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市政工程有哪些岗位 道路工种有哪些

本章城市道路工程分为三个子项目,即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路基、基层和路面施工。详细阐述了道路结构和材料的特点,道路等级、高速公路、主干道、次干路和支路的分类标准。相应的分离带(根据快速、主要、次要和分支)为必需、必需、可选和不必需,相应的设计使用寿命分别为20年、20年、15年和10-15年。

按结构强度分类,有水泥混凝土(30)、沥青混凝土(15)和沥青碎石路面(15)。(使用寿命)

劣质路面包括沥青渗透碎石(10)和沥青表面处理(8),适用于支路和停车场。

根据力学特性可分为:柔性路面:各种沥青路面,其破坏特征为荷载作用下大挠度变形、小抗弯强度,反复作用下发生质变,最终破坏取决于极限竖向变形和弯拉应变。

刚性路面:代表性路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特点是板在荷载作用下,具有较高的弯拉强度和较小的挠度变形,其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

沥青路面结构层:垫层、基层和面层。垫层性能要求:为提高地基土的湿度和温度,需在温度和湿度不好时设置。垫料不要求强度高,但水稳定性一定要好。基本性能要求:足够的强度(承载力)、刚度(抗变形)、水稳定性(抗冲刷能力)和抗冻性。路面性能要求:平整度、承载力、温度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抗滑能力(即附着力)、透水性(不透水性)、噪声体积(低噪声)沥青混合料组成:一是复合材料,主要由沥青、粗细骨料和填料组成。

沥青结构层分类:密悬结构:内聚力大,内摩擦角小,高温稳定性差。

骨架空隙结构:内摩擦角较大,内聚力较低。

骨架致密结构:内摩擦角和内聚力高。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主要类型:改性沥青混合料、石质基质沥青(SMA)和改性石质基质沥青(SMA)常用于交通流量较大的重载高速公路和主干道。水泥路面的施工方法:常用的挡土墙有重力式(砌筑)、等重式(钢筋混凝土)、悬臂式(钢筋混凝土)和扶壁式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力学特性:主动土压力最小,静土压力次之,被动土压力最大,位移最大。

路基施工工艺:施工特点:由于路基作业在露天进行,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施工区域内专业工种多、构筑物类型多、管线交错,不同专业与社会配合较多,导致施工中变化较大。路基作业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力辅助,人力配合土方作业时,需要专人指挥。采用流水或分段并联运行方式。道路排水工程施工,先施工地下管线及附属构筑物,再进行路基路面施工。路基施工包括挖路基、填路基、填石路基。质量验收:主要控制项目包括压实度和弯沉值(0.01mm),一般项目包括路基允许偏差(宽度)、路基、路堤边坡等。路基材料要求:填料的最小强度CBR应满足规范要求。填充前,进行测试部分。试验的目的是确定路基的预计沉降量,合理选择压实工具,确定压实遍数,确定每层的虚铺厚度(松铺系数),根据土质和场地要求选择压实方法。2.基层建设:选择西部

3.1沥青面层施工:施工前喷透层油(液体沥青、乳化沥青)和粘层油(在多层之间、原水泥土路面上、旧面层上铺开)。可选择乳化沥青(快裂和中裂)或液体沥青(快凝和中凝)。

3.2运输和摊铺时注意温度(保温),同步摊铺前后作业方式错开10-20m。车轮轨道重叠1/3-1/2车轮宽度。

>

3.3改性沥青路面压实应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进行。不得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满足弯拉强度、工作性、耐久性三项要求。


流程:初步配合比-试验室配合比-基准配合比-施工配合比。


  • 重要路面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配合比优选。
  • 水灰比满足规范的前提下,取最小值。
  • 砂率查表确定,根据细度模数和粗骨料种类。
  • 根据粗骨料的种类和坍落度,计算单位用水量,并取计算值和满足工作性要求的最大单位用水量两者中的小值。
  • 根据水灰比确定单位水泥用量。取计算值和满足要求的水泥用量两者中的大值。
  • 选用密度法或体积法计算砂石用量。

水泥路面摊铺方式:三辊轴机组摊铺,轨道摊铺机铺和人工摊铺。


胀缝与路面中心线垂直,缝壁必须垂直;缝宽必须一致,缝中不得连浆,缝上部灌填缝料,下部安装胀缝板和传力杆。胀缝板应连续贯通整个路面宽度。缩缝采用切缝机施工,待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进行,宽度4-6mm,切缝深度板厚的1/3且>70mm(设传力杆)或板厚的1/4且>60mm(不设传力杆)。养护期满后及时灌缝。


  • 开放交通:达到设计的40%后,行人可通行,完全达到计强度后,车辆可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