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支付联盟信用卡还款靠谱吗 支付联盟创业平台

618.双十一购物节创纪录的高销量背后,难免确实有无数扒手在买买买的大好时光后背负高额卡债。

“专业法律事务,帮你实现债务合并”“一对一一站式分期”“专业团队后期洽谈,失败不收费”.浏览完这样的广告,“卡奴”会被它感动吗?

近日,包括四大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分支机构发布信用卡催收公告,先后公布了多份信用卡逾期人员名单,并表示逾期人员如继续不支付欠款,将通过司法途径终身追收。银行的这一系列行为释放了金融业逾期催收信用卡的信号,但却把“卡奴”变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他们急于寻求救助措施。

疫情以来信用卡持卡人收入减少的压力、“超前消费”模式的泛滥,以及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不良信用卡的收卡收紧,都让信用卡逾期成为持卡人的一大烦恼。于是,“反催收联盟”打着“协商分期免息”“教授催收100%成功响应的话语”的旗号应运而生。

“反催收联盟”这一黑色产业链自出现以来就被视为金融机构贷后管理的“毒瘤”。去年底发布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年报2020》中,将黑产业链反催收加剧的逃废债问题列为互联网消费金融四大问题之一,并指出不仅对消费金融公司催收账款造成不利影响,还消耗了监管部门的资源,亟需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共同治理。

“反催收”:名为帮助实为陷阱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反催收联盟”是指通过激化债务人与催收团队或金融机构之间的矛盾,以降低利息、延长还款期限、减少还款金额甚至要求赔偿为目的的有组织、专业化、套路化的组织。今年2月26日,中国银保监会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甚至将“反催收联盟”定位为非法网络集团。

互联网、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是反采集黑色产业链的主要客户获取平台。“反催收联盟”通过Tik Tok、直播平台、网页、论坛等互联网渠道等短视频app传播反催收技巧,甚至发表“凭什么凭能力还钱”等煽动性言论,希望引起债务人“共鸣”以引起债务人注意,并以提供“一对一咨询”为由诱导债务人私下聊天、推销反催收服务或言语。当《21世纪经济报道》浏览一篇名为《债务重组》的帖子时,他发现很多反催收的黑中介也通过曝光“成功案例”吸引了眼球。

那么,反收藏黑产业链是如何提供所谓的“个性化定制服务”的呢?在梳理了近年来的反收单案例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总结出了黑产品反收单中使用的三大套路。

第一个常见套路就是诱导收藏者违规,恶意投诉逾期需求。“反催收联盟”引导债务人使用与金融机构相反的说辞,刺激催收人情绪,诱导催收人违规,然后告诉催收人已经记录。最后,他们以暴力催收为借口,向当地银保局等监管机构投诉,并借机向银行等机构要求或申请分期免息赔偿。

第二个套路就是伪造材料,冒充弱势群体分期申请免息。正常情况下,银行会出台延迟还款、降低困难人群免费利率等政策。比如疫情期间,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通知,要求银行对因疫情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合理延迟还款期限。在第

到钱后就直接消失。这类反催收黑产往往使得债务人误以为自己成功办理了“反催收业务”,但真相却是债务人在无意识之中拖延偿还信用卡欠款,最后导致债务人需承担额外的逾期滞纳金及罚息。


公开信息显示,近期,湖北宜昌一家反催收机构宜昌思钤信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及其负责人就因涉嫌多起诈骗案被立案侦查,且负责人最终获刑。据悉,该公司就是以提供债务优化方面的有偿咨询、解决持卡人债务问题为名收取债务人高额服务费,但在签订服务协议后并未提供“服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天眼查获悉,2020年该公司就两次作为被告,被指在收取高额佣金后,却未按照协议约定提供财务分析及财务整合等方面的服务,不仅如此,负责人黄思钤“避而不见”,还安排人员以言语和暴力相威胁。民事裁定书显示,原告钟某与谭某分别交纳3万元、1.2万元服务费。尽管两份公开民事判决书均驳回原告,但判决书中也证实该公司涉及系列诈骗案。


反催收黑产持续活跃,究其原因,仍然有不少持卡人相信“反催收联盟”,认为其所作所为实则“纾困”,对债务人而言是有利的。借贷人没有意识到的是,一旦黑产组织伪造材料、恶意投诉被发现,债务人的个人征信记录将产生信用污点,甚至需要承担额外的罚金,从而加重债务人负担。


实际上,反催收黑产的主要获利来源就是向客户收取佣金或服务费,而这些高额的服务费对于债务人而言本身就是“雪上加霜”,而这也能从上述案例中钟某交纳高达3万元的服务费中窥见。


不仅如此,有业内人士透露,许多债务人在办理“反催收业务”后,反而更频繁地接到贷款电话。这是由于,反催收黑产往往会“一鱼多吃”,将掌握的债务人信息进行贩卖,成为金融贷款机构的“骚扰对象”,更有可能成为犯罪分子诈骗或资金窃取的“猎物”。因此,在面对诸如此类的“反催收联盟”宣传时,保持警惕才是持卡人们的明智选择。


【相关阅读】


金融机构出招,监管喊话!反催收联盟还能蹦跶多久?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