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新东方“不做”的事,是未来成长成为与新东方比肩的教育机构的基础。现在,新道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周前进打算未来跟进。
作为新东方坐标研究院的第一期,周前进是一位希望成为下一个新东方的企业家。不过,信道科技的“起点”确实令人羡慕。
公开资料显示,新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用友集团的重要成员企业,为本科、高职院校提供实践教学解决方案和教育云服务。
上周六,在用友集团“数字企业智能服务——2018全球企业服务大会”教育分论坛上,周前进以余洪敏为“榜样”。
一周前,新东方东方坐标研究院正式揭牌。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东方坐标研究院院长于与首批学员进行了三个多小时的授课交流。其中,俞洪敏“新东方上市是中国英语教育的失败”的论断给周前进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信道科技所做的,是在帮助中国教育,尤其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向成功。
语文教育成功的标志是什么?周前进借用了新东方优能中学的案例:新东方2018年财务报告预计达到200亿元,其中优能中学将超过80亿元。但在10年前,新东方创业优能中学的时候,新东方的高管和老师都不会安排孩子在优能中学学习数学和语文,因为新东方自己的人都不相信优能中学。现在新东方的人都说不想学习不想思考,不上大学教育,上新东方有能中学,说明有能中学的项目成功了。
“如果我们连自己的项目都不参与,自己的高管和老师的孩子都喜欢新东方,那么这个项目迟早会失败。“周前进以此为戒,所以新道科技学院给国内高校开设的合作课程一定是值得信赖的项目。
周前进指出,如今企业不断刷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都在采用精兵简政而不是囤兵的模式,追求人少业绩高。如果我们的毕业生,无论是中职、高职、本科还是硕士,从企业毕业都解决不了动手能力和专业素质的问题,企业是不会买单的。企业认为连动手能力都没有的学生,对企业的利润没有贡献。因此,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这在人才培养中必须发挥重要作用。
据说,信道科技为高校提供创新创业教育和商业实践教学解决方案,对创新创业、经管类、会计类、市场营销类、开发类等专业的跨学科实习有不同的解决方案。
将企业真实的业务流程和业务场景移入校园,让学生模拟学校不同组织、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流程,实现“上学上班”和“校内培训=校外实习”;
运用前沿IT技术打造“智慧教育”,将信息化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塑造学生探究式学习环境;
成立“教师培训学院”,培训教师,提高他们的产品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
以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改变“学生学、教师教”的场景,以实训课程为核心,通过学、训、赛、创的线上线下结合,培养提升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素质和能力;
通过新的实践教学云平台,开展校企课程协同开发、专业联合育人、实践教学大数据应用,充分利用产业资源,服务高校高水平专业建设,支持地方政府共建
周前进认为,“今天有太多学校选择了太多的技术服务公司,比如说,我会CAD,或者我会成本分析,资金预算做得好,就找一家技术服务公司做成课件、做成试题。这样的公司应该尽快退场。技术本身不能创造教育内涵,不能创造教育特色,技术一定要为我们的培养目标去服务,技术可以创造商业模式,但技术服务公司创造不了中国教育的进步。”
周前进表示,未来人才一定是会设计、会制造、懂商业的综合体。今天任何一个产品的设计都一定包涵着非常多的设计知识,也一定包涵非常多工科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而且设计者必须懂商业。因此,大学生毕业后应该是交叉型、复合创新的人才,至少应该是D(新艺术)T(新工科)B(新商科)一体化协同创新的人才。
据称,在实践教学、共建教育、社会服务的基础上,新道科技将实施混合所有制模式,希望与全国所有院校能够实现共研课程、共育师资、学分互认、教师互聘、中高本硕贯通培养,形成教育新生态。
“新道的责任就是人才培养。我们不仅帮学生毕业,也不仅是帮学生提分的,我们比新东方和好未来更加高尚。”周前进说道,“新东方、好未来只帮学生提分,我们是让他们人生变得更加美好。我们要加强社会服务,希望新道在社会服务当中真的能帮实体经济和经济发展助力,我们也希望当地企业都能活下来,还能基业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