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存忠
过去有很多街巷,包括东西小、范安巷、五库街、洪子豪街、仓门楼子.
“小王宓”,顾名思义,就是小王的府邸。
有一个“小宫殿”,也有一个“大宫殿”。
“大皇宫”就是著名的“德宫”。
它是明朝藩王“德王”的住所。明英宗元年(1457年),封次子朱建珍为德王。
成化二年(1466年),德王在济南建德宫。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德王宓被清兵焚毁。
清康熙五年(1666年),山东巡抚周有德在原址修建巡抚大堂,民国时期改为巡抚署、巡抚署、山东省政府所在地。
1937年,韩福举弃城而逃,放火烧了城,巡抚大堂幸免于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明天,在顺元年(1457年),明朝开国元勋的第六个孙子明英宗即位,册封为太子,并在同一天,册封其他四个儿子为德、秀、拜、祥四王,朱建珍为德王。
初封德州时,认为德州贫瘠,要求改为封济南,但英宗不批准。
成化元年(1465年),明宪宗朱见深继位后,被批准改名为济南,并把东昌、兖州的王琦、汉王等镇和属于济南府的白云、泾阳、广平等湖的田地给了朱建卓。
成化三年(1467年),朱建卓来到济南赴三藩,将前山本部东移至原建德宫。
朱建珍在位61年。郑德十二年(1517年),他去世,享年70岁。谥号“汪壮”葬于长庆。
朱建卓的次子朱在16年攻打德国国王。他是德国第二代国王,历史上被称为“德夷之王”。
王朱再尧摄,嘉靖二十年承袭爵位,万历二年去世。他在历史上被称为“王德恭”,是王德的第三代,他的第二个儿子朱彝被继承。
万历五年攻德王,十六年亡。他被称为“德国之王”。他的儿子朱是德国的国王,他的儿子朱友树是崇祯年间的德国国王。
崇祯十二年正月,清军攻下济南,朱友树等人被俘。一年后,他的堂弟朱友思继位。
崇祯十七年六月,朱经栎向清军投降,隆武二年五月被杀,结束了德国国王的谱系。
民国初年朱建珍赴济南后出版的《济南指南》记载:
yle="font-size:15px;">旧时直接以郡王府命名的老街巷有三条,一条是德庄王第四代孙宁阳王府所在的东小王府街;
另一条是德庄王第七代宁海王府所在的西小王府街(两街后来合并,统称小王府街);
再就是嘉祥王府、清平王府所在的“府馆街”。

朱见潾建德王府的时候,其气焰之嚣张,权势之蛮横也是令世人咂舌的。
在王府的西北角上有一处民宅,房主人“毛二”,德王为扩大王宫,要买毛宅,毛二死活不同意,这下子激怒了德王,他将毛二抓进了王府,毛二宁死不屈投湖自尽。
市民纷纷向德王提出抗议。
传说德王府每到夜晚就能听见有鬼哭,而德王府建起来的围墙便轰然坍塌。
从此济南市民每逢旧历六月初一毛二投湖之日,焚纸摆贡,纪念毛二,并形成了风俗。
明末诗人王象春写诗:
咸阳官阙已成尘,毛二蜗居可认真?
鬼哭城崩当六月,几时秋雨灭青磷。

王府宫墙有两丈多高,正门立有高大的牌坊,上面题字“钦承上命”、“世守齐邦”。
宫墙四面各辟宫门:
南门“端礼”,东门“体仁”,西门“遵义”,北门“广智”,正门外一座影壁,影壁后半圆形围墙,东、西各开一门,即“东辕门”和“西辕门”。
府内珍珠泉和濯缨湖为西苑,泉上有“渊澄阁”,阁后为“孝友堂”和“燕居斋”,“濯缨轩”。
濯缨湖汇珍珠、散水、溪亭诸泉,广约数十亩。
湖水自南而北,绕过假山,流出宫墙。
湖可泛舟,湖水荡漾,云影入波,景色秀丽。
当年的朱见潾可曾知道许多年后被清兵付之一炬?
(壹点号泉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