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见习记者田培文、通讯员陈颖、实习生刘玉婷)7月30日晚,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落下帷幕。经过小组赛和金牌资格赛两轮比赛,从三条赛道中选出133枚金牌和196枚银牌。
据大赛组委会介绍,今年大赛规模和类型再创新高,全省131所学校6.8万余个项目、30.5万余人报名参赛。在各校初赛的基础上,3082个项目进入省赛,线上测评产生复赛项目907个,其中329个项目进入复赛直播赛;从大数据、人工智能、芯片技术到智慧环保、乡村振兴,项目覆盖不同行业。
本次大赛评委、武汉理工大学教授郭永奇表示,项目实用、可转换,是本次大赛的一大亮点。其中一个就是华中科技大学的高中赛道项目《高密度智能水下探测机器人》。机器人搭载人工智能算法和智能水平台,在作业过程中自动记录路线,实时采集水利信息。
“可以修复,救人,有助于环保。”项目组队长龚雷峰介绍,机器虽小,但通常潜入水中修坝,在洪涝灾害中替代人力进行高效搜救。高强度耐磨耐腐蚀材料和防水绕草的设计,不仅让机器人可以在污水和酸水中工作,还可以来去自如。
湖北工业大学《变废为宝——工业固废低碳处置及资源化利用》针对固体废物处置附加值低、性能高、功能应用难度大三大挑战,在国内率先提出并开发了基于机械活化和化学介质调控的液体研磨系统。已在武汉、宜昌、福州成功推广应用,累计新增利润1.47亿元,累计处理工业固体废物近400万吨,减排温室气体360多万吨。
经过激烈角逐,三个项目《原创成像光学,打开新颖视界》 《航发叶片机器人数字化力控磨抛装备》 《氢领科技—氢燃料电池电堆解决方案提供商》分别获得高水平赛道前三名;《“女娲”——全球首个卵巢癌防控平台》 《康粱新农人——大学生扎根革命老区振兴乡村》 《“硒”望无限——专注为缺硒地方病灾区与相对贫困地区提供精准公益富硒服务》分别获得“青春红梦之旅”赛道前三名;《卡嘉易补漆笔》 《独家键客》 《网络红人AIAD-个性化互联网营销视频技术独创者》分别获得职业教育赛道前三名。
据了解,今年新增的产业命题赛道将于9月份举行省级半决赛,湖北省四条赛道的项目将按名额进行评选,最佳人选将参加全国总决赛。全国总决赛将于今年10月底在江西南昌大学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