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山日报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本
身处一个装饰着不同故事背景和风格的包间,手里拿着剧本认真把握细节,在游戏中体验另一种生活,是剧本杀玩家的一大乐趣。
自2016年《剧本杀》引入中山以来,一直处于无火状态。直到去年下半年,“剧本杀”博物馆在中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平均每月新增10多家门店,成为年轻人的“新社交宠儿”。今年暑假,很难找到一个房间让很多剧本杀死博物馆。记者近日走访,了解这一新消费有多火爆。
7月28日,记者前往中国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附近的青岩剧本杀综合体验馆,该馆于7月25日正式开馆。这个别墅式的剧本杀体验馆有三层六个包间,每个都有不同的装修风格。店主林先生有两年的DM(游戏主机)经验。出于个人兴趣和对这个市场的乐观,他选择了自己创业。“周末和节假日基本满员,工作日会少一些。”林先生说,大部分来这里演剧本的人都是杀了大学生和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他估计平均年龄在22岁左右,门店的工作时间是上午11: 00到下午12: 00。
记者了解到,中山的剧本杀店多集中在商业区和大学附近,东区李和商业区和电子科技大学附近仅有14家。玩家毛新远告诉记者,剧本根据内容分为硬核推理、恐怖、情感、欢乐等不同类型,一般在68-168元/人之间。杀剧本的代价不仅仅在于买剧本的成本,还在于店家拿到之后对剧本的解读水平,比如设置道具和机关来处理剧情细节,DM的引导能力。如果拿到同样的剧本,每个店铺的效果会不一样,玩家的评价也会不一样。剧本杀通常有6-10人,持续2-4小时,这决定了剧本杀本身强大的社交属性和沉浸式的游戏体验。满足人数是开业的前提。如果玩家不能自己组织游戏,就会在商店创建的交流群中“拼车”,也就是和陌生人玩游戏。
通过剧本杀,玩家毛新远表示可以认识校园里遇不到的专业人士,实现社交“破圈”。剧本消除了现实中的社会关系,快速构建了剧本中的角色关系。只有真正进入角色,才能更好地推动剧情的发展,这也是玩家乐在其中的重要原因。无论是出于好奇还是为了缓解压力,剧本杀都为年轻人提供了暂时逃离现实生活的空间。同时剧本杀的强烈参与感给了每个玩家表达的机会,其去中心化的特点让线下聚会更有意义。
目前剧本杀的产业链比较完整,剧本选择的水平直接关系到门店的口碑。但由于行业的快速发展,剧本的质量和对知识产权的不尊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比如对涉及暴力、恐怖等情节的剧本内容仍缺乏监管,剧本盗版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插电研究院剧本所有人李女士表示,虽然发行人会在剧本上标注适用年龄,但内容分级的落实主要在于门店。针对盗版问题,她表示,目前行业已经开发出提供正版脚本认证的APP,认证后的店铺可以拿到证书,推动形成良好的行业生态。但是,行业自律也要与政府部门的监管相结合。政府监管有待进一步完善。“这个行业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希望各方能够共同拓展这个市场,更好地满足年轻人的需求。”
本文来源于中山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国家党媒体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