓜就会成熟,价格高,卖的好。”邱对说道。
谈起创业之路,邱说得最多的就是“不容易”。她说,做好农业不容易,做好大棚付出更多。
过去,邱在上海工作,因为丈夫在老家学校工作,有孩子要带,所以辞职回家。2014年,她筹集资金建造了10多个温室,生产辣椒、黄瓜等蔬菜。一年后,虽然她有所收获,但她觉得自己真的很忙。尤其是收获季节,她白天照顾蔬菜,晚上送到城里卖给批发商。没有休息,她又累又晕,黑发渐渐变白。
2015年,她改变了思维,在温室里发展水果,种植草莓、葡萄和西瓜。虽然还很忙,但产品卖得很好。水果成熟后,游客可以自己采摘,同时放在路边卖给路人。产品不出村就能卖完。
她开始在大棚里种水果,因为技术不足吃了不少苦头。种西瓜的第一年,因为技术不好,西瓜苗一个多月都没长出来,她只好把西瓜苗全部拔掉,重新种上。当年苗亏了几万元,西瓜因为上市延迟少卖了几万元。
在工作和学习的同时,她经常去其他地方学习大棚种植水果的技术。她去长丰县学习种植草莓,去蚌埠市学习大棚种植西瓜,还和当地的葡萄农一起学习种植葡萄。现在,她已经掌握了这些水果的大棚种植技术。
除了技术过硬,能吃苦也是种植大棚成功的秘诀。2018年1月,凤阳下了一场大雪,厚度超过30厘米。下雪的时候,她和丈夫一直用自制的工具除雪。从白天到晚上,从晚上到白天,直到雪停了,都是他们日夜不停地除雪,她的温室没有受到任何损失。
先苦后甜。因为她的勤奋和能力以及对产品质量的关注,她的水果很受欢迎。每年5月10日左右,她家大棚西瓜上市,比露地西瓜早了近一个月,每亩西瓜产值达到8000多元。6月10日左右,她的温室葡萄上市,比其他葡萄早了一个多月。
“因为我的水果质量好,每次水果上市,批发商和游客都会来这里。即使价格更贵,他们也愿意要。”邱对说道。
p style="font-size:15px;">邱中凤的成功受到当地人的普遍称赞。“她的大棚让自己有收益,让消费者能买到优质水果,还为当地村民及贫困户带来了稳定的收入,一举多得,真是个勤劳致富的能手!”当地一位村干部说。邱中凤的农场流转土地每亩每年地付给村民600元,还优先从当地用工。五保贫困户王秀林经常到农场做活,每年有8000多元收入。王秀林看到邱中凤起早贪黑地忙,心里很受触动,他一改之前不思进取的思想,到农场干活之余,还积极租种别人的土地,很快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看完别急着走哦
小编很辛苦的,如果觉得好看
记得点右下角的好看
支持一下哦
~欢迎留言~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陈友田
编辑:郑孝荣 高洁 赵文君
推荐文章
事关这一重要内容!看看凤阳今天召开的这一会议是否与你有关!
【祝贺】凤阳这一企业在上交所成功上市!
【提醒】凤阳人:本月23日起这项业务暂停办理!恢复时间在……
觉得好看别忘了点个“好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