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家直销许可企业、22家企业在传销纠纷背景下被“带病许可”,12家品牌相关企业经销商因传销被判刑;35家企业涉嫌团队薪酬。
今年1月9日,国家暂停发放直销牌照,开启史上最严监管的“收紧魔咒”,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百日行动”,对保健品市场进行彻查,但即便如此,仍有直销企业徘徊在“合法与非法”的灰色地带。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茂表示:“今年,我们将继续整顿直销行业。如今,越来越多的直销变成了传销,变成了金融诈骗。因此,这个问题非常严重。今年,我们将继续保持对直销行业的监管,打击传销。”
1990年,直销进入中国。作为向消费者销售产品的一种属性,它的英语和MLM语被称为直销;2005年,直销开始合法化。多年过去了,政府一直对直销模式保持警惕,进入门槛很高。截至目前,仅91家直销企业获得牌照。
据梳理统计,91家直销许可企业、22家企业在传销纠纷背景下“带病领证”,12家品牌相关企业经销商因传销被判刑;35家企业涉嫌团队薪酬。此外,还存在跨品种、跨区域直销、虚假宣传、租赁许可等问题。简而言之,许可证不再是合法直销的保障,而似乎是非法传销的保护伞。
今年1月9日,国家暂停直销牌照发放,开启史上最严监管的“收紧魔咒”,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百日行动”,对保健品市场进行摸底排查。但即便如此,仍有直销企业徘徊在“合法与非法”的灰色地带,导致人们暴利,违规收取入场费,多层次传销.混乱过度了。
1 引人入胜的谎言
南京大学中国直销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董毅仁认为,全健撕开了直销乱象的冰山一角。过去,“童心”原则不再是市场的黄金法则。大多数“动了脑筋”的直销公司,为了赢得客户的信任,都会毫不犹豫地为公司戴上“国家工程”、“百年品牌”、“研究中心”等高帽子,甚至将产品塑造成
三生(中国)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一家以“打造全球健康品牌”为愿景的老牌直销公司,曾在数据中宣称,其思力滋面膜每一滴都产自德国,所有原料均来自欧洲农场。德国合伙人叫德山苻坚有限公司,但据记者调查,这个“德国基因”的德山苻坚并不存在,其真实身份是一家成立于2015年的国内化妆品销售公司。
苏州绿叶的海智崔静系列化妆品号称具有“诱导长寿因子和DNA基因修复”的神奇功效,吸引了无数会员为其点赞。淘宝和JD.COM各大电商仍有售,但最早是2016年12月。该产品被曝涉嫌非法添加进口原料,这是错误的;
在响应百日行动的第32天,计划5年实现50亿元、2011年获得直销牌照的湖南颜地生物在云南昆明被调查,原因是一家医疗美容博物馆调查了2.98万的价格。这款“电气石光谱电动床垫”声称能够“减肥去脂、防癌抗癌。”经核实,颜地生物的各种“准尺寸”二级医疗器械没有注册号,更不用说了
当然,仅仅靠口头销售和言语来牢牢抓住一个客户,也太“幼稚”了。百度贴吧部分会员反映,苏州绿叶公司为了夸大产品功效,误导消费,设计了鞋油清洁能力实验、卫生巾浸泡实验等一系列缺乏科学依据的实验,试图贬低其他品牌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产品;甚至宣传绿叶海尔电器、绿叶特斯拉、绿叶苹果等产品可以内部优惠价格获得。而当你放松警惕的时候,“领导”就会鼓励你抢占会员名额,直到你交了1875元的入场费,那么洗脑就完成了。
>反传销解救师樊京刚告诉《新民周刊》,入门费用门槛不高,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工薪家庭都拿得出,许多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进了圈子成为“第一波被割掉的韭菜”。钱出了,但到这,引人入胜的谎言远未结束,一个个被编织的“暴富神话”,开始彻底颠覆你的价值观。
2018年6月,老牌直销三生公司转型互联网+直销后,其中一个团队2018年就完成了21亿元的销售业绩,在年中大会上,“互联网直销黑马女少帅”执行销售总监王芳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言论:“我一个安徽打工妹,是我们镇上第一个开奔驰车的人,月收入200万元以上,今天作为一家企业的中层站在舞台上,完成了从土鸡到凤凰的蜕变,只能用忠诚二字来诠释。”根据公司内部培训资料显示,执行销售总监也叫二钻经理,但凡级别到了钻石经理以上,都不必亲自做市场,只需从下线的业绩里提成和分红。
2 戒不掉的“金钱游戏”
在董伊人看来,区分正规直销和非法传销,不是看拿牌与否,而是看销售的出发点。如果产品本身好,值得推荐给别人,就是正规直销;而非法传销是不管产品好坏,完全靠“多层金字塔式计酬”发展下线,带动资金盘,即拉人头、入门费、团队计酬。
根据《直销管理条例》规定,直销员的薪酬不得超过产品零售价的30%,而越来越多直销企业给到的“承诺报酬”远超于这个百分比。试问,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
“我手底下有个90后,每个月30万收入,卖产品赚钱太慢了、还费事,想赚钱你要做团队。”绿叶一家上海经销商,正极力劝说刚刚交了入门费的肖女士开启全新的“绿叶模式”,即“金字塔式的拉人头”。据经销商介绍,绿叶会员划分为A区和B区“双轨制”,A区与B区对应点位称为“层”,上下两个点位之间称为“代”,以对碰金字塔式向下发展,奖金分为回本奖、层奖、碰奖和点奖,点奖每日3600元封顶。
加入会员后,首次进货15000元即可成为区域代理商,除进货享受4.5折之外,还可成为独立报单中心,每帮代理入一单补贴60元/单;如果年进货500万,奖励50万宝马一辆,即便一年达不成,3年累计也可获得30万宝马一辆。另外,公司还按照手下的团队单数划分级别,从会员、经理到高级总监、一星董事,对应分红奖励在15%—30%之间。
总之,绿叶模式的套路不靠卖货赚钱,而是下线分红,只不过,作为最传统的传销模式,他仍然需要花力气、费口舌“拉人头获利”。而老牌直销三生公司“花钱等于赚钱”的消费致富计划,属于更高进阶“脱离实物”的计酬系统。“我们首创了排队分钱奖励,就算你不推荐人,没有业绩,也有钱拿。只要抢先占了位子,排在你后面的人每进一个奖励8.4元,1000人就是8400元。”三生公司一名王姓微商告诉记者。
如果你嫌利润少,还可以交39800元升级为钻石VIP,领取更大的排队奖——矩阵奖,“矩阵奖也不需要自己拉业绩,只要后面有新的VIP加盟就能分钱,1-5层每单分红700元,6-10层见单秒接300元,11-16层50元。“三三倍增,就是32亿元!就算只完成百分之一,也有3200万!”反传销解救师樊京刚说,早在今年1月6日,就接到过三生受害人的实名举报,在一张三生钻石领导人的银行卡截图上显示,其月薪就拿了40万,而这个高薪出自管理奖,所谓管理奖最高可拿8代会员销售奖金的55%。
董伊人认为,传销网络运行成本高昂,大量传销人员并不创造价值,而是从网络中层层抽利,最终靠底层新进成员输血,少数顶层成员坐拥巨额财富,拆东墙补西墙,其模式难以为继,但眼下来看,那些妄想“一夜暴富”的人,还不准备从这个“白日梦”中醒来。
2016年10月,证监会发布公告,直指一些公司以即将上市为噱头,利用“原始股”“转板”为幌子虚假宣传,以传销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而参与之人不计其数,六年前获得直销牌照的上海春芝堂,以生产纯天然健康食品为主业,声称只要缴纳1490元的入门费和10200元的加盟费,就可以申请成立91TOP服务中心,并承诺给出春芝堂2000个原始股。
同样,湖南炎帝生物也抛出了“一级代理以上均可获得原始股”的噱头,从一级的3000股到董事的53000股不等,业绩越高,持股越多,但对于炎帝生物的披露,证监会并无相关消息,基本也可断定为涉嫌炒作原始股。反传销协会会长李旭认为,“这涉及金融传销,与静态有固定金额投资获得原始股不同,动态是发展下线的形式,当然,有些乱象中还夹杂着旅游传销、虚拟货币传销甚至物联网传销等等。”

3 被盯上的“牌照生意”
目前商务部网站公示的获牌直销企业只有91家,稀缺,更显直销牌照的珍贵。
董伊人认为,政府出台的两个条例中“不允许多层直销”,与中国直销现实脱节,如果此方式被禁,几乎没有一家直销企业会为了单层次直销而申请牌照。但是,对于想加入又未获牌的“非正规军”,受制于严苛又漫长的审牌程序,开始琢磨起了“牌照租赁生意”。
据统计,目前至少有8家企业涉嫌“租赁牌照”,或与其他企业合作,违规经营,他们大多挂着“战略合作伙伴”“合作方”的帽子,向直销企业缴纳费用,伪装成正规军,疯狂敛财,为直销行业乱象埋下了一颗“地雷”。
2017年3月,亿家宝以事业部名义挂靠上海春芝堂涉嫌传销,不仅将其宣传视频和公开资料统一更改为拥有直销牌照,更是假借直销名义发展下线,只要缴纳会员费4760元,就可以一年兑换四次旅游,还能按照“3:3复制15层”的拉人模式,轻松赚上数千万。随后亿家宝与春芝堂合作终止,合法直销的谎言不攻自破,但无牌企业沦为“租客”不是个案。
在“亿富通传销案”中,其授权青岛东方亿家公司为其直销服务网店,东方亿家每月向该企业缴纳30万到50万元不等的费用,名正言顺地干起了传销业务,案发时,发展会员10余层、人数逾千人;另有“康力多多”传销案、“向日葵”系统传销案中,也有合作伙伴利用该直销企业的直销许可证进行非法传销。
那么,无牌企业为何要挂靠直销且渐成顽疾?首先,无非是企业生产规模较小,无拳头产品,甚至有过违法违规经营记录的中小型企业,在无法获牌情况下,只能通过挂靠直销开展市场,扰乱直销秩序,错配直销资源;其次,目前的合作形式只有两种,第一,双方合作成立新公司,第二,收编成立事业部。消费者应该擦亮双眼,所谓“合作关联方”、“战略合作方”都不等于直销企业,而是未获牌企业“敛财野心”的说辞罢了。
此外,直销行业挂靠之风的助长,或多或少因极少数直销公司缺乏合法性、规范性的企业整合团队,在寻求战略合作时未做好合作方的相关指导,才会让直销模式沦为无照黑户的保护伞,让合作公司跨越红线打擦边球。
当然,牌照生意还不只是“租赁”“挂靠”,跨区域、跨品种的违法直销,在91家企业中占比也不小,其中,违规跨区域比例高达35.9%;涉嫌跨品种比例高达24.7%。以苏州绿叶为例,商务部批准苏州绿叶直销区域仅在苏州市,但启信宝资料显示,绿叶却在全国设立了湖南、安徽、河南、陕西、上海、广州等20多家分公司。
而处在传销漩涡中的春芝堂,经查证涉嫌超范围经营,在498元的产品套装中,只有“伊菲莎绿茶保湿滋养套装”内的所有产品,是春芝堂在商务部备案过的直销产品,而道恒系统所售卖的春芝堂浦星胶囊、伊菲莎日用品套装等多款产品都不是备案的直销产品。
根据《直销管理条例》,未经审核公布的地区,直销企业不得开展直销业务;未经审核公布的产品,直销企业不得通过直销方式销售。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直销行业的特殊性,主要销售渠道为直销员,不可避免地遇到人员经常性流动及人脉跨越多个地区这些问题,久而久之,这一不合规行为却演变成行业潜规则。
4 暴风中央 为何屹立不倒?
2013年,三生公司被央视《东方时空》曝光,直指其“消费致富计划”涉嫌传销,6年过去了,三生公司不但没有倒下,反而创下了一年一个团队40亿的傲人成绩。
2017年,上海春芝堂因非法销售基因检测套餐,吸纳会员,遭到曝光,之后春芝堂毫无悔意,反而以“搞资金盘”、“出租牌照”、“炒作原始股”,再次一炮而红。
2018年3月,湖南经视《经视大调查》曝光,湖南省邵东县三家“绿叶”营销店因集资诈骗,涉嫌传销拉人头被查处,而距离2016年拿到直销牌照,仅仅两年。
2019年2月,在云南昆明市场监督局查处天价“抗癌”床垫之前,因炎帝生物炒作原始股被骗的人已经不计其数。
……
许多人有个疑问,这些处在暴风中央的直销企业,为何屡遭扒“黑历史”,却屡屡屹立不倒?反传销解救师樊京刚向记者透露,“但凡在反传销网站上曝光的直销企业,都有一套缜密的公关体系,三生、绿叶、无一例外都用过‘花钱消灾’的招数,为自己洗白——与受害者达成一致,赔钱、私了、然后删帖。”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新年指出,由于我国现有法律规范中并无任何明确规定直销企业与经营商关系的监管要求,因而直销企业与经销商存在独立经营关系,这也给部分从事非法传销的直销企业留下空间。“一旦出事很难找到经销商与企业关联的证据,相应的直销企业就可以借此脱身,继续做直销的合法买卖。”
权健事件爆发后,国家开展的百日行动,令他们开始收起锋芒,纷纷在官网、官微上发布免责声明,整改措施,响应国家号召,在商务部备案登记的91家持牌直销企业中,至少有49家已对外发布了“禁止虚假宣传,规范经营活动”为主题的自律声明。
然而,缜密公关、严正声明、积极配合,就表明他们真的改过自新了吗?也许未必。在监管动真格的特殊时期,三生健康“胜鲲团队一则QQ通知露出了些端倪——通知责令各领导人处理以下几件事:所有网宣的奖金制度、收入截图、产品治病等夸大功效截图一律删除,沟通话术杜绝提及排队分钱、月入千万等引诱性字眼。由此可见,传销活动并非终止,而是转向了“地下”,据记者调查,绿叶各地经销商仍然存在拉人头、发展下线的违规行为;而三生公司近日虽然紧急停用会员系统,但多次被举报的“消费致富计划”仍在全国范围继续扩散,并且应用在其他直销平台上。
经历了2014年的直销惨淡年,社交电商崛起的红利,再次推高了直销蛋糕成倍的膨胀,在滋生传销的温床上,国家监管显然面临着更大挑战,如何让直销回归直销,让传销再也无处遁形,将是“中国式直销之路”更值得拷问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