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粥佐罗
来源L粥佐洛(ID:芳都社520)
你现在自卑么?
你曾经自卑过么?
我有过。
自卑对一个人的伤害有多大?
一个人应该如何正视自己的自卑?
自卑一定是坏事吧?
自卑的人如何获得自信?
我想通过余洪敏给大家讲讲这个话题。
1980年,经过三次高考,余考入北京大学西文系英语专业。
到北大报到的第一天,作为农民的儿子,余穿着布衣走进宿舍,提着扁担、脸盆和被子。室友大吃一惊:开学前有人来卖!
于是,俞敏洪一进北大,就成了一个笑话。但这不是唯一一个笑话:
第一次去学校食堂,看到同学们在喝玉米粥。余洪敏认为:玉米粥是农村的猪食。这个在北大食堂怎么吃?
有一次于进了宿舍,他的室友正在看书。他漫不经心地问:你在看什么书?室友说:《第三帝国的灭亡》。余洪敏一脸不解地问:你去英语系为什么要看这种书?室友轻蔑地看了他一眼,余洪敏永远不会忘记。
余唯一会玩的运动是游泳,因为他在长江边上长大。但他唯一能做的动作就是狗爬。游泳课后,老师笑着说,他从来没见过狗爬得这么快。老师可能只是开个玩笑,但余觉得惭愧。
进入北大后,余发现身边的同学在学习、文艺、体育甚至交女朋友等各方面都比自己强。
原来在农村,周围都是农民的孩子。到达北京大学后,他们被大学教授的女儿和政府领导人的儿子包围着。即使他们一生停止无所事事,他们也可能拥有比自己更多的东西。
俞敏洪的自卑深入骨髓。
因为自卑,余的学生时代基本都是,除了宿舍的几个人,他在北大谁都不认识。
「一个人的大学生活」“我,北京大学团委文化部部长;北京大学艺术团团长王强;余?观众。而且是观众席一角的站票观众!」
e="font-size:15px;">2017 年 5 月,俞敏洪在一次分享中,讲到了两件自己后悔没在年轻时做过的事:第一,没参加任何学生活动或竞选学生会干部;第二,没有谈恋爱。「我在北大,除了读书以外,一无是处。这是内心恐惧带来的,作为有深刻自卑的农村孩子,我是这么想的:
我觉得,去竞选任何学生干部,我 80%的可能都是失败。失败以后,被人知道了我还丢面子,那我还不如不竞选。
至于谈恋爱,难道我不想吗?我在想,如果我去追一个女生,这个女生可能会说,你这头猪,居然敢追我,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要真出现这种情况,我除了上吊和挖个地洞跳进去,我还能干什么呢?所以我认为,我谈恋爱一定会被女孩子拒绝,拒绝会更加没面子,我还不如不谈。
为了避免失败,我干脆什么也不干。
所以,我在大学的时候,丢了整整五年的美好时光。现在我才明白,什么都不敢干,才是最大的失败。」
所有物质上的缺失,都可以经过努力奋斗来弥补,但心理上的自卑很难克服。
俞敏洪克服自卑,整整花了 10 年。
「我的自卑延续了整整 10 年,直到我从北大出来,做了新东方有了钱,最后发现,我居然有能耐把徐小平和王强从美国非常好的岗位上拉回来,一起创业的时候,我才开始对自己有了内心的认可。有了徐小平和王强的鼓励,我才从自卑中摆脱出来。」
经历了这么多之后,如何从自卑走向自信,俞敏洪自然也最有发言权。

01
一个自卑的人
一定比一个狂妄的人更糟糕
我在北大五年,没有一个女孩子爱我。其实现在想来,这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你怎么知道就没有喜欢猪的女生呢?
就算你被女生拒绝了,那又怎么样呢?这个世界会因为这件事情就改变了吗?
那种把自己看得太高的人我们说他狂妄,但是一个自卑的人,一定比一个狂妄的人还要更加糟糕。
一个狂妄的人,也许还能抓到他生活中本来不是他的机会。但是自卑的人,永远会失去本来就属于他的机会。
因为自卑,所以你就会害怕,你害怕失败,你害怕别人的眼光,你会觉得周围的人全是抱着讽刺打击侮辱你的眼神在看你,因此你不敢去做。
所以你用一个本来不应该贬低自己的元素贬低自己,使你失去了勇气,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的门,都被关上了。

02
摆脱恐惧
是成长的第一步
当我从北大辞职出来以后,作为一个北大的快要成为教授的老师,马上换成穿着破军大衣,拎着浆糊桶,专门到北大里面去贴小广告的人,我刚开始内心充满了恐惧,我想这里可都是我的学生啊,果不其然学生就过来了。
「哎俞老师,你在这贴广告啊。」
「我说是,从北大出去自己办个培训班,自己贴广告。」
学生说,俞老师别着急,我来帮你贴,我突然发现,原来学生并没有用一种贬低的眼神在看我,学生只是说,俞老师我来帮你贴,而且说,我不光帮你贴,我还在这看着,不让别人给它盖上。
逐渐我就意识到了,这个世界上,只有你克服了恐惧,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你才能成长。
也正是有了这样慢慢不断增加的勇气,我有了自己的事业,有了自己的生活,有了自己的未来。
所以我希望你能够认真地想一下:
我内心现在拥有什么样的恐惧,我内心现在拥有什么样的害怕,我是不是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因为这些东西,我的生命质量是不是受到影响,因为这些东西,我不敢迈出我生命的第一步,以至于我生命之路再也走不远。
我们一生有多少事情,是因为我们不敢所以没有去做的。

03
我是如何从自卑走向自信的?
从自卑走向自信,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解决起来方法并不复杂。
其实,我就做了两件事:
第一个是自我思想解放。
所谓的思想解放,其实就是「我不跟你们比了」,因为自卑的根源就是总和别人比较,当你意识到“我就是我,我跟别人不一样”的时候,你就不会跟别人比成绩、才能和其他东西,自卑的感觉就会慢慢减少。
第二个要做的就是建立自信的支撑点。
所谓建立自信的支撑点,就是你要在某个方面慢慢地做到跟别人一样好,甚至比别人更好:
比如说我在北大的时候,最后两年我就拼命背单词,结果背到大学毕业的时候,我的词汇量已经是全班第一了,有同学来问我单词,我就跟他们解释这个单词的词义,不用查字典,同学们就开始用一种赞赏的眼光看我,我就这么建立了一点自信。
还有,我在北大读了大量的书,以至于在知识积累方面,不会比我的同学差到哪去。然后,我一直坚持写东西,大三大四的时候就有一些诗歌散文在报刊上发表。尽管我不管是在英语学习、英文原著阅读、还是对某个领域的深入研究上,比我的同学还差很多,但是我已经建立了某个自信点。
大学毕业后,我又开发了一些其它的才能,比如说教书的才能,做了新东方之后,发现自己有领导、管理才能等等。
这些加起来,就把我从一个自卑的人慢慢地转回到一个自信的人。自从我变得自信以后,即使现在我对某些领域依旧感到一无所能,但是因为我知道我行在什么地方,所以我一直能保持自信。

04
一个从自卑走向自信的人
才会拥有真正的自信
大家或许都认为自卑和自信是两个对立的概念,一个自卑的人通常没有自信,一个自信的人,又像是不会自卑。
但是,其实只有一个从自卑走向自信的人,才会拥有真正的自信。
我们生活中会碰到一种人,他们从小到大没有经受过任何的挫折,一直很聪明,成绩很好,才华出众。这样的人一般都会表现得非常自信。如果这样的人一辈子都有才艺有能力,也没有遇到任何困难和挫折,当然很幸福。
但是,其实大多数人不可能一直这样,不管你是天才还是全能,都一定会在未来的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和挫折。
当这些人遇到挫折时,大部分的人就会开始变得很颓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觉得社会不公,变得怨天尤人,仿佛原来整个世界的阳光都是他的,但现在是一片黑暗。
这样的人到最后,极有可能因为没法面对现实中的问题,慢慢地进入抑郁、痛苦、绝望的状态。
我真的看到过一些这样的人,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但等到步入社会、走向中年后,发现自己人生处处是困境,最后就陷入了颓废和忧郁,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因为少年时的自负和自傲,其实是一种表面现象,只不过是因为年少时成功来得太容易而产生的一种错觉。
这种是自负,它是虚假的自信,不是真正的自信。
一个自信的人,假如说他是 100 分,他会给自己打 90 到 105 分;一个自卑的人,可能自己明明有 90 分,但是只给自己打 60 分;那一个自负的人呢?就是明明自己只有 90 分,却给自己打 190 分。
自信到底是什么意思?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有深刻了解,经历了世事风云后,能够清楚地明白自己能否应付社会上各种风云变幻和人生中的艰难困苦,同时也能够深切理解自己内心,并且把能力用到恰当地方的一种人生态度。
一个人经历过自卑,经受过打击和挫折,最后得来的自信,才是真正的自信,理性的自信。
愿每个人都拥有自信。

Reference:
1.《俞敏洪:变革需要一瞬间突破的勇气》
2.《俞敏洪:一个自卑的人如何拥有自信?》
3.《【视频】俞敏洪:自卑比狂妄更糟糕》
4.《俞敏洪:成功总是偏爱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
5.《俞敏洪:生命是一种勇气和姿态》
本文来源:公众号 @粥左罗,作者粥左罗。
TO BE, TO UP,这里是50万年轻人的成长充电站。运营者粥左罗,90后,毕业四年从服装店员做到成功创业,从月薪2300到月入20万,坚信成长即财富,只写最接地气的成长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