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园林建造师,园林绿化二级建造师的报考条件

一、术语和定义

1.1园林种植土壤

理化性质好,结构疏松通风,保水保肥能力强,适用于种植花卉、草坪、地被、灌木、乔木、藤本等植物的天然土壤或人工土壤。

1.2视觉杂物

不可重复使用的侵入物,如动植物残体、塑料和建筑垃圾,可以通过肉眼在土壤中识别。

1.3有效土层

植物根系正常生长发育所需的土壤厚度,单位为米。

1.4土壤消毒

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处理土壤,杀死病原菌和有害昆虫或破坏其中含有的有毒物质。

1.5土壤ph值

土壤溶液的酸碱程度用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表示,即pH值=-log[H]。

1.6土壤盐分含量

-color: #A3A3A3;">土壤中可溶性盐的总量,单位为g/Kg。


1.7土壤有机质


土壤中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单位为g/kg 。


1.8土壤质地


土壤中不同粗细的土粒(黏粒、粉粒、砂粒)组成比例的综合度量。


1.9壤土类


介于砂土和黏土之间的一种土壤质地类别,土壤颗粒组成中的砂粒、粉粒和黏粒的含量适中,具砂土和黏土优点。


1.10 阳离子交换量


每千克土壤或胶体吸附或代换周围溶液中的阳离子的厘摩尔数,是评价土壤保肥能力、改良土壤和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据,单位为[cmol(+)/kg]。


1.11 有效氮


氨态氮、硝态氮和易水解的有机氮的总和。单位为mg/Kg。


1.12 有效磷


土壤中以磷酸一钙和磷酸二钙形态存在的磷。单位为mg/Kg。


1.13 速效钾


指土壤中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的总和,单位为mg/Kg。


1.14 土壤入渗(渗透)率


土壤水饱和或近饱和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土壤截面向下渗漏的水量,又称土壤渗透速率。用饱和导水率(Kfs)来表示,单位为毫米每小时(mm/h)。


1.15土壤障碍因子


土体中妨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性质或形态特征。


1.16土壤密度


单位容积土壤的烘干质量,又称土壤容重,单位为兆克每立方米(Mg/m)或克每立方厘米(g/cm)。


1.17非毛管孔隙度


土壤中直径大于0.1mm的孔隙占总空隙的比例,用百分率(%)表示。


1.18石砾


有效粒径大于2mm的石粒。


1.19 石块含量


指土壤中粒径3mm~20mm石块的含量。单位为%(w/W)。


1.20 绿化用有机基质


以城乡有机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可少量添加自然生成或人工固体物质,具有固定植物、保水保肥、透气良好、性质稳定、无毒性、质地轻、离子交换量高、有适宜的碳氮比、 pH 易于调节,适合绿化植物生长的固体物质。


1.21 客土


非当地原生的、由别处移来的外来土壤。


二、技术要求


2.1 一般要求


2.1.1 绿化种植土壤应具备常规土壤的外观,有一定疏松度、无明显可视杂物、常规土色、无明显异味。


2.1.2 绿化种植土壤有效土层应符合下表1规定的相关土层厚度要求。


表1 绿化栽植土壤有效土层厚度


项次


项目


植被类型


土层厚度(cm)


检验方法


1


一般 栽植


乔木


胸径≥20cm


≥180


挖样洞,


观察或尺量检查


胸径<20cm


≥150(深根)


≥100(浅根)


灌木


大、中灌木、大藤本


≥90


小灌木、宿根花卉、小藤本


≥40


棕榈类


≥90


竹类


大径


≥80


中、小径


≥50


草坪、花卉、草本地被


≥30


2


设施顶面绿化


乔木


≥80


灌木


≥45


绿化草坪、花卉、草本地被


≥15




2.1.3 除有地下空间、屋顶绿化等特殊地带,绿化种植土壤有效土层下应无大面积的不透水层,否则应打碎或钻孔,使土壤种植层和地下水能有效贯通。


2.1.4 污泥、淤泥等不应直接作为绿化种植土壤,应清除建筑垃圾。


2.1.5 花坛用土或用于种植对土壤病虫害敏感植物的绿化土壤宜先将其进行消毒处理后再使用。


2.1.6绿化种植土壤不应含有害物质、宿根性杂草等。


2.2 技术指标


2.2.1 通用要求


用于一般绿化种植的土壤应符合表2中pH 、含盐量、有机质、质地和入渗率55项主控指标的规定。


表2 绿化种植土壤主控指标的技术要求


主 控 指 标


技 术 要 求


1


pH


一般植物


2.5 : 1水土比


5.50~8.3


水饱和浸提


5.50~8.0


特殊要求


特殊植物或种植所需并在设计中说明


2


含盐量


EC值/(mS/cm)


(适用于一般绿化)


5:1水土比


0.15~0.9


水饱和浸提


0.30~3.0


质量法/(g/kg)


(适用于盐碱土)


基本种植


≤1.0


盐碱地耐盐植物种植


≤1.5


3


有机质/(g/kg)


12~80


4


质地


壤土类(部分植物可用砂土类)


5


土壤入渗率/(mm/h)


≥5












2.2.2土壤肥力要求


绿化种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有机质应符合表3的规定;其他养分指标宜根据实际情况满足表3中的全部指标。


表3绿化种植土壤肥力的技术要求


养分控制指标


技术要求


1


阳离子交换量(CEC)/[cmol(+)/kg]


≥10


2


有机质/(g/Kg)


1220~80


3


有效氮(N)/(mg/Kg)


40~200


4


有效磷(P)/(mg/Kg)


5~60


5


速效钾(K)/(mg/Kg)


60~300


2.2.3土壤入渗要求


用于一般绿化种植,其表层土壤入渗率(0cm~20cm)应达到表22中不小于55mm/h的规定;若绿地用于雨水调蓄或净化,其土壤入渗率应在1010mm/h~360mm/h之间。


2.2.4土壤障碍因子


绿化种植土壤存在某种潜在障碍因子时,应符合表44的规定:


表4 绿化种植土壤潜在障碍因子的技术要求


潜在障碍因子控制指标


技术要求


压实


密度/(Mg/m)


(有地下构筑物或特殊设计要求的除外)


<1.35< span="">


非毛管孔隙度(%)


5~25


石砾含量


(除排水或通气等特殊要求)


总含量(粒径≥2mm)(质量百分比,%)


≤20


不同粒径


草坪(粒径)/mm


最大粒径≤20


其他/mm


最大粒径≤30


水分障碍


含水量/(g/kg)


在稳定凋萎含水量


和田间持水量之间


种植土壤下构筑物承重


密度/(Mg/m)


≤0.5


最大湿密度/(Mg/m)


≤0.8


潜在毒害


发芽指数(GI)/(%)


>80


盐害


可溶性氯a(C1)/(mg/L)


<180< span="">


交换性钠(Na)/(mg/kg)


<120< span="">


钠吸附比a(SAR)


<3< span="">


硼害


可溶性硼a(B)/(mg/L)


<1< span="">


a水饱和浸提。










三、土壤取样及检测


3.1栽植土应见证取样,经有资质检测单位检测并在栽植前取得符合要求的测试结果,取样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3.1.1 客土每500m或2000㎡为一检验批,应于土层20cm及50cm处,随机取样3~5处,每处100g,混合组成一组试样;客土若为500m500m或2000㎡以下,随机取样不得少于3处;


3.1.2 原状土在同一区域每2000㎡为一检验批,应于土层20cm及 50cm处,随机取样3~5处,每处取样100g,混合后组成一组试样;原状土2000㎡以下,随机取样不得少于3处;


3.1.3 栽植基质每200m为一检验批,应随机取3~5袋,每袋取100g,混合后组成一组试样;栽植基质200m以下,随机取样不得少于3袋。


四、土壤检验规则


4.1绿化种植土壤检验应由有检测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4.2 判定规则


4.2.1 通用要求一般绿化种植土壤 pH 、含盐量、有机质是必测指标,应 100% 符合表2技术要求,若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技术要求则该土壤视为不合格。


4.2.2 肥力要求有机质应符合表3的规定,其余检测项须全部或至少80%样品符合规定,未达到技术要求的检测值应控制在标准值的±20%范围内,否则该土壤视为不合格。


4.2.3 土壤障碍因子当绿化种植土壤可能存在某种潜在障碍因子时,应进行表44中该障碍因子的检测,且检测结果应100% 符合技术要求;若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技术要求,该土壤视为不合格。


五、土壤改良修复和质量维护


5.1 不合格土壤的改良和修复


当绿化种植土壤检测不合格后,确定主要障碍因子,制定相应的种植土壤改良或修复方案,其中改良修复用材料宜用充分腐熟的绿化用腐熟有机基质,其质量应符合表5要求。


表5土壤改良材料的质量要求


序号


项目


土壤改良材料


基质


1


颜色


/


棕色到褐色


2


气味


无难闻气味


无难闻气味


3


粒径(mm)


80%<13mm


<13mm


4


EC值


(ms/cm)


<4(播种、小苗、或对盐分敏感的植物<1.2)


<2.5(播种、小苗、或对盐分敏感的植物<1.2)


5


杂物(%)


<5


<5


6


PH值


根据具体地点进行调整


5.0-7.8


7


含水量(%)


<40


<40


8


发芽率(%)


>80


>80


六、种植土回填及地形造型


6.1 地形造型的测量放线工作应做好记录、签认。


6.2 造型胎土、栽植土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检测报告。


6.3 回填土壤应分层适度夯实、或自然沉降达到基本稳定,严禁用机械反复碾压。


6.4 回填土及地形造型的范围、厚度、标高、造型及坡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6.5 地形造型应自然顺畅。


6.6地形造型尺寸和高程允许偏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地形造型尺寸和高程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尺寸要求


允许偏差(cm)


检验方法


1


边界线位置




设计要求


±50


经纬仪、钢尺测量


2


等高线位置




设计要求


±10


经纬仪、钢尺测量


3


地形相对标高(cm)


≤100


回填土方自然沉降以后


±5


水准仪、钢尺测量,每 1000㎡测定一次


101~200


±10


201~300


±15


301~500


±20


七、种植土施肥和表层整理


7.1 栽植土施肥应按下列方式进行:


7.1.1 商品肥料应有产品合格证明,或已经过试验证明符合要求;


7.1.2 有机肥应充分腐熟方可使用;


7.1.3 施用无机肥料应测定绿地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并宜采用缓释 性无机肥。


7.2 栽植土表层整理应按下列方式进行:


7.2.1 栽植土表层不得有明显低洼和积水处,花坛、花境栽植地 30cm深的表土层必须疏松;


7.2.2 栽植土的表层应整洁,所含石砾中粒径大于3cm的不得超过10%,粒径小于2.5cm不得超过20%,杂草等杂物不应超过10%;土块粒径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 栽植图表层土块粒径


项次


项目


栽植土粒径(cm)


1


大、中乔木


≤5


2


小乔木、大中灌木、大藤本


≤4


3


竹类、小灌木、宿根花卉、小藤本


≤3


4


草坪、花草、地被


≤2


7.2.3 栽植土表层与道路(挡土墙或道牙)接壤处,栽植土应低于花坛、道牙完成面8cm~10cm;栽植土与边口线基本平直;


7.2.4植土表层整地后应平整略有坡度,当无设计要求时,其坡度宜为0.3%~0.5%。


文章来源于网络,无法核实其真实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