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什么是创业,李世龙创业个人电影

2020年,普洱市教育体育局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下,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重点,以创建文明校园为主线,高水平统筹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融入教育全过程,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广泛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努力成长为对民族复兴负责的时代新人。

做好“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

今年3月至4月,全市所有中小学以线上方式在校级和县(区)级开展“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全市中小学参与率达到100%。各县(区)向市文明办、市教育体育局推荐45名“新时代普洱好少年”候选人。

6月1日,“普洱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会暨学习宣传报告会在思茅区举行,李立奇、罗获评20个“普洱新时代好少年”称号,其中卢伯善、李立奇入选“云南新时代好少年”,卢伯善被推荐为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候选人。

全市各中小学还利用宣传栏、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进行广泛宣传,组织主题班(队)学习宣讲630余次。全市掀起了学习宣传“新时代普洱好少年”的热潮,在未成年人中形成了“人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时代新人”的局面。

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

引导未成年人识别“红色基因”。组织思茅市中小学生参观“红星照耀中国”展览,在普洱博物馆、市档案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红色电影,利用班(队)会讲述党和国家的历史、烈士的英雄事迹850次。

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教育活动。清明节期间,组织中小学生通过“致敬2020清明”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全市参与活动、留言20余万条;“全国哀悼日”当天,我们组织学校观看了以“少年强中华”为主题的2020年电视专题节目《开学第一课》,普及防疫知识,弘扬抗疫精神,在全市中小学营造了“传承红色基因”的浓厚氛围。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

开展经典阅读活动。全市所有中小学均采用晨读、午读方式开展《三字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 《大学》等经典阅读;清明节、端午节期间,线上线下开展了86次中华经典诵读和竞赛活动。

继续开展戏曲等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思茅市中小学邀请著名戏曲艺术家苏进入思茅三小学、思茅七小学,演出话剧《穆桂英打雁》等10余部剧目24次;邀请书法大师陈云科入校开展培训87次;邀请李世龙等教练入校开展中国武术训练26次;邀请毛良等国画名家入校开展培训14次。

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与实践活动。学校通过活动引导未成年人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思茅区和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组织学生参观了杨、名人故居等传统历史文化古迹和遗址,以及万亩茶园,开展研学实践活动60余项,参加学生2400余人。

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广泛地

>

组织未成年人参与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14所建成区学校组织640余名学生到兰花、过街楼等社区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倡导公筷公勺”“文明健康有你有我”等活动。思茅一小、思茅四小等学校到社区看望孤寡老人、孤残儿童,开展“亲情关爱”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25场次,860余人参加。


组织未成年人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思茅四小、思茅一中等学校到市图书馆、思茅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小小图书管理员”等学雷锋志愿服务体验活动1070人次。思茅六中、思茅一小等学校组织“小小讲解员”到科技馆开展科技知识讲解36场次,服务观众800余人次。


开展“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


在校内开展“劳动美”活动。各中小学校结合学校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劳动知识、劳动技能等班(团)队主题教育实践活动340场次。组织学生清洁校园环境、植树美化校园共6400余人次。


在校外开展“劳动美”社会实践体验活动。各中小学校到街道、社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160余场次;各乡(镇)学校利用勤工俭学基地开展茶叶种植、加工等劳动体验43场次。


开展“我是小小劳动者”职业体验活动。思茅青少年活动中心充分利用学校劳动实践基地开展蔬菜、茶叶种植等劳动实践;思茅区倚象镇14个村小学开展种茶、采茶、茶叶加工等劳动体验活动。思茅六小等学校开展“我是小小劳动者”石斛、中草药种植等职业体验21场次。


开展选树“劳动小能手”典型活动。全市评选出“劳动小能手”286人。通过各种劳动及职业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树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信念。


开展“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通过学校开展活动。各中小学校均配有心理咨询室。胡琦振、许多等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到思茅一中、思茅七小等学校开展“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15场次,参与人数3000余人;开展“轻松备考”心理辅导讲座17场次,参加人数3700余人。


通过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开展活动。建有市、区2所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2场次,参加人数120余人;开通心理咨询、危机干预24小时服务热线。


利用社区开展特殊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各社区利用“家长学校”积极对留守儿童、单亲儿童、孤残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素质训练活动。


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全市各中小学校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各县(区)、各学校层层动员部署,狠抓工作落实,利用普洱日报、普洱广播电视台、校园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广泛宣传,营造争创文明校园的浓厚氛围,全市中小学校创建参与率达100%。


通过2017-2020年的持续推进,实现全市中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小学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全覆盖,使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成为普洱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响亮品牌,目前普洱市共有1所全国文明校园、8所省级文明校园、140所市级文明校园。


开展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


大力整治校园整体环境。今年2月以来,普洱市教体局、市卫健委统筹实施“疫”线防控“硬”措施,在各学校开展“大扫除”等环境综合治理。


强化食品安全管理。普洱市教体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对全市各所学校食堂进行考核验收。


扎实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各中小学校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加强分类摸排,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开展“大清扫、大消杀”,扎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各学校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配置分类垃圾箱,思茅区将思茅二小作为垃圾分类的示范点。


严格落实控烟措施。全市各所学校在“世界无烟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无烟宣传,参与人数达18.9万人次。通过烟草危害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拒绝吸第一支烟。


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城”活动


普洱市教体局要求各地各校积极发动,精心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 共创文明城”活动,充分利用普洱市30余万中小学生这一群体,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广大青少年在提高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的同时,把活动延伸到家庭和社会,使学生、家长和社会共同受教育,不断提高和扩大市民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和满意度,扩大市民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参与面,使学校、家庭、社会互相影响,推动学生文明、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为普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积极贡献。(罗诗旸/文 编辑:陶平)


关注普洱日报抖音号,观看精彩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