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长江日报4月21日讯.方菲万物复苏春天,武汉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盲人按摩市场也随之复苏。
“去年刚解封的时候,我们所有门店一天的客流量加起来还不到300人,但现在每天都有近1000人消费,这个数字已经翻了三倍。”4月15日,记者来到位于江岸区台北路的舒适堂按摩店。技术人员非常忙。舒适堂健康按摩有限公司董事长蒋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说他终于从疫情的沉重打击中活了下来。今年,他计划扩大规模,新增10家门店,所有门店都将全面升级。
从路边摊一元按摩到开连锁店,蒋从按摩店的小老板变成了舒适堂盲人按摩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之后成为武汉市残联第七届主席团成员、江安区盲人协会主席,获得武汉市个体经营之星、十佳企业家称号。“舒适堂”也成为了自己的品牌,并实现了企业化运营,为400多名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江永远是我的贵人,武汉永远是我的第二故乡。如果我没有遇到江总,我可能还在贫穷和焦虑的道路上摸索。”60岁的舒适堂高级技师黄飞,2013年偶然来到舒适堂工作了8年。谈起江,他总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我想介绍一下我在这里认识的所有弱势群体,让他们过上好日子。”黄飞说,舒适堂的员工基本都是身患残疾的,江总很照顾他们,不仅提供吃住,还帮助员工办理免费公交卡等相关事宜,让他们享受应有的权益。“现在我月工资多的时候能达到12000元,少的时候能达到7000元。前几年我还在老家盖了房子,让家人过上好日子。”黄飞说。
从疫情期间的80多家门店发展到11家,计划在一年内扩张10家门店。老客户对品牌的信任是江自信的源泉。据了解,从去年8月开始,店内业务开始恢复,前来消费的顾客多为前顾客。
“他们的技术人员专业敬业,他们会了解消费者的身体状况,真正缓解我们的身体痛苦,而且价格亲民。疫情期间,我的会员卡没有清零,现在可以重复使用了。我正在看。大,相信这个品牌。”武汉市民卢珊说,她在舒适堂做理疗已经四年了。她以前在家附近的三眼桥分店消费,但疫情期间店关了之后,她现在坐地铁去香港路分店消费。
“我这次能过来,感谢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相关部门的关心和鼓励。我也非常感谢客户对我们品牌的信任和员工的毅力。”对姜是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说,扩大和升级门店也是为了给消费者和员工创造更好的环境。他坚信,舒适殿堂会越来越好,总有一天,它们会走出湖北,传遍全中国。
描述:江,舒适堂健康按摩有限公司董事长
(长江日报记者柳莺 实习记者熊诗琪)
[编辑: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