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年12月12日公布。文章中明确,“十四五”期间,将推进一系列重大工程。
新基础设施
布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综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
构建高速泛在、集成、互联、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础设施。
加快5G网络规模部署,用户渗透率提升至56%,推进千兆光纤网络升级。
前瞻布局6G网络技术储备。
拓展骨干网互联节点,设置多个国际通信出入口,全面推进互联网协议版本6 (IPv6)商用部署。
实施中西部中小城市基础网络改造工程。
推动物联网全面发展,构建支持固定与移动融合、宽与宽结合的物联网接入能力。
建设多个国家级枢纽节点和大数据中心集群,建设E级、10E级超级计算中心。
积极稳妥发展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
建设覆盖全球、运行高效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商业航天发射场。
加快交通、能源、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强泛在感知、终端组网、智能调度系统建设。
开拓多元化投资渠道,构建新型基础设施标准体系。
交通电力建设项目
加强新疆至西藏、中西部、沿江沿海战略骨干通道建设,加强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
构建快速路网,基本贯通“八纵八横”高速铁路,提升国家高速公路网质量,加快建设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
加强邮政设施建设,实施快递“进村进厂和出海”工程。
加快城际铁路和城市(郊区)铁路建设,构建高速公路环线体系。
加快沿边道路建设,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完善道路安全设施。
构建多层次、一体化的交通枢纽体系,发展旅客联运、货物多式联运,推动“一站式”“一系统”服务贯穿全过程。
推进中欧列车集结中心建设。
现代能源系统建设项目
有序发展海上风电,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稳妥推进沿海核电建设。
建设一批功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
推进以电代煤,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地热能。
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慧微网建设,加强源网负荷与储能衔接,推进煤电柔性改造。
加快天然气干线管道建设,完善油气互联网络。
国家水网骨干工程
加强跨行政区域水系管护和骨干工程建设,加强大、中、小型水利设施协调配套。
加强重点水源和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建设。
实施防洪提升工程,全面推进堤防和蓄滞洪区建设。
制片人马也
总编辑王兴东
编辑同战名将岑武梦萱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