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建行信贷通,创业信贷通

客家新闻网刘乐亮记者刘海峰

近日,记者从赣州市财政局获悉,2016年,赣州市“财源信用链”“肖伟信用链”“创业信用链”“金融惠农信用链”“产业扶贫信用链”共发放贷款219.92亿元,惠及全市16.32万家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贫困户。

目前,“五信通”贷款规模仍在逐年增加,长期以来在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帮助贫困群众脱贫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实现了政府、银行、企业、贫困户三方共赢,为六大攻坚战注入了强大动力。

村民在杜农村商业银行罗坳支行办理“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手续。

“滴灌到户”拔穷根

2月10日,记者来到南康区阜石乡青云村。村民陈星河站在自家的鱼塘边,激动地告诉记者:“今年年底我们家就能脱贫了,好日子自然就来了!”

前几年,陈星河的妻子病重不幸去世,家里欠了很多外债。现在,他的发展信心如此之大,以至于受益于赣州的“产业扶贫信贷挂钩”政策。

去年,陈星河向产业扶贫信贷链接申请了3万元贴息贷款,在村里承包了10亩鱼塘,投放了3000尾鱼苗,开始小规模养鸡、养鸭、养牛。

陈星河为记者数了数自己的“草鱼账户”。年初,他以3元的收购价放了1000个草鱼苗。到了年底,草鱼平均有2斤多,鱼贩以每斤5元的价格收购,净赚七八千。他说:“新的一年,我打算再借2万元,多扔点炒股,争取早点脱贫。”

和陈星河一样,严也享受着“产业扶贫信贷链”带来的“红利”。颜,于都县罗岙镇塘头村人,早年遭遇车祸,2015年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光医药费就花了10多万,到现在他每个月需要1000多元的医药费。

2016年3月,在镇干部的介绍下,闫到农商银行落坳支行办理“产业扶贫信贷环节”,贷款5万元建起3亩蔬菜大棚。如今,燕的反季节白菜、芋头、青豆等。在价格上均优于时令蔬菜,但市场并不令人担忧。

“在过去,种菜是一场‘小战斗’。补种大棚蔬菜后,去年赚了七八万,以后的生活终于走到了头。”严表示,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

和颜只是“产业扶贫信贷通”惠及的几千家贫困户中的一例。

2016年,赣州启动“产业扶贫信贷链”工作,市财政筹集10亿元设立“产业扶贫信贷链”风险化解基金,并策动银行贷款80亿元。

截至去年底,赣州市“产业扶贫信贷通”累计发放贷款78.56亿元,户均贷款5万元,惠及14.66万户。“真金白银”大力支持贫困户及相关企业发展葡萄、茶叶、白莲、烟叶、生态鱼、甜叶菊等产业。真正帮助了贫困户摘下穷帽子,连根拔起穷根。

“造血产业”扶真贫

在南康区富石乡百亩香柚种植基地,300万元贷款让江西凯丰生态农林有限公司成功扩大规模,完善设施,提升果品品质。

该公司董事长梁红梅表示,这笔贷款不需要担保,利率也相对较低。与往年商业银行提供的贷款相比,利率下降了30%。“‘金融惠农信用链接’是‘及时雨’,为我们农业龙头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金融支持。”

企业发展起来了,更多的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赣州市财政局副局长吴良灿表示,2017年,赣州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突出产业发展,继续实施“五个信用环节”融资试点,进一步发挥金融杠杆作用,煽动金融资本加大对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的投入,为“打硬仗、同时奔小康”提供更多“粮草”和“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