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供应链平台,供应链贷款

供应链金融似乎真的很热。

长期以来,由于多层次信贷渗透困难、核心企业进入壁垒高、下游融资风险高、跨区域辐射半径减弱等因素的组合,银行信贷难以有效覆盖供应链长端的中小企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马斌曾公开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应收账款融资需求已超过13万亿元,但只满足了1万亿元的融资需求。

有需求的市场——。越来越多同时持有数据和技术的金融科技企业,都在着力打造创新的供应链融资商业模式。

或者高调释放或者保持沉默。只有《证券时报》记者确切知道,中国第一家估值1000亿的互联网银行,平安旗下金融科技独角兽之一的易之通,平安银行原行长、平安证券原董事长,都大举进入供应链金融服务领域。

微众银行闷声研发

“平台正式发布后,针对第一核心企业(某上市公司)和600多家供应商展开营销推广。一周之内,400多家供应商在平台上访问并开户。其中,200多家供应商基于资金需求在平台上融资应收账款,最终实现融资近300笔,融资贷款达2亿元。”微众银行贷款科技产品部总经理助理杨洋近日撰文。

他提到的“平台”是微众银行开发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当市场只注意到微众银行的财务数据或市场估值时,微众已经在知名零售贷款业务之外开辟了新的业务版图。

记者从多项调查中了解到,微众银行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包括核心企业和连锁企业(供应商),主要从事线上应收账款管理、转账融资,外加部分财务管理。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贸易背景的真实性。

“作为核心企业的供应商,连锁企业最关心的是应收账款的质量和账期,但其议价能力往往较弱。”杨洋说。他认为,微众供应链金融平台整合了各级核心企业和供应商的信息流,银行可以将线下调整和线上验证相结合,打造核心企业关系链。这样,银行不仅可以有效利用核心企业的闲置授信额度,还可以与核心企业联合营销其上下游,通过批量获取客户来提升单个客户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对于核心企业来说,可以通过平台向其应收或应付账款注入流动性,从而获得票据之外更简单的结算方式,降低财务费用。

平安壹账通高调发布

同样瞄准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是平安的一口通,相比于卫忠的沉寂,这是一场盛大的战役。近日发布了“一企链”智能供应链金融平台。发布会上,中国铁建资产管理、中储发展、江苏银行、苏州银行、嘉兴银行、南洋商业银行、金城银行等多家大型企业悉数到场。

记者注意到,商业银行的代表大多是交易银行部或贸易金融部的高管。因为“一企一链”智能供应链金融平台与部门核心职能不谋而合,或者可以辅助部门核心业务。“一企链”的基本逻辑是利用区块链电子证书技术,上传供应链所有参与者的真实数据,构建真实的交易后台链。而其示范作用也很明显,那就是扩大了银行利用单核心企业信用对物流、仓储、工商、税务等数据进行交叉认证的风险控制维度。

“我以前在平安银行做贸易融资。我之所以来到科技公司,是因为两者的覆盖面和服务半径、深度和广度完全不同:一家银行有它的信用偏好和客户

户选择、组织架构、技术能力和区域限制;但壹账通构筑的是多家银行联盟体,可接入多元化解决方案,打破旧有的能力疆界。”金融壹账通供应链金融总经理刘芳对记者说。


从核心企业、电商平台、物流公司、ERP软件服务商、金融机构,再到微众和平安壹账通等金融科技主体,供应链金融这一正被国家高层屡次提及的领域,还吸引了新兴民营资本的加入。


平安银行前行长布局


由平安银行前行长邵平和平安证券前董事长杨宇翔搭档在上海成立的聚均科技,定位为“物联网金融科技企业”,本周高调发布了服务“一带一路”货物贸易行业和企业的B2B综合服务平台。而这一宏大的定位范畴,囊括了供应链金融。


但需要强调的是,供应链金融服务仅是邵平新布局里的一部分。“供应链金融是‘易融星空’平台的一部分业务,它的外延比供应链金融大得多。”邵平告诉记者。


另外一名聚均科技的合伙人解释称:“‘易融星空’是为一带一路货物贸易进行赋能的科技平台,这个赋能可以是供应链金融,比如解决一带一路贸易中小企业融资难;也可以是物流解决方案,比如降本增效,提升中欧班列的效率;还可以是物联网在贸易场景的运用,如控货、风险管控等。”


或许是源于主创团队资深的金融从业背景,聚均科技一出道就达成了与建行的合作。建行营运业务总监牟乃密在易融星空发布会上称,“聚均科技在较短时间内成功整合技术、金融和场景,推出易融星空平台,对货物贸易行业具有深远意义。集团金融科技的发展理念和建行的战略高度契合,建设银行(港股00939)非常愿意为易融星空平台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无论是专攻还是囊括,最近一段时间,微众、平安壹账通、聚均科技都齐齐布局供应链金融。可以预见的是,不管是基于政策的号召还是目前小微融资市场的需求,以各种方式布局供应链金融的商业主体只会越来越多。


本文源自证券时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