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穆公
当外界普遍认可其仍停留在百亿补贴定律——真香的时候,拼多多在3Q20季度实现盈利(非GAAP),超出市场预期;同时,公司将继续重金聚焦农业的前、中、后环节,未来可能想让“买菜”这一新业务重回“进五环”之路。那么,随着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投入,拼多多是如何悄然实现盈利的呢?是里程碑还是昙花一现?
昨晚公布的
怎么盈利的?
三季报显示,在非GAAP下,即股权激励因素主要消除后,拼多多3Q20的经营亏损为3.4亿元,加上利息及投资收益、汇率收益、政策补贴等其他收益后,归属于股东的非GAAP净利润为4.7亿元。上个季度,这一数字为-7700万,已经接近盈亏平衡点。在价值投资的传道者巴菲特看来,股权激励不就是企业的成本吗?的确,股权激励相当于企业当期本应支付的费用,上市后以股权形式“延迟”由企业和二级市场“支付”,缓解了企业当前的压力。那么,拼多多本季度在R&D的营销、行政、管理岗位支付的股权激励是多少?约9.56亿元,同比增长43%,与上季度基本持平。
这9.56亿对当期现金没有任何影响。拼多多本季度经营现金流为83亿元,处于历史高位,上季度为55亿元,去年同期为26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净利润的来源,是在加上和减去一些应收应付项目后得到的,包括股权激励、折旧和摊销等非现金项目。正是因为商家在3Q20季度的广告投放意愿增加,平台获得了充裕的经营现金流,股权激励被控制在历史水平,才使得每股EPS收益接近盈亏平衡,本季度为-0.16元,去年同期为-0.5元。
薄利多销的效果让拼多多商家看到了广告的ROI。宏观数据显示,今年截至9月30日,全国快递包裹量同比增长了27.9%,但在线实物商品销售额增速只有15.1%。这说明客单价在下降,小件商品主要支撑了包裹量的增速。,存在疫情和拼多多因素,主要来自新用户涌入购买农产品和日用品。10月初,平台日订单量峰值突破1亿单。
第三季度,拼多多年度活跃买家数达7.3亿,较上季度增加4800万。相比之下,这个数字非常接近阿里巴巴同期7.57亿的年购买量,后者环比增长1500万。拼多多人均年消费达到1993元,较上月增长136元,是上月以来最好的一个季度。这些现象推高了GMV的增长,连续12个月的取现率货币化率在经历了第一季度的2.8%和第二季度的2.9%后,在第三季度回到了3.0%的历史高位,使得其营收和经营现金流大幅增长。
盈利是战略需要吗?
农业产业链主要包括生产、运输和消费。过去拼多多专注于流通,通过建立农产品预测平台,反向指导生产,供需匹配,试图向生产端渗透赋能。毕竟农产品和服装品类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有“趋势”,都怕“压库存”。现在,这个供应链的构建开始展现出更多的延伸可能性。例如,在这次金融分析师会议上,许多分析师对品多多的新杂货购物业务表示关注,这是一个基于当地位置的生鲜食品采购渠道。它从二三线城市起步,上线仅三个月左右,目的是增强用户粘性和信任度。不久前,生鲜电商行业传出郭毅生鲜破产重组的消息,让外界对华润有了新的认识
ize:15px;">根据拼多多管理层的意思,不会给买菜业务单独分配营销预算,而是算在电商整体营销预算里通盘考虑。三季度整体营销费用历史性地突破了100亿元,但同比增长率(46%)和营销费用率(70%)均低于二季度(49%,75%),即买菜业务没上线时。这可能说明,作为一个起步阶段的业务,买菜没有产生规模化的营销支出,但也尚未产生规模化收入。这样看,买菜业务更像是拼多多整个农业供应链的一个延伸,甚至都算不上一个新业务。拼多多过去一直重点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在新的业务延伸方向下,需要它额外投资本地仓储与冷链设备,以4PL身份组织物流服务。这也应该算在农业基础设施总盘子里。2019年该平台农业GMV是1360亿元,管理层预计今年能达到2500亿。如果按照1.6万亿估算该平台2020年GMV,农业相关销售占比将超过15%。
可以说,农业是拼多多的一个赌注,也是它脱离电商夹缝生长局面、重新开辟一片领地的最重要方向。合理的逻辑应该是,管理层看到了平台盈利的可预期性,才尝试进一步延伸农产品供应链的价值和建立多元化分销体系。单季盈利是一种战略需要,不是当前目的。
拼多多的节奏感
近几年,外来人口回流是全国性的普遍趋势。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下图),2015年是流动人口曲线的一个拐点,当年全国流动人口2.47亿达到峰值,这之后开始缓慢下降,城镇人口比重的增速相应开始放缓。今年的疫情、外贸等因素会进一步强化这种趋势。农业电商成为这批回乡创业者适合的再就业方式。

拐点所在的2015年正是村淘起步发展阶段,村淘还被纳入了当年的“双11”,但后续由于阿里巴巴整体战略更偏向于品牌升级与引进国际品牌,再加上当时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等主、客观因素,村淘项目尚未取得外界预期的出色成绩。这给后来在传统电商夹缝中生存的拼多多留了一条小路。后来,农业电商得到政策大力扶持,成为一种政治正确。与之相伴,拼多多加大农业投入力度,用农产品敲开了“五环内”用户的门。
今年6.18大促,拼多多避开天猫和京东的锋芒,调整补贴策略到生活用品与农产品等低客单价类目;刚结束的双11,它也没有加入GMV数字比拼。根据第三方星图数据(目前只有单一数据源,如果对其信任的话)对11月11日的电商监测,当天全网GMV是3300亿左右,拼多多份额大概只有6%。拼多多选择一边通过常态化的百亿补贴提高GMV与用户数增长的声势,一边大力度投入长周期、回报慢的农业基础设施,建立细分类目下的护城河,坚持自己的节奏,需要一定的战略定力。
如果把拼多多看作一个价值投资者,他现在做的正是长线布局,只不过投资的是他自己。三季度在非美国会计准则下的盈利更像是新任CEO陈磊向外部投资人解释:在保证GMV、MAU、收入、经营现金流等重要数据增速的前提下,他有能力接近或实现盈利。但我并不认为他到了要利润空间的阶段。虽然盈利让拼多多股价单日涨幅超过20%,不过盈利应该不是他现阶段的目标,至少在农业领域还有更重要的问题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