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刘惠庆,新华社刘惠创业板

证券时报记者汤唯

大连作为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GDP连续多年位居东北第一,也是全国少数几个提出建立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城市之一,在金融创新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大连最早提出的“保险期货”模式,已连续六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数以千计的农民从中受益。

大连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动企业上市为契机,加强企业上市培育,形成企业上市长效梯队结构。

在“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推进的关键时刻,大连资本市场将如何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近日,《证券时报》“献礼建国,资本市场风光”大型主题报道采访团走进大连,与大连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于海莲畅谈,回顾大连资本市场发展成就,共商利弊,展望大连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献礼建国一百周年。

全面落实改革目标

推动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

证券时报记者:资本市场改革全面深化。大连证监局如何推进各项改革任务?

海联:大连证监局全面实施注册制改革,努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2020年以来,大连有两家企业开工;辽宁成大首次分拆中国新三板上市公司已获交易所批准;新增公司债券184.2亿元,同比增长254%。另有2家科创板、创业板公司IPO已注册,计划近期发行上市;三家上市公司均已参加非公开发行,预计融资不超过43.7亿元。

在化解存量问题和风险、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方面,大连证监局积极推动政府发行《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建立上市公司服务秘书制度,为上市公司提供协同对接服务。大连地区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工作开了个好头。与此同时,影响上市公司质量的主要规范性问题也得到了坚持不懈的把握。连续五年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作为双抽查的重点内容,落实“退市一批、重组一批、整顿一批”的工作思路。3家无望纾困的上市公司已退市,各方通过司法重整程序争取到了对a *ST上市公司实施全面债转股的支持,彻底化解了其退市风险。

证券时报记者:大连证监局在推动推动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有哪些做法?

海联:大连证监局紧密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和职责定位,切实落实资本市场服务辖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应对疫情冲击、培育优质后备企业、推动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化解现有公司风险等方面更加积极有效,得到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的充分肯定。

疫情期间,对复工情况和困难需求进行了6次摸底统计,推动当地政府出台减税降费扶持政策,与各公司建立一对一联系机制。积极传递证监会和交易所的优惠政策,体现监管的灵活性和温度,协调银企对接,帮助相关上市公司化解债务困难,督促协助高风险公司稳定控制风险,推动两家公司

px;">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大力推进“结对帮扶送金融下乡”活动。大连证监局创新扶贫工作思路,联合大连市扶贫办、大连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大连市证券业协会、大连市期货业协会、大连市基金业协会共同组织发起“结对帮扶-送金融下乡”活动,旨在倡导大连辖区内的证券、期货、私募基金经营机构与大连市128个低收入村联系对接,采取“一村三机构”方式结对帮扶开展扶贫攻坚工作,利用金融平台,实现资源要素的合理分配和双向流动,解决低收入村脱贫增收问题。引导辖区机构持续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战略,采取金融扶智、党建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公益扶贫、消费扶贫等多种举措,助力全市低收入村提前3个月全部实现“脱低”摘帽。


证券时报记者:大连首创“保险+期货”模式深受市场好评,连续6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目前在这方面还进行了哪些探索?


于海联:大连证监局探索运用“保险+期货”模式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积极推动实施大连市普兰店区低收入村玉米“保险+期货”精准扶贫项目,指导安粮期货大连分公司充分发挥风险管理专业能力,联合人保财险在大连下辖的庄河市开展猪饲料价格“保险+期货”项目,惠及91户养殖户2.7万余头育肥猪,养殖户承担保费12万元,其余由大商所、大连市政府补贴支持,获赔金额达316万余元,单头猪净利润增加约10%,有力保障了养殖户收益,也为地方农业生产风险管理提供了第一手实践经验,取得了良好反响及社会效益。


“保险+期货”精准扶贫项目成功理赔,打破了农民“看天吃饭、因灾致贫”的窘境,极大地稳定了低收入村农民收入,也为大连市农业生产风险管理提供了实践经验。


积极有为


打造企业上市长效梯队


证券时报记者:大连证监局在发掘、培育和促进企业上市挂牌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目前辖区企业上市后备情况如何?


于海联:近两年,大连证监局紧紧把握注册制改革和IPO常态化发行的重要机遇,把加快企业上市、扩大直接融资放到更突出的位置,支持引导更多优质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


一是建立合作机制,完善政府、监管机构、企业三方联动机制,落实企业上市“专班制”,提高资源整合和企业服务能力。


二是与沪深证券交易所签署建立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协议,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和座谈交流。通过线上线下对上市后备企业宣讲证监会、沪深交易所上市相关政策、规则,帮助企业及时掌握最新政策和要求,提升规范运作意识。


三是施行高效、便利辅导监管工作举措。即报即备案,即报即验收,依法加快上市流程。


在打造企业上市梯次培育体系等有效举措持续推动下,2020年以来大连辖区新增8家备案企业,后备梯队初步形成。豪森股份科创板上市,成为大连首家科创板企业,结束了大连4年无新增上市公司的历史。连城数控挂牌新三板精选层,成为东北首家挂牌新三板精选层企业。


截至目前,辖区创业板企业德迈仕和科创板企业科德数控均已通过证监会注册。预计今年还有4~5家企业进行申报。


证券时报记者:在充分发挥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价值和作用上,当地还有哪些潜力可挖?


于海联:资本市场作为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的重要枢纽,能够为不同类型、不同生命周期科技型企业提供全方位投融资服务。近几年,在加快创新战略的引导下,大连辖区涌现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部分企业“硬科技”产品攻克重点领域,打破了进口垄断。为更好地推动科技与资本的融合,未来大连证监局将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促进创新资本形成中的独特优势,坚持双管齐下:


一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夯实多层次资本市场塔基。推动大连区域性股权市场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支持“双创”企业融资、增强金融服务普惠性方面的作用。


二是加强与大连市创新创业创投服务中心合作,合力打造辖区科技企业直接融资综合服务平台。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针对性、差异化的服务,引导、帮助企业利用好多层次资本市场,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实现以金融资本赋能科技创新。


多措并举


强化“看门人”职责


证券时报记者:在防范化解资本市场风险方面,大连证监局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于海联:2020年,大连证监局继续贯彻“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遏制增量与化解存量并举,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在防范化解上市公司重大风险方面,提高风险应对前瞻性和联动性,对2家救助无望的上市公司实施市场化平稳退市,支持某*ST公司通过司法重整程序实施全额债转股,辖区首家上市公司破产重整顺利完成,该项工作创造了多个业内第一。压实风险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主体责任,引导个别公司控股股东积极主动担当作为,置入优质资产,成功化解公司面值退市风险。全年风险类上市公司从14家减少到10家。全年高比例质押公司从8家减少到5家。


防范化解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重大风险方面,加强非现场监管,提升辖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合规风控水平,实施分类监管,年均监测辖区证券、期货类数据报表1900余张,近3年共对各类机构采取行政监管措施20余件。突出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平稳有序化解辖区机构风险。


证券时报记者:打击资本市场违法,落实“零容忍”要求,大连证监局有哪些做法?


于海联:大连证监局坚决贯彻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总体部署,按照“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工作方针,依法从重从快从严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不是对某些违法违规案例的“零容忍”,而是对全部恶性违法违规问题的“零容忍”。大连证监局对各种恶性违法违规问题进行全方位打击,全面抓实有关公司和个人的相关责任。


2020年以来,共计查办案件10起(含2019年结转6起案件),其中已结案2起,移送审理3起;内幕交易案件立案4起,建议处罚2起,较近3年均实现较大突破;新增交办案件2起,接收违法违规线索立案1起,初查1起;协查案件6起,外调资料30余次;发放监督检查通知书100余份、银行查询单60余份。


多管齐下


筑牢投资者权益保护防线


证券时报记者:在投资者教育与保护、构建良好市场生态等方面,大连证监局做了哪些工作?


于海联:大连证监局通过增强投资者教育普惠性、提高投资者服务质量,整合监管资源,发挥联动效应等,提升辖区投资者保护工作效能。坚持践行和贯彻“大投保”工作理念,完善投保工作机制。通过召开投资者保护领导小组会议,强化外部合作工作机制,将投保的新理念、新思路及时传递给地方相关政府部门和市场主体,督导上市公司、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等市场主体,严格履行投资者保护的首要责任。


2020年,大连证监局组织了“3·15”、“5·15”等专项活动,普及新《证券法》,结合注册制、退市制度改革中心工作,提升上市公司质量,防范债券违约风险、私募基金风险,防范打击场外配资、“杀猪盘”骗局等投资者重点关注事项等。开发各类线上投教产品,开展大连辖区《证券法》线上知识竞赛活动。组织开展“股东来了2020”知识竞赛活动。组织开展投教产品征集活动,2020年共收到12家证券经营机构报送的20余件投教产品,择优选择5件,供辖区投教基地等单位宣传使用。


在纠纷化解方面,协调大连中院与中证资本市场法律服务中心就天神娱乐证券虚假陈述案开展诉调对接工作,切实拓宽辖区投资者合法权益救济途径。指导中证大连调解工作站完成“完善证券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践研究”调研课题。2019年和2020年共登记调解案件113件,受理调解案件95件,调解成功88件,投资者获赔金额63.3万余元。


以高质量党建


引领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记者:大连证监局在将党建落实到行动上、融入到工作中,有哪些好的做法?


于海联:近年来,在中国证监会党委的领导下,大连证监局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业务发展。立足本局实际,调整党支部设置,推行“支部建在处室、处长兼任书记”的工作机制。先后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风问题专项整治等集中教育。连续三年常态化开展能力建设活动,持续开展干部思想动态分析、班子成员谈心谈话全覆盖,以及在业务处室之间开展交叉廉政监督等工作。


强化党建与业务深入融合。每月局务会既听取各处室业务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又听取各支部书记党建和廉政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布置工作时既明确监管业务工作思路和重点,又督促指导党建工作开展。牵头以“新形势下党建与监管业务深度融合”为主题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分析问题和不足,探索推进思路和具体对策。


通过抓思想、带队伍、转作风、提能力、强监督,大连证监局把党建工作与监管业务紧密结合、与发挥好派出机构职责作用紧密结合,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促进监管工作的强大动力,在防控辖区资本市场风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推进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举措落地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证券时报记者:在提高党建工作质量方面,大连证监局有哪些新思路、新做法?开展了哪些党史学习活动与教育?


于海联:大连证监局推动提高党建工作质量,首先完善党支部工作制度,提高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其次,进一步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和战斗堡垒作用。联合大连商品交易所开展支部书记集中培训,不断强化支部书记主业主责意识,压紧压实对支部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对群众的组织、宣传、凝聚、服务职责,党支部工作更加规范有力。第三是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突出理想信念宗旨教育,组织参观“周恩来总理在大连”纪念展室,缅怀学习周恩来总理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各党支部主动“走出去”,组织参观瓦房店市复州城家风教育基地、观看党建宣传片《旗帜》、赴庄河市黑岛镇参观甲午海战遗址,激励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大连证监局按照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做实“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全面铺开、走向深入。大连证监局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会议再强调、支部多形式学习交流、精心打造“支部园地”等形式,扎扎实实抓好党史学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