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吉利三次转产的时间 吉利创业是从1987年开始

电影《闯入者》让很多经历过“三线建设”和“内分支建设”的人感同身受,耳目一新.外敌入侵时,为了保住救亡图存的资本,数百万东北和沿海地区的人来到这里,在国家腹地建立工业大后方。几十年后,他们融化成了新一批“四川人”。

1958年中苏决裂,使中共中央开始考虑建设西部大后方的战略问题。1964年,美国军舰与越南海军鱼雷快艇发生冲突,北部湾事件爆发。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两次指出,我国经济命脉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不利于备战。各省要建立自己的战略大后方,这是三线建设的原点。从1964年到1980年的17年间,中央政府在三线建设上投资2052亿元,建成大中型工业项目1100多个,移民数百万人。

四川是三线工厂最集中的省份之一。据统计,当年随三线工厂进入四川的工人、技术人员、干部有40万人。这其中包括成都420厂的数万名工人及其家属。

成都420厂曾经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军工企业之一,最辉煌的时候有2-3万工人,10万家属。当时双桥子基本属于420厂。如今,除了几千人搬到新都外,大部分工厂都消失了,工厂被房地产开发商买走了,宿舍区也一个个卖完了。能搬走的工人都搬到了成都的各个角落,还有一部分人没有搬走,在这里度过余生。

成都420厂办公楼

420厂于1958年从沈阳迁来,主要产品是飞机发动机。420是他们的代号,在过去几年里一直保密。当时所有的通信都要写成“77号信箱”……420工厂搬迁到四川,是当时国内庞大三线工厂计划的一部分。为什么要从沈阳搬工厂?因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当时敌人已经把沈阳的工厂作为目标,轰炸了一次,工厂已经暴露了。搬到四川后,我第一次打电话给新都机械厂。其实这个工厂在双桥子,所以叫保密。

东北人带来了全套东北家居用品和东北生活方式,有些人甚至带来了腌制酸菜的坛子。厂区面积很大,有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甚至721工人大学的全套学校。有医院、邮局、粮店、派出所,除了没有火葬厂和刑部。生活是统一的。所有的人都说普通话。这里谁说四川话都被人看不起。事实上,他们很少和当地的四川人打交道。双桥子虽然离成都市中心不到十里,但离420厂的人很远。如果他们去市中心,他们会说:“我去了市中心”。1964年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吃不饱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420厂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成都420厂大门外的了望塔

好景不长,420厂的好日子要到80年代中期才会过去。彭元金回忆,1983年,已经是总厂不分分厂,分厂不分车间。所有单位都得自己找米。420厂改装的民用产品曾经很有名。1987年,420厂生产的双燕冰箱的冰箱票是一张400元起的票,必须由客户取得。买冰箱,你得坐在小板凳上排一晚上的队。结果质量问题暴露出来,最后产品崩了。

成都420厂办公楼

现在当你走进420工厂,停留在今天的宿舍区,你会有一种感觉,就像电影《24城记》的编剧翟永明说的,一切似乎都在20年前停止了。单调破旧的楼房,满是各种衣服的窗户,楼下一群群无事可做的中老年人在打麻将。搬出宿舍区后,420厂的很多老工人分散到成都郊区。房子更大了,但是老朋友更少了。建国后来到四川的这一代工业移民,已经悄然融入了这座西南大都市。他们和这个城市的其他老人没有什么不同,衣着朴素,饱经沧桑,只有三三三五四坚持说东北方言。

内容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