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小本创业,小山村如何创业

2015年,《逃离北上广》不太受欢迎

即使累了,也很少有人敢与生活抗争

我总是安慰自己说:现在赚钱

老了就为自己而活。

但是有一个人等不及了

辞职回家当木匠

他的名字叫高,大家都叫他先生

牧婧是广东双峰镇的一个80后村庄

我希望从小就“进城”

没有背景,没有关系。他总是相信

你必须比别人多努力几倍才能走得更宽更远

因此,他从小就是一名校长

被大学录取后,我每年都获得奖学金

2004年在广东,

他加入了财富500强企业汇丰银行

在软件开发中心做程序员

一如既往,努力让京子迅速脱颖而出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领导了一个十多人的团队

多次挑战困难的项目

一路走到项目经理的位置

像许多年轻人一样,尽管有些困惑,

然而,牧婧仍然努力工作,为想象中的未来加班加点

直到有一段时间,家里缺少鞋架

他试图用木头做一个,看起来不太好

我意外地享受了整个过程

就这样,“入坑”了,他开始自学木工

从周一到周五,他是数十名程序员的领导者

星期六和星期天他是木匠

com/large/pgc-image/46cd3d884d404e3ea039e0d166fc155e" />



有了心得后,就拍教程发到微博


没想到受到很多关注


很多媒体想采访,不少人想来学习


渐渐木工的收入可以糊口


他想辞职,回乡做木匠



这可不是个好决定


除了经济压力,还有面子问题


村里娃好不容易在城里稳住脚


现在回村,不是有毛病吗?



但实在不想等到30年后退休


2014年他决定辞职


很多故事里把辞职描述的很潇洒


但菁木不是,他第一时间去买了保险


他有妻子有父母


不能任性地让家人替自己承担风险



之后他找到老家的一个院子准备做工坊


说是院子,其实和废墟无异


杂草丛生,屋顶垮了一半


就干脆做成了半开放式


没请设计师,整个硬装花了好几个月




为了省钱,家具就自己做


连院子里的石子路都是自己捡来的


因为鹅卵石一斤3块,买不起


他就发动家人朋友往返20多公里捡石头


来回6次,一共运了6000斤




还自己挖渠引水,筑桥养荷


最后机器房、手作室


院子、食堂一应俱全


菁木当时想,有人来就教课


没人来就自己做手工,去淘宝卖




结果没想到,很多人慕名而来


还有从北京、山西、湖南等地搭“飞的”来的


他们中有杂志主编、心理咨询师等等


一般上完课,就顺便住下




村里没有酒店,只能住农家


通风并不好,霉味很重,洗澡也要排队……


菁木一直担心大城市来的学员住不惯


直到一天半夜


助理给菁木打电话说:


“老师,有个学员说她睡不着


那床睡着浑身发痒”


菁木赶紧让助理联系房东换二楼的房间


想着高的地方要好些


但还是没留住


学员自己开车去酒店住了



菁木心里一慌,要是个个都退房


别说办班了


这期的学费也得打水漂


城里人眼里的农村


天是蓝的,水是清的,民风淳朴......


但现实情况是蚊虫多


床品、暖气、热水等都和城里没法比




为了避免“半路开房”的情况


菁木开始开车接送学员到市区的酒店


成本贵了很多,还很浪费时间





菁木一咬牙,决定自己造房子


没多久他就找到了地方


这次,还是废墟



这原来一所知青学校


修建于1968年,办学10年


倒塌荒废后成了天然养鸡场




刚开始,菁木挺乐观


墙外爬满藤蔓,他说绿化好


屋顶塌了,他说采光好


风景绝佳,还有文化气息,不错!



但设计改造的时候


菁木的满腔热血就凉了


他说“我肯定是脑袋被驴踢了几十回


还高度近视,才看上这破房子”


可还能怎么办?自己选的,再难也得做



听说推倒重建更省钱,他去申请


结果人家说:推吧!推了,就休想再建


回来就对着房子发呆


围着破房来回跑,构思布局



他买了几十本设计书自学


用他的话来说,会的越多,越省钱


还买了去杭州的机票


奔向了民宿比较成熟的莫干山




菁木在莫干山


别人欣赏风景,他就拿尺子四处量


一路下来,小本上都是数据


房间大小、洗手台尺寸、户型的布局等等


还去了大理、丽江、南京


甚至还大出血住了一晚杨丽萍的太阳宫




菁木在大理


回来后,终于有了想法


没请设计师、施工队


菁木带着村里泥瓦工、杂工开始盖房子


结果,他忘了画效果图


就随手拿了张纸,画了几个框标上尺寸


说不明白的,就亲自示范


好不容易才把框架搭起来



到了补屋顶的时候


菁木觉得红瓦更配青山绿水


但原来的碎成了渣,纯手工烧制的又相当难找


最后还是托朋友在广东的一个村子里找到了


可是,瓦在人家房顶上



还好,那家人要拆


菁木就和他们商量


他出拆的钱,给他瓦片


终于凑够了整个复古的红屋顶



做完这些就过了1年,还没结束


要解决水电问题


菁木跑关系、说好话,终于搞定了电


然后自己找了一帮人


扛着材料去山上建了50吨的水库


引的都是山泉水


现在不少人都专门开车来这接水




剩下内装


不用说,木头一定是主角


地板、家具、天花板都是木制的


所以这里叫菁木山舍,简称菁舍




整个菁舍置身于果园当中


树木环绕,空气清新




6至8月间,岭南的佳果黄皮、荔枝和龙眼


压低树枝,等人来采



再往里走还有后花园


菁木修了水池,放上荷花、水草和鹅卵石


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喝茶


听听蛙鸣蝉叫,不留神天就黑了



菁舍的风格简约却不简单


为了弥补当时对床品的不满


所有的床垫都是五星级酒店水准




这个IT理工男有许多浪漫的想法


在床的正上方开个窗


躺着就能看见整片天空




原来的老墙并没有遮遮掩掩


反而故意露出来做装饰


复古中又带着岁月的美



房间的浴缸


或在窗边,或搬到院子里


边温热的享受山泉水


边欣赏满园景色




饰品小到纸巾盒、玩具木马


大到桌子和床,都是手工做的




来这里不仅可以游玩


还可以学习做手工


到现在接待过几千人,都是好评


很多朋友也很羡慕菁木


想着自己有块地也做民宿



但菁木说“活得好好的千万别开民宿


除非想作死,或者钱太多,花不完”


后来又补充说“不过修复这种废墟


有种特别的满足感


让你很烧钱而不知道痛”




想做,就不要等


或许过程有些煎熬


心,却是满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