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2009年,上海体育学院一批毕业生集资10万元,决定创业。他们选择的主题非常特别。
他们当年创立的跳绳,在做了十几年的表演、服务、培训后,现在已经在14个城市设立了分公司,涵盖了产品、表演、培训、比赛、跳跃运动馆五大业务。
一根跳绳的背后,有一条越延伸越长的产业链。回顾这几年的奋斗历史,公司总经理钟水军也表达了深深的情感:“因为我们热爱跳绳,我们走到了一起。体育行业是一个慢行业,不热爱项目就无法坚持。多年来,我们不断发展和丰富我们的业务。从最初的业绩到现在的五大业务,我们围绕着这根绳子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跳绳开发的跳绳一站式解决方案
从单一业务到综合业务,是越来越多的体育企业正在走的路,比如跳绳。
以球场座椅起家的大丰体育,不断打破自己的“天花板”。体育场座椅对材料和工艺要求很高,大丰在这方面一直在精益求精。大丰在很多奥运会、世界杯、亚运会、全运会上都有。例如,大丰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参与了27个奥运场馆的建设。
据浙江大丰体育副总裁、销售公司总经理吴健介绍,公司角色已从“看台座椅制造商”转变为“体育技术集成商”,即将到来的杭州亚运会将是大丰的“主场之战”。“大丰的目标是深度融合文化与科技,利用智能舞台、大数据、人工智能、5G、AR/VR等新技术,加速文化体育旅游新消费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为未来生活推出泛体育旅游新时代。该综合体已成为文化、体育旅游和技术融合的领导者。”吴健说。
在体育产业领域,一些企业以体育为基础,将业务切入更广阔的领域。
从2004年的雅典到2016年的里约热内卢,位于杭州富阳的浙江华英集团生产的赛艇已经连续四届奥运会服役。经过多年打磨,已经熟悉赛艇船体生产的华英开始瞄准更大的舞台,进军游艇市场。
“事实上,赛艇船体的生产比游艇更困难。正是因为我们在划船船体方面有经验优势,所以我们的游艇船体也很有竞争力。”华英集团副总裁金茵说。
华英集团发展历史展
自2012年游艇行业初试以来,华英在近10年的探索中形成了稳定的产品设计能力,截至目前已有4款产品进入量产。
体育产业专家、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方正表示,这意味着很多从制造业起步的企业正在将业务方向拓展到服务业。她说:“这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双轮驱动,以制造业为基础,然后在服务业放大之后,同时我们会销售自己的产品,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
对于以跑比赛为特色的南京山炮体育科技有限公司来说,疫情给公司业务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由于其在产业链上下游的业务拓展,公司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好跑体育副总经理张宇介绍,公司形成了体育赛事、体育场馆、体育器材及其周边、国家队发展运营四大核心业务板块。“2020年,在‘黑天鹅’的状态下,我们能够生存下来,得益于新业务的发展。在体育产业,我们必须尽可能丰富业态。”张羽说。
张宇(右一)接受记者采访
对于“融合”与“融合”,浪潮体育科技集团董事长陈力做了大胆的尝试。在安徽合肥,他和搭档塔亚普拉体育健康集团CEO常春共同打造了一个以体育为主导的综合体。这栋楼一楼有健身培训机构,二、三楼有舞蹈、英语等培训。这些机构之间有联合优惠活动。通过各种业态的融合,爸爸妈妈可以带着孩子,一家三口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服务。
对于这种情结,常春描述:“我们的想法是让身体。”
育和教育融合,用运动健康的内容把城市的空间进行更新。这个建筑过去是一个企业的办公区域,现在进行了空间利用更新。现在夫妻俩带着孩子一起来运动的很多。”南京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与人文学院副院长王凯认为,体育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一定是和外围的关联产业相融合。他说:“这几年我们谈得很多的就是‘体育+’,另外还有‘互联网+’的概念,然后还有5G技术等等,我们需要研究这些技术能为我们带来哪些新的业态,新的产品和服务,如果抓住了技术创新,从供给侧进行引领,就能够出现很多新的消费形态。”
执笔记者:林德韧
参与记者:王恒志、朱翃、夏亮、周畅
编辑:树文、赵建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