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大学生创业补贴政策,江西南昌创业扶持政策

“毕业后,我想找一份好工作!”“毕业后,我想攒钱买房!”又是一个毕业季,南昌各大高校的毕业生将告别生活了四年的母校,告别大学宿舍里的挚友,告别多次呕吐的食堂,奔向人生的另一个“战场”。

近年来,南昌本地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上升。是什么让他们留在南昌?美味的食物、良好的生态环境、快速发展的生活设施,都是吸引国外注册毕业生留在常的原因。

此外,记者了解到,南昌对高校毕业生留在当地就业是有诚意的:青年人才就业生活补贴、贴息、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也降低了不少在南昌就读学生的生活成本。南昌正成为青年人才就业创业的热点。

留下来,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去年,南昌本地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超过30%

记者了解到,2019年南昌市就业创业论坛公布并透露,近年来南昌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率逐年上升。其中,2018年南昌本科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超过30%,流出程度有所缓解。江西省各大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也证实了这一点。

南昌大学2018届毕业生中,34.45%在省内就业,75.21%在南昌就业。2017年就业毕业生中,本科毕业生占全省33.25%,留在南昌的占27.25%。2016年就业毕业生中,26.2%在省内就业,15.2%留在南昌。

2018年江西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较2016年南昌就业率增长约6%。南昌航空大学2018届毕业生近30%在本省就业,是近年来的新高。其中,全省就业毕业生留在南昌的占76%。

南昌工程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曾晓辉也向记者透露,预计2019年南昌市毕业生就业率将大幅提升,比去年提高7%左右。

留下来,保证已经到位

青年人才每月生活补贴最高可达1500元

“我们让大学生留下来,就是考虑大学生有什么困难要留下来,用真心留住大学生。”南昌市就业服务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许说:让青春在这里聚集,让活力在这里涌动,让梦想在这里实现。

连日来,记者走访南昌,了解到南昌留住人才的诚意凸显:为取得国家承认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的中专以上院校毕业生和青年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实行“零门槛”按需落户。

五年内毕业的高校毕业生为个体户,按规定给予最高10万元的创业担保补贴贷款;属于合伙或有组织共同创业的,按每人10万元的规定标准给予最高不超过80万元的合伙贴息创业担保贷款。对在本市辖区内自主创业的青年人才,将首次领取营业执照并稳定经营一年以上。经认定后,给予他们1万元创业补贴和3年社会保险补贴。

建立青年人才就业生活补贴制度,为新引进(2018年4月28日以后引进)的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生提供毕业后三年内(2015年4月28日以后毕业)到常工作或毕业后五年内(2013年4月28日以后毕业)到常工业园区企业工作的机会。

且已在昌落户的,分别按每人每月1500元、1000元、500元的标准给予为期3年的生活补贴……


留下来,前景广阔


2020年基本建成南昌特色区域创新体系


“当下大学生就业选择的诸多因素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地点、工资水平和职业发展空间。”江西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陈家兴分析说,随着南昌城市整体发展水平和就业环境提升,一线城市不再是大学生就业的普遍选择。在南昌,大学生也可以得到让自己满意的工资和事业前景。


如今,南昌在出台人才新政的同时,还提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装备等四个市级重点推进的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到2020年,南昌市四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突破4800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超过40%。力争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基本建成南昌特色区域创新体系,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南昌的一些发展为广大青年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前景。


不少大学生在南昌就业的行业流向契合了当地经济发展的趋势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调整。传统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的毕业生,逐渐转向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制造业仍然是吸纳了最多毕业生的行业,但比例逐年下降。


智联招聘高级副总裁王戈建议,还应该打造个性化城市名片,提高南昌在人才市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外来人才的关注。


职场“小白”


桑文 应届大学毕业生


拌粉、瓦罐汤和赣江夜景令人流连


现年22岁的九江人桑文是南昌一名应届毕业大学生,目前在北京市盈科(南昌)律师事务所工作。桑文向记者表示,初来南昌上学时总是经常跟老家的朋友唠叨“你们等着我啊,我可能大学毕业之后就回去了。”他们也总是发出“回家的诱惑”:赶紧回来,回来接着一起嗨。


“在那个时候,我真的以为自己毕业之后是要回家。”桑文说。但是,4年后,对这座城市自然产生了感情,逐渐也就有了归属感,便决定留下工作生活。桑文身边的许多大学同学毕业后选择去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打拼,而在桑文看来,南昌越来越好,随着城市框架的不断拉大,城市交通也越来越便捷。“夜晚漫步在赣江边,五光十色的灯光秀投映在周边林立的高楼上,感觉不输大城市,却又有怡然自得的市井生活,让人感到亲切。更别提还有拌粉、拌藕、瓦罐汤、白糖糕……”桑文头头是道地细数起留在南昌的理由。


如今,桑文虽然每天奔忙在林立的高楼间,她坦言,现在跑断腿、磨破嘴,工资收入并不多,但下班后走在熟悉的街道上,与亲友聊“八卦”、谈理想却很惬意。


高技能人才


邹芳忆 毕业留昌2年


实现儿时的飞机梦,传承工匠精神


“没有高技能人才,就没有‘大国工匠’,就支撑不起高质量发展。”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在厂房里回荡,时间一分一秒地在邹芳忆手上的工具下走过……别看农村娃邹芳忆年纪轻轻,却是全世界修理飞机技能水平最高的人之一,曾获得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飞机维修项目优胜奖、荣获江西省“能工巧匠”称号等。而他能取得这样了不起的成就正是缘于他在南昌扎根落户和我省大力培养“赣鄱工匠”。


1996年4月,邹芳忆出生在瑞金市的一个村庄。2013年,他考上了瑞金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15年6月毕业后,邹芳忆想学一门技术,在报考志愿时,看到了江西航空技师学院。想到这个学校一定能看到大飞机,能够圆自己儿时的飞机梦,就报考了这个学校的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


2015年12月,我省为大力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技艺精湛、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队伍,江西航空技师学院组建了一个参加世界技能大赛飞机维修项目的培训班。因为报名人数太多,经过一轮理论考试和一轮实际操作考试,邹芳忆成功入围。2017年10月,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他最终获得飞机维修项目优胜奖。


2017年大学毕业之际,邹芳忆并没有像家乡大多同龄人一样,前往广东等发达省份工作生活,而是扎根南昌进入了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作,而他会一直把这种爱岗敬业、刻苦钻研的精神传承下去。


创业达人


周子聪 毕业留昌8年


创业发展机会多,政策扶持力度大


记者来到了位于南昌经开区的南昌泽楷网络传媒有限公司,见到了一位年轻的“老创客”——周子聪。1991年出生的他戴着眼镜,斯斯文文,像个学生,可谈起创业,却沉着稳重,自信富有朝气。


上大学后的周子聪渴望独立,于是开始在互联网上寻找赚钱的机会。偶然间,周子聪在某网站上找到一个为刚出生宝宝取名的任务,中标将得到168元报酬。周子聪试着投递了自己的想法,没想到,客户一眼就看中了。168元,成了周子聪人生的第一笔收入。


此后,周子聪不断地在网上卖着一个个创意,大三下学期,账上已有了11万元“巨款”。2011年的毕业之际,周子聪打算自主创业。远在吉安的父母坚决反对,希望他回乡考公务员。周子聪专门回家一趟,找父亲深谈,却不欢而散。“我说的他听不懂,他说的我也不爱听。倔劲一上来,我直接回了南昌”。


“在南昌创业离家人近,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的压力比较小。创业氛围浓厚,政府在创业的政策扶持方面力度也很大。”周子聪坦率地说,这座中部省会城市越来越适合年轻人,只要专注与坚持,机会很多。如今,周子聪带领公司经过多年的奋斗,已经成功服务上万家国内知名企业和客户,涉及数十个不同的行业。


【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


文章来源:江西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