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本聪首次提出比特币的概念,利用开源软件,在其上构建P2P网络。通过“挖掘”获得数字货币,意味着通过点对点传输实现分散支付系统。
经过八年的发展,比特币现在已经成为最有价值的虚拟货币。
作为电子货币,比特币的独特之处在于,任何个人或机构都不能发行或垄断,其总量是不变的。“发行”比特币的方式是通过挖矿生产的,而受益的方式是点对点奖励生产比特币的矿工。花旗银行此前发布文件称,比特币可能成为黄金储备的补充。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比特币价格的持续上涨。
虽然比特币的方式和基本原理众所周知,但在“挖掘”的过程中,经过大量计算产生的巨大数据是什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然而,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比特币价格飙升是不争的事实。
比特币的价值在于它没有特定的等价交换物,但总量恒定的情况下又让它具有了储备价值
然而,虚拟货币、分散支付系统的出现,以及短时间内价值数百倍的增长,对于一个完整的金融体系来说,就像是突如其来的“怪胎”,对现有格局产生了冲击。但在“会有什么影响”的问题完全明确之前,各国能做的就是出台相应的金融监管方案。比如今年9月以来,中国、韩国等国家相继出台了一定的限制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货币投机、投资和矿业。
在国家层面出台一系列遏制比特币的政策的同时,迅雷引入了“打客币”的概念。随着玩家云家庭网络连接存储一起上线,通过奖励区块链系统产生的玩家币,鼓励用户共享存储空间和空闲上行带宽。
其实,Joker Cloud并不是迅雷推出的第一款有金融概念的产品。在此之前,迅雷推出了一款名为“赢钱”的路由器产品,也鼓励用户共享闲置带宽和闲置存储空间,获得虚拟“货币”(赢钱就是“水晶”)奖励。与赚钱不同,迅雷声称Player Coin还采用了区块链技术,可以共享网络带宽、存储空间等资源“挖矿”。但是迅雷从来没有公开过玩客户币的算法,用户只能购买播放器云NAS进行挖矿,无法自行组装矿机。
互联网组织发行虚拟货币本身的行为没有错,从某个论坛的虚拟货币奖励,到QQ币、客币甚至比特币等具有真实价值的数字货币,都可以看作是对某种线上劳动的奖励。然而,当这些虚拟货币因升值而逐渐引发投机时,是否触及了经济法的红线,就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玩客云/玩客币脱离了价值的基本定义
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近年来各种类型的互联网金融大行其道。虽然不能一蹴而就,但大多数都有一定的问题。如果严重的话,会构成财务造假,但是如果经营不好的话,就会自己倒闭,最终所有的投资者,无论大小,都会被困住。
虽然迅雷打客币是一种共享闲置网络带宽、概念性存储用户的虚拟货币奖励,但却成为了近段时间投机者追捧的对象。虽然它的实际价值增长没有比特币那么夸张,但现在也在一路上涨。
同时,用于挖掘的播放器云NAS设备也
是以抢购的形式定期放出,致使设备本身399元的价格被炒至2000元上下。
玩客云NAS价格被炒高
那么我们现在不妨问大家一个问题:“玩客币和玩客云究竟有怎样的实际经济意义,才能让自身的身价暴涨数倍甚至数十倍呢?”高中时候我们都学习过价值的定义,它能够公正且适当反映商品、服务或金钱等值的总额。在经济学中,价值是商品的一个重要性质,它代表该商品在交换中能够交换得到其他商品的多少。
截至本文发稿时,迅雷玩客币价格一枚为7块多,但这7块多的价格,能否反映出玩客币的实际价值呢?我想有相当多的朋友跟笔者一样,对于玩客云的价值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究竟能换取怎样等价的商品?都存在一个疑问。
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只是挖矿者们对玩客币和玩客云数十倍收益的疯狂追逐。
·玩客币并不能成为下一个比特币
11月30日,正值迅雷玩客币价格大涨之时,迅雷内部却产生了“内讧”。迅雷金融通过公告公开职责迅雷玩客币是“骗局”,并呈迅雷玩客币并未采用区块链技术,属于变相ICO,违反了7部委的相关文件,是一场非法集资的骗局。
今年9月,央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7部委针对数字货币发布相关公告,明确提到筹集比特币、以太币等所谓“虚拟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
那么迅雷玩客币是否违反了7部委相关文件呢?
其实从玩客币本身定义来看,并未违反相关文件。因为玩客币原本只能用来兑换一些迅雷官方的服务,例如网络加速、云存储、共享内容等等,并不能兑换现金。迅雷官方也禁止玩客币的第三方交易,迅雷也不会售卖、交易玩客币。其实在这一点上,玩客币本身的功能、价值与腾讯Q币十分相似,都是为了兑换虚拟服务设置的奖励。

玩客币究竟是下一个比特币还是下一个Q币
或许只需要政府监管部门一次“点名”即可现出原形
但是在比特币热潮下,一切与虚拟货币有关的东西都被当成了香饽饽。在挖矿者、第三方交易平台、以及不明真相群众的助推下,玩客币被赋予了现实价值,从而让迅雷被动的陷入到“非法集资”泥潭当中。
即便迅雷一再表态,如果用户参与了第三方平台的交易,迅雷会取消玩客奖励计划资格,后续还会采取实名制等方法来遏制第三方交易,先不说这种表态对于时下疯狂的玩客币投机者们有多大震慑作用,单说在互联网虚拟环境中,如何实现有效监管就是一个极大的问题。一旦国家认定玩客币属于非法集资,那么玩客币的下场可想而知,而迅雷,也很难脱开干系。
其实对于玩客币是否使用了区块链技术,只有迅雷最清楚。但是如果与比特币产出方式进行对比的话会发现,玩客币的生产成本是否过于低廉了呢?
首先,虽然得靠抢购,但一台玩客云NAS毕竟只需要399元。即便是在比特币早期,通过购买老硬件组成的矿机,至少也需要近千元,玩客币的产出成本是否过于低廉呢?以笔者的观点来看,玩客币使用区块链技术的可能性很低,对共享闲置带宽和存储空间的用户随机分配玩客币,并设定每天的总量,这可能是玩客币产出的方式,毕竟一台399元NAS的算力能否支撑如此多挖矿者的大数据量计算,笔者对此持严重怀疑态度。
同时,笔者很怀疑迅雷最初的动机。既然你口口声声声称玩客币不能售卖或交易,也一再希望扼制第三方平台交易。那么为什么还要强调玩客币采用了区块链技术?并让用户“误认为”它与比特币殊途同归呢?
其次,迅雷推出玩客币的出发点是在于奖励那些共享闲置带宽与存储空间的用户,而奖励的兑换则主要是迅雷旗下的一些虚拟服务。而现在,玩客币价格一路被炒高的情况下,如果未来一枚玩客币的价格大于迅雷本身提供的虚拟服务价值的话,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
在这一点上,腾讯Q币一直以来做的非常好。即便能够从网上购买到Q币,但其实际价格一般只会币腾讯提供的虚拟服务价格低,而不会出现炒币的情况。

玩客币从根本功能上来看更像Q币,它很难成为下一个比特币
因此从这两点来看,迅雷金融职责玩客币骗局,并非是狗急跳墙、空穴来风之举。
·结语
对于用户来说,跟风也好、真的看好玩客币前景也好、亦或是没有如此深思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好,感受一下玩客币最初的疯狂并非什么坏事。但是一方面从迅雷本身态度和实际做法来看,另一方面从国家监管角度来说,玩客币的火爆能够持续多久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尤其是玩客币本身的价值关联是迅雷的虚拟服务,这注定了玩客币价格增值空间极其有限,因此它未来成为比特币的可能性也非常小,如果你现在把它作为一个投资方向而去投入大量金钱的话,对此可要三思而后行了。
此外,正如之前所言,玩客币究竟是下一个比特币,还是下一个Q币,其实只需要政府金融监管部门的一次“点名”,即可现出原形。之所以迅雷现在迟迟不公布玩客币兑换方案,很可能是在借壳比特币概念来吸引用户进入其中。一旦国家发声对玩客币认定为非法集资,那么迅雷又可以迅速公布兑换方案,从而让玩客币瞬间转换身份成为与Q币相似的虚拟货币。不得不说,迅雷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