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频繁接触各公司的投资经理,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人迫不及待地冲过去痛打他们,而另一些人则觉得自己像个春风。
我简单总结了两种投资经理的比较。
不良投资经理的主要问题如下:
首先,滥用替代规则
二选一法则是上个世纪销售技能训练中必不可少的科目。今天已经不适用了。毕竟人类在进步,我也在进步。类似于“你看今天还是明天,要一百还是二百?你选择A还是B?”这种在烂大街上二选一的法则,只能体现出咄咄逼人的气势,对别人的想法毫无顾忌。毕竟你面对的是白酒经销商,不是消费者。作为经销商,对产品认知和市场判断都有自己的实际想法,感觉好的不一定适合别人。
二、执着的问候
这也是上世纪末的产物。自从手机上出现短信,销售人员就被要求频繁出现在客户对话框中。特别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随着微信的普及,短信已经被微信取代,销售人员开始轰炸朋友,频繁问候。
很多人可能还会在笔记本上记录客户的拜访记录,不管是谁,每天都保持着互相问候的技巧。天气冷的时候,他们需要穿衣服,天气热的时候,他们需要放暑假。
看似无微不至的问候,其实是令人不安的。
第三,开门招商,关起门来斗狗
很多人在招商过程中胡乱承诺,只要让经销商赚钱,就会不惜一切代价胡说八道。但是,一旦签了合同,就开始变脸,很多承诺变成了空头支票。包括一些厂家,白纸黑字的合同随时可以更改,合同精神就像卫生纸,随时可能被冲进马桶。
第四,团队有罪
这太普遍了。我们签了一个产品之后,公司已经有六个投资经理联系我们,对一个产品做出了不同的承诺。目的很简单,只要我们从他那里拿到货。不知道是公司管理混乱还是企业文化提倡互相抢,但对于客户来说,感觉很不好。
第五,与客户争夺利润
有的招商团队不仅招经销商,还自己做饭、参与零售。有的甚至去JD.COM、天猫等线上零售渠道留言评论,以招商价格零售。
一些制造商要求经销商在市场上低价销售的同时高价零售。我真的遇到了不止一个。
第六,对产品不熟悉
销售一直是有门槛的职业,现在却变成了0门槛。很多公司连基本的行业知识、酿造工艺、产品特点都分不清楚,只发PPT、PDF、H5。他们甚至不知道坤沙是什么意思。30元的酱酒可以拍着胸脯说是五年的坤沙,大曲酱,毛味。你是农家风味吗?
第七,销售员没有门槛
有些公司发展太快,先招人,规模很大,但是没有培训和指导,个人就能做销售,不专业不靠谱,没有招聘门槛?
好的投资经理是什么样的?
首先,语言得体
语言得体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声音难听,舌头清晰。第二,言之有物,废话少,陈述客观,条理清晰。
第二,有同理心
每个人都知道投资经理有提成,每个人都知道把别人的钱放进口袋很酷,但前提是你用什么来赢得别人的信任。销售商品或解决问题。
一个好的投资经理会为客户解决问题,并根据他们的状况帮助提高销售额。
不良投资经理想尽办法忽悠客户成交,隐瞒问题,事后不断推卸责任。
第三,服务比销售更重要
t-size:15px;">很多公司的招商是一次性生意,对后期服务没有什么概念,就像熊瞎子掰玉米。能够促成不断的复购,扶持期已经发展起来的客户其重要程度并不低于拓展新客户。白酒行业并不大,示范效应起来了,口碑传播与消费者认可度提高了,招商不是也事半功倍了吗?而且,对于任何一家正经公司来说,招商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罢了,真正的考验就在后期服务上,前期都是铺垫,如果服务跟不上,那恐怕需要成年累月的不断招商。
不正经的公司一直在招商的路上,正经的公司一直在服务的路上。
第四,勇于担当,善于处理问题
每一个经销商在运作中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各种问题,好的服务一定是善于处理、解决问题,不好的服务一定是一再推脱,令人三冬寒、春不暖。
当然,服务的提升有赖于整个厂家的制度体系,如果一家公司没有完善的制度体系保障经销商利益,这样的厂家也不必合作。
第五,行业知识丰富
知识储备是基础,尤其是行业基础知识,有很多经销商或者是跨界而来,或者是香型转换而来,各种各样的基础知识有赖于招商经理与正确传播引导,这也将是他们面对消费者时需要具备的基础,优秀的招商经理不但懂销售技巧,也得懂生产。
第六,懂人情世故
人情世故永远是必要的,令人如沐春风的销售经理不分男女,且不说谈吐有理,就是平时的沟通也让人觉得舒服,尤其是懂得人情世故,而不是一部冷冰冰的机器。
人情世故是什么?请百度。
综上,就是最近一段时间遇到的两种招商经理。
好与不好,可以对号入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